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 季艷梅
一些教師在教學說明文時,心中沒有文體意識,教學策略有失偏頗,學生沒有充分感受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要想扭轉這種局面,教師首先要準確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緊扣說明要點,感悟說明方法,體會理性精神,感受說明文的獨特魅力。本文以《埃及的金字塔》教學為例,具體闡述基于文體特征的小學說明文教學策略。
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是教學說明文的重要前提。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導入手段,比如猜猜謎語、視頻圖片呈現(xiàn)等等,通過新穎有趣的導入先入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教學時,教師不妨在課始出示一段介紹埃及的視頻,以及金字塔的特寫鏡頭。這樣的新課導入能一下子拉近學生和課文的距離,學生的閱讀熱情被激發(fā)起來,新課學習就水到渠成了。
閱讀說明文,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提取說明文的說明要點。與記敘文相比,說明文更側重于邏輯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說明文的思路結構。所以,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在初讀說明文的基礎上,厘清作者的寫作脈絡,緊扣文章的說明要點。指導學生提取說明要點,需要教師通過問題驅動,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文本,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在引入課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學生提出的問題參差不齊,教師可以先不置可否,順勢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圍繞文章說明要點,提煉出契合文本內(nèi)容的關鍵問題。《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說明文中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巧妙地把文本的兩個要點“宏偉精巧”和“建造方法”聯(lián)結在一起。學生緊扣這個過渡句,抓住了文章的說明要點,順利地繪制出了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說明文,不僅要聚焦說明要點,還要關注文本的表達方法。說明文的寫作特點是運用說明方法來闡釋事物特點,要讓學生感悟說明文的語言魅力,教師必須讓學生經(jīng)歷自主閱讀和反復品讀的言語實踐。有些教師在教學說明文時,方法生硬,簡單地向學生介紹說明方法,脫離文本品讀,把文本肢解得毫無趣味。這樣的教法源于教師機械地理解說明文的文體特點,沒有引導學生深入賞析文本語言,在比較品讀中感悟說明文的理趣和情趣。
說明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習得說明方法,因此,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感悟說明方法的表達妙處,還要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說明方法,這些都要建立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必須和文本語言賞析緊密結合在一起。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引導深入品讀文本語言,指導學生在自主閱讀和賞析體會中感悟說明方法的表達秘妙。
比如,在《埃及的金字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了金字塔的特點之后,順勢指導學生關注言語表達形式,體會說明方法的妙處。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自主賞析文本的表達方法。教師可以把“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這句話中的數(shù)字去掉,或者改為“金字塔真高”,讓學生比較品讀原文的表達之妙。通過比較和思考,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說明方法的巧妙運用可以讓說明對象的特點更具體、更生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運用說明方法來描述事物,就水到渠成了。因此,說明文教學聚焦語言,注重語用訓練,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說明文的文體特點,實現(xiàn)言意兼得的言語實踐目標。
準確、簡練、清晰是說明文的語言特點,表達目的就是要把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白、說具體。說明方法是說明文語言的表象特征,其背后還潛藏著作者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所以,通過閱讀說明文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也是說明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聚焦說明文具體準確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體會,感悟作者的理性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比如,在《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據(jù)說……然后堆起了一個……土坡”這句話向讀者介紹了金字塔是如何建造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去掉“據(jù)說”一詞,引導學生和原文比較,讓學生思考體會“據(jù)說”能不能去掉、為什么。在思考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逐漸明白,“據(jù)說”看似普通,其實表達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因為金字塔距今年代久遠,金字塔的建造過程無法考證,這些描述只是后人的猜想,所以“據(jù)說”不能去掉,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然后,教師順勢引導,教育學生也要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生活學習習慣。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預設和生成,本著教師對學生理性精神的重視和培育,將求真務實根植在學生心中。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說明文時,要圍繞文體特點,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抓住說明要點,體會說明方法,感悟理性精神,才能不斷提升說明文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