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春
(甘肅省會寧縣水務局,甘肅會寧730799)
會寧縣位于甘肅省中部,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境內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溝道下切嚴重,全縣總面積6 439 km2,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總體南高北低,東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 200 m 的山塬和峰巒,南部、中部為山地,多屬黃土堆積侵蝕長梁、梁峁地貌,北部多為川、塬地,為梁峁頂面殘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溝谷地階地貌,全縣平均海拔2 025 m。境內主要河流有祖厲河、葫蘆河、清水河等,氣候屬于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2℃,年平均降水量370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 800 mm。
會寧縣轄24 個鎮(zhèn)、4 個鄉(xiāng),共284 個行政村、16個社區(qū),總人口57.59 萬人,現(xiàn)有水澆地2.078 萬hm2。會寧縣是甘肅中部地區(qū)的干旱貧困縣之一,因“隴中苦,甲天下”而在全國出了名。長期以來人畜飲水一直困擾著全縣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建設各類人畜飲水工程,有效解決了大部分地區(qū)的人畜飲水問題。截至2018 年底全縣共實施東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26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提水泵站59 座,安裝水泵機組138 套,建成?。ǘ┬退畮? 座(容積分別為20.09 萬 m3、38.33 萬 m3、30.17 萬 m3、10.87 萬 m3、21.62 萬 m3),50~2 000 m3高位蓄水池 114 座,埋設各類管道4 417.83 km,建設各類水井15 401 座。解決了48.88 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基本實現(xiàn)了全縣農村供水從飲水解困到飲水安全、從小型分散、低標準、小規(guī)模到集中式、高標準、大規(guī)模的轉型跨越發(fā)展。
會寧縣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按照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利、民生水利的要求來說,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還在著不足之處。
最初所建農村飲水工程因工程投資小,市縣財力有限,工程所需地方配套資金未落實,加之設計標準低,施工技術落后,導致工程建設標準不高,經多年運行部分工程三天一小修、十天一大修已成常態(tài)化。由于受部分村社地形地貌的限制,工程搶修維修任務重,一定程度上存在供水不正常的現(xiàn)象,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fā)揮。
一方面,隨著全縣農業(yè)生產結構的調整,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模式發(fā)生了變化,規(guī)模養(yǎng)殖戶、種植大戶逐年增加,用水需求急劇增加,現(xiàn)有工程的供水規(guī)模偏小、供水量不足,無法滿足項目區(qū)內群眾生產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會寧縣的農戶居住分散,入戶工程溝槽開挖線長量大,費用成本較高,且需農戶自行承擔,部分農戶認為目前集雨水窖工程足以滿足正常用水,不愿意實施自來水入戶工程,導致自來水入戶率低,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無法解決,干旱年份正常生活用水難以保障。
目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基本覆蓋全縣所有村(組),工程管網及配套設施布置點多量大面寬,布局分散,運行管理十分困難。同時,受會寧縣山高溝深、粱卯交錯的自然條件限制,人飲工程基本屬于高揚程提水,但水費收繳標準低,導致水管單位費用收不抵支,不能滿足工程運行。加之工程一線管理人員多為臨時聘用人員,工作任務重、工資待遇低,導致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管理隊伍難以穩(wěn)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困難重重。
為進一步提高會寧縣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是關鍵。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要針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現(xiàn)狀積極推進水管體制改革,健全供水工程運行管護機制,逐步實現(xiàn)良性、可持續(xù)運行,最終實現(xiàn)以水養(yǎng)水是工程建設管理的根本目的。
會寧縣地形復雜,村(組)分散,導致人飲工程供水管線復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技術指導,尤其人飲供水管線上的排氣井、減壓井等核心部位及管道安裝全過程一定要到位,才能保障供水管線穩(wěn)定輸水。因此,應充分調動水利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對工程建設管理的技術指導,規(guī)范工程建設程序,嚴把工程建設質量,確保建成一條,穩(wěn)定通水一條。
為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子,政府及行業(yè)部門應抓緊制定會寧縣農村人飲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等制度,明確管理職責,采取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支管以上骨干工程由管理所實行專業(yè)化管理,支管以下工程由受益鄉(xiāng)(鎮(zhèn))負責管理,自來水入戶設施由受益農戶自主管理)。同時各工程管理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并不斷完善衛(wèi)生防護、水質檢測、崗位職責、運行操作、維修保養(yǎng)、水費收繳等各類規(guī)章制度,以制度規(guī)范運行管理。
會寧縣人畜飲水灌溉管理站承擔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先后成立了新堡子、和平、甘溝驛、南部4 個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所,具體負責對已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要堅持責、權、利相統(tǒng)一的原則,進一步明晰人飲工程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全面落實建管責任主體,落實三級管理模式,即會寧縣水務局和引洮局所屬基層水管單位管理供水主管線及高位水池,鄉(xiāng)(鎮(zhèn))水管機構管理入村管線,入戶管線由用戶管理。通過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行,進一步明確管護責任人的權利與義務,以制度管理人和工程,逐步實現(xiàn)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的好、管的好、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