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雷 高敏
摘 要:俄羅斯少數民族女作家古澤爾·雅辛娜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一經問世即成為當代俄羅斯文壇的研究熱點。小說以全景畫面演繹出一個韃靼農村婦女重塑新生的艱辛歷程。其中大量的夢境書寫成為暗示女主人公克服層層夢魘走向獨立、走向新生的索引。參照榮格的“夢的預言性”和弗洛伊德的“晝夢”觀點,從夢境所產生的具象和抽象層面出發(fā)探尋女主人公祖列依哈的“重生之旅”。
關鍵詞:《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夢境書寫;女性獨立
中圖分類號:I109.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9 — 0141 — 03
俄羅斯少數民族女作家古澤爾·雅辛娜(1977-)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2015年一經問世就引起俄羅斯文壇的轟動,作家更是因此斬獲2015年“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獎”、“大書獎”等一系列文壇最高獎。并且其熱度很快傳到中國,被評為“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2016年度)。小說是一部以女性角度為題材,反映民族文化和歷史性的紀實小說。小說女主人公“祖列依哈”的原型是作者的祖母。小說創(chuàng)作于2012-2015年。2014年在《西伯利亞星火》Сибирские огни?雜志上發(fā)表小說的部分章節(jié),2015年出版全書。小說講述了俄羅斯少數民族韃靼族一個普通農村女人“祖列依哈”在前蘇聯富農改造這一特定歷史時空下的坎坷命運,她從原來身處的古老世界奔向現代世界,長途跋涉遷徙,流放到荒蕪人煙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開啟了她與命運抗爭,實現心靈蛻變的苦難歷程?!?〕小說融合政治和歷史主題,但卻不僅僅關注政治主題,小說中人物的命運,以及人類如何生存才是觸及所有民族的人們都關注的永恒主題。作者在小說中展現了她對生命意義和存在本質的深刻感悟,蒙太奇般的敘事手法使作品具有了厚重的史詩感。
小說創(chuàng)作極具少數民族特色,充滿神秘的異域風情,糅雜了大量的少數民族民間傳說、神話、宗教等元素,其中的夢境書寫是一個重要主題,成為女主人公逆襲之旅的指示標。夢境雖然是虛幻的,但它卻承載著人們頭腦中最深刻,最在乎的事物。根據榮格關于夢的闡釋,夢境被認為具有預言性的特征,也就是說夢有時候在意外還沒有真正發(fā)生前就可能被預示出來。這未必是奇跡或先知先覺,而是我們生命中的許多危機都有一段悠久的潛意識歷史。我們朝著危機一步步地走去并沒有察覺累計起來的危險。但意識所不能看到的,通常都為我們的潛意識所認知,潛意識能通過夢把消息傳遞出來?!?〕在小說中夢的“預言性”所暗示的危機是通過祖列依哈的婆婆烏佩里哈的夢顯現出來的。而祖列依哈的夢境書寫則更多是通過“晝夢”來展現的。根據弗洛依德夢的解析理論,可以把這種不在睡眠中發(fā)生的精神現象稱為“晝夢”,即白日夢。〔3〕晝夢更接近幻想,是睜著眼睛所見的圖像。白日夢使現實世界的真實和虛幻的邊界模糊不清,亦真亦幻,晝夢者借此逃避現實世界,追求純粹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慰藉。祖列依哈在夢境的牽引下慢慢地睜開了眼睛,不但頑強地存活下來,還尋找到了自己嶄新的人生。
一、所夢即所盼:婆婆的夢
夢是什么?艾里?!じチ_姆曾說:“夢是我們心靈的最低級和最不理性的表達,也是它的最富有和最有價值的功能表達。”〔4〕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一書中談到:“我們甚至可以說不管在夢中出現了什么,他是來自于現實,從立足現實的智力生活中獲得材料,不管是多么奇怪的結果,他們絕不可能離開這個真實得世界。”〔5〕婆婆烏佩里哈在祖列依哈的生活中扮演著女巫的角色,她的夢可以預兆吉兇,而且夢境怪誕,有時還驚心動魄,充滿暗示和警示意味。擅長用夢境控制祖列依哈的意識和行為。祖列依哈年僅十五歲就嫁給了比自己大十幾歲的穆爾塔扎。穆爾塔扎的家產殷實,生活富足。不過年幼的祖列依哈卻并沒有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富裕和安穩(wěn)。