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蠶業(yè)科學研究院 陳臻毅
河南省桑樹遭受晚霜凍害的情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近幾年尤為嚴重,對春蠶影響很大。為避免或減輕其危害,筆者將多年的實踐總結(jié)如下,供大家參考。
低溫是凍害發(fā)生的直接因素。一般來說,溫度越低,桑樹受凍害越嚴重。但是,干旱和大風也會加重凍害的發(fā)生程度。3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如出現(xiàn)急劇降溫的“倒春寒”等低溫天氣,就會對桑芽造成一定程度的凍害,如果出現(xiàn)0 ℃以下的低溫,桑芽受凍會非常嚴重。
不同的桑樹品種抗寒能力有一定的差異,發(fā)芽早的桑樹受害較重,發(fā)芽遲的桑樹受害較輕。一般情況下,南方桑樹品種抗寒能力要比北方桑樹品種抗寒能力弱一些。樹齡、樹勢和枝條成熟度不同其抗寒能力也有差異。通常成熟枝條比未成熟枝條抗寒能力強,成年樹比幼齡樹抗寒能力強,樹勢健壯的比長勢衰弱的抗寒能力強,樹干越低受害越重。
種植管理水平高、長勢旺盛的桑園往往抗寒能力強,不易受凍;反之,不中耕除草、不施肥、偏施氮肥、不施有機肥的桑園及采摘過度、樹勢衰老的桑樹,經(jīng)不起凍害,抗寒能力弱,容易遭受凍害。
在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小盆地、洼地、坡地下部,冷空氣容易沉積,桑樹受凍重;山坡地中部,空氣流動暢通,桑樹受凍輕;山頂由于直接接受寒風吹襲且土壤被吹干,桑樹受凍也較為嚴重。
河南省各蠶區(qū)發(fā)展新桑園時,在桑樹品種的引進上要注意早生品種、中生品種、晚生品種的合理搭配,防止桑樹品種單一化。在晚霜凍害發(fā)生較重的豫北蠶區(qū),要有針對性地增加抗寒性較強的桑樹品種的比例,如選擇792 或湖桑32 號中晚生品種與育711 或強桑1號或農(nóng)桑14 等早生豐產(chǎn)品種各按50%左右的比例配置。晚霜凍害常發(fā)生但程度不重的中北部蠶區(qū),抗寒品種與其他豐產(chǎn)性較好的品種可按3:7 的比例配置。偶爾發(fā)生晚霜凍害的南部蠶區(qū),抗寒品種與其他豐產(chǎn)性較好的品種可按1:9 的比例配置。
通過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增強樹勢、減輕凍害。在飼養(yǎng)秋蠶時,應注意摘葉留柄、留葉養(yǎng)樹,不能全部打完,以增加枝條的成熟度。尤其是晚秋蠶用葉,幼齡桑樹頂部保留7~8 片葉,成齡桑樹頂部保留3~4 片葉。同時,夏秋兩季在施肥過程中要平衡施肥,盡量不要偏施尿素、碳銨等氮肥,要多施有機肥,盡量配施一定比例的磷肥、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桑樹的抗寒能力。
在桑樹春季發(fā)芽階段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并注意觀察當?shù)匦夂蜃兓?。如有寒流來臨,而傍晚又晴朗無風,則第2 天凌晨就有出現(xiàn)霜害的可能??稍谏@內(nèi)離地1.5 m 處掛溫度計進行觀察,如21:00 氣溫在8 ℃,到半夜降低到5 ℃左右,這樣的氣候在黎明前最有可能出現(xiàn)霜凍,應提早采取相應措施有效預防。
灌溉比較方便的蠶區(qū),可以提高灌水來增加桑園內(nèi)的空氣濕度。由于水的比熱較大,能有效防止桑園氣溫及土溫的急速下降。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用稻草、麥草及其他枯草等鋪蓋桑園地面,防止地溫散發(fā),或?qū)⑸Vο鄬澢υ厦嫔w草簾或薄膜,防霜效果較好。
在桑園的上風處堆放稍帶濕的樹枝、雜草、落葉等,在桑園四周,每667 m2按4~5 堆準備,于02:00 左右、氣溫降至3℃時,點燃柴草,使?jié)鉄熁\罩桑樹,可減少地面熱量向上散失,有一定的防霜效果。
桑樹樹體受凍落葉后宜追施速效氮肥,并適當配施磷、鉀肥,還可噴施葉面肥以促進萌芽和增強樹勢,確保桑樹恢復正常生長。對受害桑園增施1 次速效性肥料,每667 m2施尿素25 kg。桑樹發(fā)芽開葉后,于4月下旬至5 月中旬,每隔7 d 用0.5%尿素稀釋液進行根外葉面噴肥2~3 次,以提高桑葉產(chǎn)量。
桑樹遇到霜害后,要根據(jù)受害情況進行處理。一般的霜害,只危害桑樹生長中的葉和芽,未影響休眠中的潛伏芽和副芽,只要加強桑園培肥管理,增施1次速效性肥料,促使?jié)摲亢透毖棵劝l(fā)和未受霜害的生長芽加速生長,即可減少損失。受害后7~10 d 觀察桑樹發(fā)芽情況,如果發(fā)芽仍很差,可以適當剪去1/3 或1/2 的枝條;如果霜害非常嚴重,可進行春伐,以恢復樹勢。
霜害延遲了桑樹的發(fā)芽時間。為確保春季養(yǎng)蠶效益,應視霜害后桑樹生長情況,適當推遲收蟻和用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