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 孫富民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建立起各項知識間的聯(lián)系,便于學生直觀清晰地認知到整個知識體系,并將重點知識內容置于中心位置,由中心主題向周圍發(fā)散,使不同的主題之間也能通過曲線相互連接,層次化分明。
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實現(xiàn)圖像與文字的相互結合,且克服了對大量文字理論閱讀的枯燥性,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通過實踐研究能看出,在以圖像化或符號的形式對學生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時,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課堂教學效率較低。而以形象化的圖像進行教學時,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利于加強記憶,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時,思維導圖自身節(jié)點所具備的表達形式能適應于思維過程中的表達,并通過無限發(fā)散的放射狀特點滿足知識理論的學習與鞏固,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各項復雜化知識間的連接,形成系統(tǒng)化的認知結構。
傳統(tǒng)形勢下的高中階段生物教學課堂,往往缺乏直觀且具備吸引力的教學手段,通常只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理論的灌輸,使學生感到枯燥與乏味,學生對生物課程無法產(chǎn)生學習興趣,整體課堂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使學生明確自身學習情況,厘清學習思路,從而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在實際開展高中階段的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緊跟教師教學思路,及時記錄課堂筆記,能有效促進學生對于零散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構建科學正確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習效率。但在課堂學習中,若僅僅將教師的板書進行完全抄寫,將無法實現(xiàn)具有針對性的鞏固與復習。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知識點較為復雜繁多,不同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存在差異,在構建知識體系過程中所提出的要求也存在不同。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優(yōu)化課堂生物筆記的記錄,提高整體教學效率與效果。同時,借助思維導圖進行筆記的完善與整理,能為課后知識點的復習工作提供極大程度的便利,并將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思路作為筆記中的重點內容,確保學生在掌握零散知識理論的同時,充分了解到各項知識的發(fā)展過程,從而增強學生記憶力,促進學習效果不斷提升。
在高中階段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占據(jù)著主體地位,為了能突顯出這一特點,有效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需要重視對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避免被動式地教學,容易對學生思維空間造成限制,影響課堂學習氛圍,且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思維導圖在高中階段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性要求,能有效優(yōu)化整體課堂教學流程,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而有效促使生物教學效果與效率得到提升。
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未接觸過的事物存在極大的興趣,實驗課程教學本身就能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合理利用色彩豐富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高中生物實驗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并鼓勵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思維,加強對知識理論的掌握,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課程方面的學習興趣。
通過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針對課堂教學中各項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常思維導圖是針對重點知識展開,同時具備明確的問題導向性,幫助學生明確在學習與實驗中的目標,更加全面地掌握教材中各項知識觀念,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能有效減輕學生課業(yè)方面的負擔,并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在開展實驗教學課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對實驗流程進行預習,掌握實驗整體框架內容,確保實際課堂開展后教學效率更加高效。例如,在探究人體的消化與吸收這一課程時,學生首先需要明確這一實驗的主要目的,并認識到消化酶在消化系統(tǒng)中的重要作用,根據(jù)教師要求準備各項實驗器材,并掌握具體實驗步驟,運用思維導圖,遵循向教師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科學合理的計劃、實施計劃、以及分析最終結果等這一流程,從而確保實驗教學效果。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受到限制,在實際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清晰明確地向學生呈現(xiàn)出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促使學生能更加高效地理解把握實驗具體要點。高中階段的生物實驗課程需要更多地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利用學生分組展開實驗,并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不同實驗要求操作。通過共同溝通討論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完成實驗探索目標,構建共同合作與協(xié)作互動的課堂氛圍,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效果。
在實驗教學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開展課后復習與鞏固。同時,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評價指標,檢測學生在實驗完成后的具體學習成效。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合理解釋思維導圖,這種學習評價方式具備一定的可行性與操作性,對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評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思維導圖作為高中階段生物實驗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探究能力,開闊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并且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實際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將其合理且有針對性地滲透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促使思維導圖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教學優(yōu)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能正確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學習,以此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方面的學習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