每天不光要早起晚睡,干各種農活,伺候“老妖婆”(祖列依哈背后對婆婆的稱呼),答應她各種無理的要求,還要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她是家里人的“出氣筒”、“可憐蟲”。是婆婆眼中奪走兒子的“狐貍精”,生不出兒子的“廢物”,是家里的“多余人”。婆婆對兒子近乎畸形的愛使她覺得祖列依哈是這個家庭的闖入者、入侵者,是原有和諧生活的破壞者。在婆婆的潛意識中只有讓祖列依哈徹底的離去(死亡),自己的生活才能回到平衡狀態(tài)。為此婆婆通過各種手段折磨祖列依哈,甚至依靠夢境來實施對祖列依哈的詛咒和欺凌。婆婆通過三個夢境一步步實現了驅逐祖列依哈的目的。夢境一,祖列依哈的丈夫穆爾塔扎在紅色的鮮花叢中蹀躞而行—家里很快就發(fā)生了火災,此夢給祖列依哈打上災星的標簽;夢境二,小孩子的襯衫孤零零地順著河水漂浮、砸成兩截的小搖籃、淹沒在血泊中的小雞雛—祖列依哈生了四個女兒,但很快全部夭折。暗示祖列依哈生出的孩子都無法存活,她本人是不祥的;夢境三,祖列依哈被天使帶向地獄,而婆婆和丈夫留在祖屋幸福地生活—祖列依哈被士兵帶上流放之路,穆爾塔扎和婆婆的尸首永遠停留在那間祖屋。暗示祖列依哈走向死亡,家里的生活恢復到原來的和諧狀態(tài)。紅色的花海象征著火焰,果然不久后家里就發(fā)生了火災;破碎的小搖籃、小孩的襯衫以及血泊中的雞雛預示出祖列依哈的孩子即將夭折。而隨后祖列依哈相繼失去了四個女兒;祖列依哈被天使帶到地獄,婆婆和自己的兒子留在祖屋幸福地生活。這里我們雖然不能確定天使是誰,但祖列依哈即將啟程前往的流放地確實可稱之為“地獄”,而婆婆和她的兒子也的確如夢中所示一般長眠在祖屋。婆婆的夢境在具象層面表現為片段性、無序化,其抽象層面則預示著婆婆對祖列依哈的嫉妒、排斥、控制欲等等陰暗心理。
祖列依哈從小被灌輸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封建思想,女性在家庭里是沒有發(fā)言權的,只是家庭的附屬品,女性唯一排解心理痛苦的方式只有祈禱萬能真主的幫助和不停地勞作。祖列依哈在流放前的生活是逆來順受的,“可憐蟲”是她的代名詞(烏佩里哈最先這樣稱呼她。久而久之,祖列依哈也開始這樣稱呼自己),在家里甚至連使用自己名字的權力都被剝奪了。雖然心里也存有不滿,但更多地想法是服從命運的安排,默默在心里稱呼婆婆為“老妖婆”是她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反抗和抗爭了,而在行為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滿的表露。都說喪子之痛是世間最大的痛苦,但祖列依哈失去四個女兒不僅得不到家人的一絲安慰,還被婆婆抱怨是生不出兒子,無法履行傳宗接代義務的災星。祖列依哈越是毫無怨言的勞作,就越是受到變本加厲地欺凌。因此,婆婆的夢境內容不僅僅是暗示祖列依哈的“不祥”,也是婆婆內心深處所思所想的真實表達,更是她日思夜想的期盼。而祖列依哈自己也已認命,是丈夫和婆婆手中操縱的木偶,完全喪失了自我意識,處于主體意識缺失的狀態(tài)。可以想象出,在此種生活狀態(tài)下,如果不是生活發(fā)生巨變,祖列依哈的生命軌跡隨時可能戛然而止。正是流放改變了她的命運和生活,把她從婆婆和丈夫的控制之下解脫出來,從而開始了她的第二次生命歷程。
二、主體意識的追尋:祖列依哈的夢
作為富農戶,祖列依哈的家被強制沒收財產和生產資料,丈夫由于反抗被打死。隨后祖列依哈與近千名特殊移民一道,被塞進一輛裝運牲口的悶罐車馳往西伯利亞:這些人包括富農、省城的醫(yī)學教授、列寧格勒的知識分子、無業(yè)游民和刑事犯,其中有穆斯林和天主教徒、多神教徒和無神論者,有俄國人和德國人、韃靼人和楚瓦什人等。大家流落在荒無人煙的安加拉河畔,生活在移民勞動村中,在嚴酷的原始森林環(huán)境和無情的國家機器雙重碾壓之下,這些“多余的人們”患難與共,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苦痛與艱辛,向大自然和“執(zhí)政當局”宣告著自身的存在。踏上流放路之前,雖然明知婆婆已死,但祖列依哈依然活在婆婆的淫威之下。她是帶著婆婆對她的詛咒(下地獄)踏上流放之路的。她猜測死亡正在悄然地等待著她。所以途中她的眼前常?;没銎牌诺纳碛?,聽得見婆婆的呼喚,隨時恭候婆婆的傳喚,時刻做好赴死的準備。是新生命的出現使她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為了迎接新生命,她不再唯唯諾諾,不再膽小怯懦,不但誕下新生命,更是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獵手,收獲了愛情,走向了獨立自主的新生活,實現了人生的大逆轉,顯示出“為母則剛”的偉大力量。隨著祖列依哈的主體意識回歸,夢境也發(fā)生了轉換。而且這種改變是從兒子優(yōu)素福的出生開始的。