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靜 李玲
摘? ?要: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鈣”,精神上缺鈣就會導致“軟骨病”。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信息社會的“信息轟炸”、一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弱化、學生的個性等,都會對理想信念教育產(chǎn)生影響。根據(jù)實際情況本文提出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維路徑:全員育人,形成教育合力;全過程育人,營造教育氛圍;全方位育人,增加吸引力。
關鍵詞: 新時代? ?理想信念? ?三維路徑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新時代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轉變,人們的道德水平及精神境界都邁上了新的臺階,研究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理想信念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對未來的希望與期許,因此理想信念是在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上形成的,對未來具有指導、引領作用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使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強大的政治號召力及人民群眾團結的力量,從各地馳援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到普通的人民群眾的作為,都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生動且深刻的案例。理想信念為人民提供了奮斗動力及克服困難的勇氣,此次疫情防控中,人民群眾之所以堅信我們終將戰(zhàn)勝病毒,是因為對黨的信任,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是我國高素質(zhì)人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重要力量,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尤為重要。習近平多次提到要堅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痹?020年五四青年節(jié)寄語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站穩(wěn)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yè)?!贝髮W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漫長且受綜合因素影響的過程,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需要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習近平在2019年3月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與思路,對作為教育主體的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習近平在多次講話中都提及了理想信念,論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指出“理想信念高于天”“沒有一大批具有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中華兒女,就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也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今天我國的發(fā)展進步。要把我國發(fā)展得更好,離不開理想信念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從中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對于國家及人民的重要性,我國在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進程中需要理想信念。
從大學生個人層面而言,大學是學生從學校進入社會的橋梁,大學生學習目標更具有現(xiàn)實性,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成為成熟的社會人,能夠滿足社會的工作要求,大學學習更多依靠學生的自制力。一方面,當前一些學生,在大學寬松的環(huán)境里放任自我。理想信念提供奮斗方向,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遭遇困難時,提供克服困難的動力,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使當代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使大學生在自由的大學里找到奮斗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實現(xiàn)個人價值。另一方面,當前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呈現(xiàn)價值多元化的特點,大學生屬于接受能力較強的高素質(zhì)群體,在魚龍混雜的信息中,必須學會辨別真?zhèn)?,不盲信盲從。在自由的信息社會里,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以及在寬松的大學校園里作為一名稱職的學生,都需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教育是關于人的理想與信念的教育,人一旦樹立了正確且堅定的理想信念,便可以在復雜的環(huán)境里辨別是非對錯。理論指導實踐,在大學期間樹立正確的觀念,對于學生學業(yè)及就業(yè)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避免學生走彎路、錯路。理想信念就像大學生活的第一粒紐扣,把第一粒紐扣系好了,以后的生活才不易出現(xiàn)錯誤。
二、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信息社會的“信息轟炸”。
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網(wǎng)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網(wǎng)絡信息具有普遍性,每個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都可以瀏覽、評論信息,由于網(wǎng)絡信息的虛擬性,信息的真實性與合法性都不能得到保證。一方面,當前“快餐式”的網(wǎng)絡文化使學生接觸這些信息時很少進行思考及理性判斷,例如最近流行的短視頻,短短的十幾秒,除了視覺刺激外無法帶給學生任何收獲,使學生在“沒有營養(yǎng)”的網(wǎng)絡信息里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有些信息帶著明顯的個人價值判斷及政治取向,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且缺乏思考,學生瀏覽這些信息時就很容易受到誤導,在發(fā)生思想碰撞時,使學生產(chǎn)生矛盾心理,從而削弱主流意識形態(tài)及價值觀念的吸引力。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領域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價值觀日漸多元化,大學生的辨別能力不夠強,一旦受到誤導,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就會受到影響。理想信念教育是關于人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動力的教育,教育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具有一段“天然”的距離,因此,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很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因素影響。理想信念教育必須不斷強化,使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弱化。
隨著近年來高校畢業(yè)生數(shù)量驟增,就業(yè)壓力增加,一些學校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訓而相應地忽視對學生思想的“加固”,導致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當前高校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形式性的工作,雖然一直存在于大學課堂里,但是教學效果及實效性都不盡如人意。學校會為學生設置專業(yè)實習與訓練,但是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缺乏,重專業(yè)教育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趨向功利化。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起著引領的作用,但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是一蹴而成的,也不是短時間之內(nèi)就能看到的,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可以增加就業(yè)機會,這屬于短期利益。理想信念教育是關于學生就業(yè)觀念甚至人生理念的教育,學生最終會選擇什么樣的工作,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價值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高校不能放松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學生一旦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就會受益匪淺。
(三)新時代大學生個性張揚。
