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有智
(連云港市大嶺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 222100)
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開展考察探究類主題活動要切合學生生活實際,方便學生參與,凸顯實踐性和探究性。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綜合實踐考察探究類主題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考察探究類主題活動,一般都是以主題為軸,采取并列式或遞進式開展的。一個主題活動的時間有長有短,既有課堂活動,也有課外實踐活動;既有方案的制定,也有成果展示……因此,教師要有“大主題”意識,根據不同階段、課時和任務,整體設計學生的作業(yè),做到課內外結合,各環(huán)節(jié)緊密銜接。
例如,六年級考察探究主題活動“生活中的小竅門”,建議活動時間為兩周,其中課堂活動三課時完成。主題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作業(yè)可以做如下整體設計。
課堂第一課時:
課堂任務:根據課前觀察了解、交流相關信息,提出問題,篩選問題,確定主題。各小組根據研究的子課題,研討并制訂活動計劃,準備開展活動。
課前活動安排:收集身邊的生活小竅門,將收集的材料記錄下來。
課堂活動安排:學生用多種形式展示課前收集的成果。
課后活動安排:整理、記錄常見的生活小竅門。有序開展活動,注意收集與保存活動資料。
課堂第二課時:
課堂任務:學生課前各自練習如何使用刨刀削蘋果,在家長的指導和看護下完成練習,達到熟練使用刨刀的要求,為課堂上現場削蘋果做好充足的準備。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準備好實驗的各種材料,以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課前活動安排:①每個人在家練習用刨刀削蘋果。②小組準備材料:蘋果四個、鹽和糖各一勺、礦泉水瓶一個、一次性塑料水杯四個、刨刀一把、標簽紙若干張。
課堂活動安排:①分組展示課前作業(yè)完成情況。②各小組相互交流和學習,完成整理資料及制作資料卡。
課后活動安排:各小組有序開展活動。
課堂第三課時:
課堂任務:完成兩組實驗,填寫小組合作實驗觀察表。
課前活動安排:各小組做好成果展示準備。
課堂活動安排:小組合作完成兩組實驗,完成實驗觀察表,共同總結實驗結論。
課后活動安排:學習成長手冊上演示的飲食小竅門,自己動手實踐。
小學綜合實踐考察探究類主題活動的每個主題都要有訓練學生能力的重點,也都要有指導方法的重點,包括拍攝活動、如何宣傳、資料整理、活動策劃、講述故事、搜索資料和制作手抄報等。在設計作業(yè)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五年級考察探究主題活動“節(jié)約,我們在行動”的方法指導重點是“如何進行小組評價”?圍繞重點內容,設計作業(yè)如下:①一起討論、制定一份小組評價表,評價表要考慮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②除了評價小組研究成果外,還要評價小組全體成員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等。③各小組要按照評價表認真開展活動。④對本組、其他組的評價要客觀、合理??梢圆捎脵n案袋評價、日常觀察評價、成果展示評價多種形式。⑤評價內容:認真、按時完成活動任務;全員參與、分工合作;積極有效地參與活動;活動內容新穎,成果豐富。
小學綜合實踐考察探究類主題活動常采用的實踐活動方式有采訪、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這樣實踐性很強的作業(yè),要求教師掌握小學階段的總體目標要求,同時考慮不同年級的序列要求,分階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于采訪,小學階段對學生的總體要求是:懂得采訪是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實踐方法,知道采訪的注意事項,學會根據研究需要做好相應的采訪準備。開展采訪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針對三年級學生,關于采訪的要求是:通過場景模擬和現場采訪相結合,初步感知采訪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了解采訪的一般步驟,初步了解如何確定采訪對象、聯系被采訪人、明確采訪的時間和地點。在教師的指導下,能以問題的方式設計簡單的采訪提綱。通過小組合作開展采訪活動,初步嘗試大膽地與他人溝通,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關于采訪,四、五年級都有各自的年級序列要求。到了六年級,對學生采訪的要求則提高了,如掌握采訪活動的一般步驟和實施采訪活動的注意事項,能自行聯系被采訪人;確定采訪時間和地點,了解采訪對象的相關信息;關注問題設計的質量和層次,學會關注過渡語的運用;努力將采訪過程設計得輕松、自然、有效;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便捷、有效的方式。在采訪過程中,能根據采訪對象的反應嘗試靈活追問或適當調整采訪內容。小組合作自主完成采訪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發(fā)揮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尊重他們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質,充分感受合作后的成就感。
教師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需要進行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主題活動的完成情況,對學生作業(yè)進行科學的評價,明確作業(yè)的內容、提交作業(yè)的形式、評價要點、評價標準、評價形式、評價主體,通過科學的評價提升作業(yè)的完成質量。
例如,三年級考察探究主題活動“走進傳統游戲”的課堂活動任務是:展示成果、創(chuàng)新體驗、升華情感。各小組根據本組的研究主題,選擇合適的形式,精心準備,分享展示成果,做好活動后的評價與反思。
作業(yè)內容:各小組做好成果展示準備,如PPT 展示、傳統游戲道具制作展示、傳統游戲表演等。
提交形式:PPT、傳統游戲道具制作、傳統游戲表演等,以小組為單位提交。
評價要點: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評價標準:
優(yōu)秀:能根據匯報需要選擇切合主題的成果進行展示,能夠選用手抄報、小制作、小品表演等形式;具有全員參與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教師指導下小組分工合作,撰寫簡單的匯報交流稿。
良好:能初步篩選切合主題的成果進行展示,展示形式較為豐富;初步具有全員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分工合作,撰寫簡單的匯報交流稿。
合格:展示的內容基本圍繞主題,小組成員匯報語言較為清楚。
不合格:展示的內容不夠明確,形式單一、不熟練。
評價形式:根據評價標準最終評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組”“最佳合作組”“最佳表演組”,并頒發(fā)相應的獲獎證書。
評價主體:老師、學生代表。
課后作業(yè):寫寫“我”的活動收獲。
提交形式:活動照片、活動反思,由個人提交。
完成時長:一天。
評價要點:反思能力。
評價標準:積極參與活動;善于總結;有獨到的想法;對自己的評價中肯,實事求是。
評價等級:符合其中一點為“合格”,兩點為“良好”,三點及以上為“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