婆婆曾預言說她不能生兒子,而且她的孩子會夭折,加上生出四個女兒都夭折了,這讓祖列依哈內心深處對婆婆的預言深信不疑。因此兒子的誕生一方面激發(fā)了她求生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婆婆的預言成真,兒子不能存活。與婆婆烏佩里哈的夢境不同,祖列依哈的夢都是“晝夢”,都是白日眼前浮現的畫面,介于幻想和夢境之間,亦真亦幻,是“夢中的欲望”。祖列依哈的“晝夢”出現過四次,第一次是剛到西伯利亞不久,兒子剛剛出生,由于營養(yǎng)缺乏,一直哭鬧不止。此時婆婆烏佩里哈出現了,她一直在攪合鍋里剩下的魚湯,然后仔細地磕了磕小勺,并放在了鍋邊,說:“我的兒子可不這么哭個不停”,可以看出隨著兒子的出生夢境中的婆婆的形象和態(tài)度都開始發(fā)生變化;第二次由于兒子優(yōu)素福身體的原因,祖列依哈母子搬到了醫(yī)生的住處,方便治療。婆婆又出現在祖列依哈的夢境:門口出現了一個暗色的身影,婆婆烏佩里哈出現在她的眼前,不停嗅著房間里的氣味,稱呼祖列依哈為:“騷貨,狐貍精”。借助婆婆之口說出祖列依哈內心受道德倫理觀念的束縛,擔憂別人對她的看法;第三次祖列依哈愛上了殺死她丈夫的伊格納托夫,這時婆婆烏佩里哈又出現在祖列依哈的夢中。烏佩里哈指向天空說:“一定會受到懲罰?!薄皬倪@里走開,滾出我的生活。這是我的生活,用不到你來指手畫腳?!睘趵锱骞г谶@月色當中。婆婆指向天空之手是說祖列依哈必將受到上天的懲罰,而祖列依哈第一次敢于反抗,趕走指手畫腳的婆婆,出現主體意識的萌芽;第四次兒子優(yōu)素福想離開原始森林,想要奔向夢想的殿堂,但是面對含辛茹苦把他養(yǎng)大的母親,他面臨著兩難的抉擇。他想偷偷逃跑。祖列依哈痛苦萬分,兒子是她生活的唯一希望,活下去的勇氣。這時婆婆烏佩里哈出現在了祖列依哈的夢境里,祖列依哈撲向她的懷抱,向她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同時也弄明白了婆婆為什么年輕的時候要去密林,原來她們都曾有過相同的遭遇,婆婆也曾想用死了結自己的不幸。這次的夢境中婆媳和解,盡釋前嫌,但究其深層意義來說,則更多地體現出祖列依哈作為獨立個體的生命體悟:人生都是荊棘坎坷、歷經滄桑之后的蛻變??梢钥闯觯S著四個夢境的推移,祖列依哈的形象變得越來越強大、自信,她不再軟弱可欺,痛苦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變成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和自我感覺的快樂。祖列依哈的生活軌跡在此過程中洗盡鉛華,涅槃重生,完成了心靈蛻變。
三、結語
夢境是主體對現實的真實反映,也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思維方式。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說創(chuàng)作中常常借助夢境書寫表達人物的潛意識行為。《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中通過婆婆的預言性夢境書寫,以及祖列依哈的浮現式“晝夢”書寫,勾勒出女主人公祖列依哈的生活軌跡和人生脈絡,展現了她對生命意義和存在本質的深刻感悟,實現了夢境書寫傳達出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之目的。
〔參 考 文 獻〕
〔1〕本文對《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文本的引用皆出自古澤爾·雅辛娜著.祖列依哈睜開了眼睛〔M〕.張杰,謝云才,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
〔2〕(奧)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05):81.
〔3〕(瑞士)榮格,高適編譯.《潛意識與生存》〔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146.
〔4〕艾里?!じチ_姆,郭乙瑤、宋曉萍,譯.被遺忘的語言—夢、童話和神話分析導論〔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1:3.
〔5〕(奧)弗洛伊德著,周艷紅、胡惠君,譯.夢的解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5.
〔6〕承夢姣.論陳染小說的夢境書寫〔D〕.揚州大學,2015.
〔責任編輯:楊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