戚俊穎
一、小班數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
(一)切入幼兒認知與年齡特點
小班階段幼兒處于數學的啟蒙階段,其認知特點是無意識的記憶占有優(yōu)勢。數活動的特點是有較強的抽象性,需要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為集中的注意力。小班階段幼兒的學習能力較弱,需要具體形象的思維模式,在數活動認知學習具有一定困難。組織小班階段幼兒開展數學集體活動,并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境進行教學,能夠讓幼兒在結合生活情境的反復實踐當中形成認識,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此外,興趣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在數學集體活動中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情境,還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習動機。因此,在小班數集體活動中運用情境教學,符合這一年齡階段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
(二)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
在數學集體活動中,巧妙、有趣的游戲場景、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和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肢體動作,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欲望。小班階段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而由于小班階段幼兒認知能力和經驗的限制,他們在直觀的、對生活實際進行再現的環(huán)境中才能體會到樂趣,同時也需要他人引導,才能比較高效地獲得經驗。因此,結合幼兒生活實際所設置的游戲情境和故事情境,并用問題、探索的方式來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更好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欲望。
二、小班數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的問題與現狀
(一)情境與活動目標有偏離
數活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最終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因此要依據教學活動所設定的目標進行創(chuàng)設。但在日常教學中常會出現偏離活動目標的現象,一旦所設定的情境偏離活動的目標,它就不能起到促進活動目標達成的積極因素。
當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偏離目標、脫離幼兒思維習慣時,幼兒很容易在活動中失去參與感,無法從教學活動中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從而較難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以至于削弱了幼兒運用“數理”經驗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二)情境中材料投放不適宜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特征,這決定了他們的思維需要憑借具體事物的聯想來有效開展。在數活動的中,為了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選擇幼兒熟悉的實物的進行操作練習,是常見的一種材料投放。但是,并非所有的實物都合適投放在活動中的,教師在實際操作中,除了要考慮材料的真實性,還要考慮材料的投放的數量和實際幼兒操作的人數,以及材料是否能夠對教學活動的有效控制等問題。
三、小班數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的探索與實踐
(一)重生活化情境,體現幼兒主體
幼兒階段的學習能力和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是比較強的。所以幼兒的實際生活也是其不斷學習和模仿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加強對現實生活的認知和把握,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建立情境。這便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保持對教學內容的記憶、思考和運用。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教師首先要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將低年齡段幼兒在生活中比較瑣碎的數學生活經驗有效的組織起來,設計貼近他們生活的情境,讓他們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數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處于開發(fā)和建立階段,容易被具有趣味的事物吸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一個良好且生動的情境作為教學環(huán)境,建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
課例片段:家務小幫手
在《娃娃家》主題中,設計活動《我是小小整理家》活動中選取了幼兒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衣物作為觀察客體,生活化的真實操作材料。請幼兒將衣服分類。教師將教學場景布置成了小班幼兒最熟悉而又喜愛的娃娃家。
課例中,教師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游戲情境,這樣即可以提高幼兒的操作興趣,又可以增強對其中蘊含的數內容進行理解。熟悉的娃娃家場景,貼近幼兒的生活,就算是比較枯燥的整理衣服,也不會引起幼兒排斥,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有助于他們理解整理東西的方法。
(二)恰當的情境材料,調動幼兒主動性
合適的材料選取影響著教學進程是否能在教師的掌控中,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材料應該是教學內容的具象化表達??梢允蔷唧w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可利用的道具啟迪幼兒對問題的思考,同時也要符合幼兒的興趣點,具備色彩鮮明、形狀立體的等特點。當幼兒注意力被道具吸引,課堂內容和教學目標能夠潛移默化、按部就班地對幼兒產生影響,借助種種直觀手段,引起幼兒的抽象思考和啟迪幼兒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是教師需要啟發(fā)幼兒的。
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自主解決問題,通過啟發(fā)思維來讓幼兒擺脫課堂的局限,將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幼兒,將所學知識聯系到生活實際之中進行,活學活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一味死板的教授幼兒知識,而更應該教授學生如何去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自主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僅能夠使得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而且也能夠使幼兒的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可謂是一舉多得的辦法。
(三)立足目標的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中的游戲運用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游戲。游戲化的情境,能夠有效地將幼兒知識和學習相結合,能夠有效的調動游戲學習的興趣。幼兒邏輯思維處于開發(fā)和建立階段。容易被具有趣味的事物吸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一個良好且生動的情境作為教學環(huán)境,建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幼師做到:合理運用教學語言設置情節(jié),同時設置簡單可完成的操作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時時參與,將相關的學習內容作為可攻略和解決的問題,在引導幼兒思考的同時緊緊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四)適宜的問題情境,拓展幼兒思維
有效的開展問題情境,可以開拓幼兒的認知思維,以問題為重心開展的教學活動的方法,就是問題情境。在設計問題情境的時,需要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地完成教學目標。當幼兒在學習和具體的思考中,通過自己個體的能力解決任務和問題,在心理上會獲得充分發(fā)滿足感。這需要幼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具備符合客觀情況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