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zhèn)中心學校 付雅俐
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意義。學習打擊樂器可以讓學生擁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學習習慣,使學生更主動地獲取音樂知識。基于此,本文對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必要性及應用策略作出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每一種樂器都是音樂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用打擊樂器來創(chuàng)建多彩課堂,并非是打擊樂器相較于其他樂器更具地位,只是從多彩課堂的角度來說,每一種樂器都應當?shù)玫狡降鹊闹匾?,其中也包括打擊樂器。傳統(tǒng)音樂教室中的主流標配樂器是鋼琴,學生接觸的樂器主要集中在小巧易于攜帶的豎笛或口琴等吹奏樂器,這些樂器不僅在校園音樂課堂出場率比較高,其音質也比較舒緩。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并不常出現(xiàn),而其演奏音效更加動感,富有激情。所以,選用打擊樂器來營造小學音樂教室的多彩特性是非??扇〉?,無論從樂器本身,還是氛圍營造上,都能令學生耳目一新。
1.學生伴隨打擊樂器進入教室。課堂是否具備多彩特性,評判權力應當由學生來決定,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事實上,教師運用打擊樂器創(chuàng)建多彩課堂的初衷也是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得到更為優(yōu)質的學習體驗。所以,教師需要在學生還沒有走進課堂前就調動學生的強烈的好奇感,讓學生嗅到不同往常的味道,懷揣好奇與探知。這是學生最愿意配合教師的時刻,也是教師最容易帶動節(jié)奏的時刻,一個成功的開始雖然不能保證結局的圓滿,但卻有更大的概率實現(xiàn)預計效果。
比如,學生進入課堂前,教師可以關好門站在教室外,學生都到齊后在教室外排成一隊。教師告訴學生:“等一下老師會演奏一種樂器,你們聽見樂器奏響后就一邊聽著節(jié)拍,一邊做自己想做的動作,一邊走進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大家可以盡興表演。”然后,教師獨自回到教室,給學生1 分鐘準備時間,奏響打擊樂器,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進入教室。這樣可以在課堂初期就制造多彩的課堂氛圍,陌生的樂器也讓學生感到新奇,跟從前不一樣了,隨著教師的引導看看接下來還有什么新花樣,學生的注意力也將更為集中,以最飽滿的精神和態(tài)度面對學習。
2.讓學生參與到打擊樂器的演奏中。打擊樂器有很多的種類,每一種打擊樂器都有著自己的演奏方式,多數(shù)學生對打擊樂器比較陌生,恰巧這種陌生是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新鮮感的催化劑。如果只是看著打擊樂器而不能上手演奏,學生會感到不甘心和不滿足。盡管學生可能不具備演奏打擊樂器的基礎,但是教師依然應當給學生接觸打擊樂器的機會。學生可以逐一嘗試演奏打擊樂器,也可以與同學組成樂團共同演奏。學生盡情發(fā)揮,目的是感受樂器、認知樂器、接觸樂器,成為多彩課堂的直接參與者,這是多彩課堂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
3.將打擊樂器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用打擊樂器營造多彩小學音樂課堂的本質是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學依然作為課堂的核心內容,如果將全部的重心都局限在營造課堂氛圍和多樣性上,那么,教學含金量就會大幅度縮水,失去了教學的意義與初衷。教師要意識到,利用打擊樂器創(chuàng)建多彩音樂課堂與音樂基礎教學本身是沖突的,只要教師能夠平衡好兩者之間的分量,就可以相互遞增。所以,教師需要在創(chuàng)建多彩課堂的同時,緊密銜接教材。
小學音樂中,很多曲目可以運用打擊樂器伴奏,師生共同學習并演唱這首歌曲。另外,除了教材中的曲目之外,需要普及樂器的基本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打擊樂器,講解打擊樂器的構成原理、發(fā)展歷史、經(jīng)典演奏曲目等,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些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邏輯性的樂理知識,豐富教學形式與課堂內容。
4.用打擊樂器作為媒介替代傳統(tǒng)形式?;邮墙虒W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傳統(tǒng)的互動方式主要以語言為媒介。音樂課中,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音樂乃至樂器都可以上升為互動形式,取代傳統(tǒng)的語言互動。
在進行《理發(fā)師》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逐一演唱,再讓學生用打擊樂器對演唱者作出評價。對于演唱好的同學,學生可以敲打和演奏自己手中的打擊樂器,用樂器來互動。我和學生的互動也可以用打擊樂器來進行,比如,我拿出“三角鐵”在學生演唱時給她伴奏,演奏后問學生:“有誰知道老師手中的樂器是什么?”如果學生無法順利說出樂器的名稱,我就給予提示:“你們看,老師手中的樂器是什么形狀的?它的材質是什么?它有幾個角?”當學生正確回答出三角鐵時,我就不吝嗇夸贊,大聲說:“你真棒!”然后,我邀請幾名學生上臺做示范演奏,拿著三角鐵樂器模仿我的演奏姿勢,并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拿三角鐵,比如,握或提,學生依次敲擊三角鐵,三角鐵會發(fā)出不同的音色。我問學生:“同樣是三角鐵,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學來回答?”學生提起三角鐵,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清脆,手握住三角鐵,敲擊的聲音比較沉悶,師生通過打擊樂器三角鐵互動交流。最后,我拿出雙響筒和碰鈴,選出幾名學生伴奏,其他學生演唱,一堂形式豐富的音樂課就在歌聲和樂器中結束了。
另外,音樂與音樂之間,樂器與樂器之間同樣能夠互動,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個曲目,讓學生用打擊樂器配合其他樂器合奏,這不僅是音樂課獨有的互動方式,更能彰顯音樂的創(chuàng)造性、魅力以及趣味。學生用音樂的方式互動,是非常適合音樂課堂的。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用打擊樂器創(chuàng)建多彩課堂的必要性和意義,每一位教師有著不同的看法,教師教學觀念上的差異導致打擊樂器所營造出的多彩課堂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和特色。所謂多彩課堂,實質上是以傳統(tǒng)課堂為基礎,進行豐富性的優(yōu)化,其中包括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以及教學目的的優(yōu)化。需要注意的是,多彩既多元素和新穎,即便打擊樂器打造多彩課堂很成功,但如果一味使用同一種方式或頻繁使用,就會使學生審美疲勞,失去原有的新鮮感。所以,巧用打擊樂器的重點是介入時機、持續(xù)時間以及更新頻率,這需要教師不斷策劃,注入新的元素,維持課堂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