新時代的大學生大多是“00后”,他們出生、成長在物質(zhì)生活富足的時代,鮮有經(jīng)歷過貧窮與饑餓,沒有在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過考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加多元,接受能力更強,對所有新鮮事物及新的價值觀適應力較強。通過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我們看到,被稱為“溫室里的花朵”的“90后”“95后”,可以經(jīng)受風吹雨打,可以站出來保衛(wèi)人民與祖國。教師與高校要更新對新時代大學生的認識,多方面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關鍵。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完全成熟,而且一直待在學校這樣比較簡單的環(huán)境中,思想會傾向理想化,缺乏現(xiàn)實性。新時代大學生抗拒呆板、無聊的事物,討厭“說教式”的教育方式,高校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了解學生,才可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2020年浙江省教育系統(tǒng)工作會議上,浙江省教育廳長表示,作為教育者,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年輕一代者,會造成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要正確認識年輕一代。根據(jù)新時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理想信念實效性的重要舉措。
三、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維路徑
(一)全員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憑思政課教師一己之力就可以實現(xiàn)的,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僅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更是高校全體教職工共同的責任。近日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闭f明不應把理想信念教育限制在思想政治課堂內(nèi),其他各科教學需要發(fā)揮各自作用,根據(jù)本學科的特點開發(fā)理想信念教育資源,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同向而行,相互助力。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高校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理想信念教育不僅應該融入課堂內(nèi),還應該包含在校園文化建設及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教育管理人員、行政人員及后勤工作人員等高校教職工都有教育學生的責任,教育不只有“言傳”,“身教”更是重要的教育方式。管理人員通過學校相關的文化建設及自身人格魅力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后勤工作人員通過日常生活的接觸,用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影響學生……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只有高校全體人員都參與到教育中,實現(xiàn)從思想政治教育到專業(yè)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從學習到生活的全覆蓋,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實現(xiàn)全員育人。
(二)全過程育人,營造教育氛圍。
學生自進入大學開始,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高校要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學生剛進入大學時接觸的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環(huán)境,此時學生的心理是迷茫的,在入學階段,要讓學生認知理想信念,了解理想信念的內(nèi)涵及內(nèi)容,使其明白當代大學生身上承擔的責任,應該怎樣合理地度過大學生活才能不辜負過去十幾年的辛苦付出,在學生的心中埋下理想信念的種子。在就讀階段,大學學習生活已逐漸適應,容易自我放松。需要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其真正認同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內(nèi)化于心。學生一旦有了理想信念,就像航行在海上的船有了航行的方向,不會迷失方向,不會虛度大學時光,在大學校園積累專業(yè)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設者。在畢業(yè)階段,學生即將走出校園、步入社會,這時容易產(chǎn)生焦慮心理。學生選擇職業(yè),也是踐行理想信念的階段。能否真正將理想信念轉化為實踐,乃是關鍵的一步,當前很多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是“不同步”的,究其根本是信念沒有真正內(nèi)化,在學生畢業(yè)階段,不能放松對其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要促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相匹配。應當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明確責任標準。
(三)全方位育人,增加吸引力。
當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課堂為主要媒介。為了增強教育吸引力,必須豐富教育方式。當前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需要加強實踐教育,理論的終點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組織社會實踐,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踐行,讓學生理解知識不僅在書本上,更從實踐中來,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說服力。另一方面,重視網(wǎng)絡陣地的重要性。當前是信息社會,學生每天在網(wǎng)絡上接觸大量的信息,追求瞬間的視覺沖擊。我們應該看到這一現(xiàn)狀,積極占領網(wǎng)絡陣地。要了解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更好地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其中短視頻不限場景,受眾比較廣泛。疫情防控期間,國家通過短視頻發(fā)布了很多官方信息,普通用戶通過短視頻分享了感人至深的平凡小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短視頻的影響范圍之廣,以及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占領網(wǎng)絡陣地,利用好短視頻,拉近理想信念教育與生活的距離,形成真正的線上線下結合、理論實踐結合的全方位教育。
參考文獻:
[1]蘇寄北.理想信念教育要用好“微媒體”[J].人民論壇,2017(29):126-127.
[2]胡海霞.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的三重解讀[J].人民論壇,2018(15):128-129.
[3]田霞,趙翔.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插上“微”翅膀[J].人民論壇,2018(10):126-127.
[4]石亞玲.論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四維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8(02):106-109.
[5]劉雪東.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探新[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5):8-13.
[6]張嬌.優(yōu)化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勢在必行[J].人民論壇,2019(26):120-121.
[7]韓中誼.美好生活觀引領理想信念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1):56-58.
[8]劉萍.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50-153.
[9]張亞蘭.全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維路徑[J].人民論壇,2019(20):112-113.
[10]左征軍.美國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對我國的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5):91-93.
[11]吳昌福.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現(xiàn)路徑[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27(12):103-106.
[12]譚文才.堅持立德樹人提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20(22):66-68.
[13]曹峰,曹群.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邏輯及實踐進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34-137.
[14]趙其波.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創(chuàng)新[J].未來與發(fā)展,2020,44(01):59-63+41.
[15]石海英,奈音泰,莎娜,朱健強,楊城歌,王可.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才智,2019(32):116.
基金項目:新疆南疆四地州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17BMZ077)。
通訊作者: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