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
冰心老是世紀老人,一生伴隨著世紀風云變幻。她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大師級人物,是中國對外友好的和平大使,是民進卓越的領(lǐng)導人,是孩子們心中慈祥可愛的冰心奶奶,但她也是個普通人,她有自己豐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她個人成長的歷程。冰心的爺爺謝鑾恩是清朝舉人,曾任福州尊孔興文會會長,他傳統(tǒng)文化的造詣給予冰心良好的文化啟蒙。冰心的父親謝葆璋是北洋水師“來遠”艦二副,中日甲午海戰(zhàn),他同戰(zhàn)友們與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zhàn)斗,“來遠”艦最終被日軍魚雷擊中沉沒,謝葆璋憑著極好的水性游上劉公島九死一生。冰心從小就聽父親講與日寇作戰(zhàn)的故事,深受愛國主義熏陶,加之五四愛國運動新思潮新思想的影響,冰心的精神家園日漸豐盈,使她“愛的哲學”逐漸形成發(fā)展——“愛”是冰心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人生主題,面對戰(zhàn)爭與苦難,她用“愛”與黑暗抗衡。這份“愛的哲學”不僅僅融化在她的文學作品里,在她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印記,她與身邊姐妹們的美好情誼更是“愛的哲學”的經(jīng)典詮釋。
冰心與冰瑩:一面之緣的“親姐妹”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與冰瑩的故事想必許多人都不陌生,她們彼此以“姐妹”相稱增加了不少“誤會”。
冰心1900年出生,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冰心”是她的筆名。冰瑩1906年生于湖南新化,原名謝鳴崗?!氨摗笔怯幸淮伟l(fā)表文章時編者給她加上去的,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再發(fā)表文章多數(shù)都用這個筆名。無論是冰心還是婉瑩,都與冰瑩有一字重合,偏巧兩人又都姓謝,僅憑這湊巧的名字,她們的緣分也是早已“寫”好了的。
謝冰心比謝冰瑩大6歲,成名也早一些。1918年她入讀協(xié)和女子大學,后受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影響棄醫(yī)從文,期間寫作小說并發(fā)表了詩集。那時候,謝冰瑩還在讀中學,在圖書館里偶爾讀到冰心的詩集《繁星》和《春水》,被生如夏花的清新文字所打動,也記住了作者詩意的名字。謝冰瑩有著俠女般的英氣,1926年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經(jīng)過短期訓練踏上北伐的戰(zhàn)場。她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在艱苦的戰(zhàn)地她撰寫了著名的《從軍日記》,發(fā)表于《中央日報》副刊,謝冰瑩的文字柔中帶剛,盡顯湘妹子的直率與潑辣,《從軍日記》很快被翻譯出版,受到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的高度評價,謝冰瑩也因此揚名海外。她后去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在湖南組織婦女戰(zhàn)地服務團,在抗戰(zhàn)前線又寫下了極具歷史價值的《抗戰(zhàn)日記》。
在那個通訊和交通都極不發(fā)達的年代,姓名相仿又完全陌生的兩位女作家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還真的相逢在了一起。
1944年春天,謝冰瑩在成都教書,這時候恰逢燕京大學遷到成都,而謝冰心被母校邀請也前來成都講學。冰瑩仰慕冰心已久,主動托人帶口信給謝冰心:“煩請問‘家姐一聲,何時有工夫,我好拜訪她?!蹦侨撕苁潜M力,不久捎來冰心回信:“請轉(zhuǎn)告‘舍妹,等我的事情辦妥,就去看她。”這一來一往心有靈犀的口信把這位幫忙的朋友搞得一頭霧水,問道:“你們是親姐妹,干嘛還這么客氣 ”謝冰瑩笑答:“我們是從來沒見面的‘親姐妹。”
謝冰心在成都的燕大禮堂做《閑話燕園》的演講,這是個細雨連綿的下午,臺下的聽眾里坐著慕名而來的謝冰瑩。講座結(jié)束后,冰瑩向冰心走來握住冰心的手說:“姐姐好,我是妹妹冰瑩,看你來了!”冰心激動地流淚道:“自從讀了你的《從軍日記》,這么多年一直盼著跟你這位倔犟的妹妹見面。今天終于見到了。”兩人攀談許久,相見恨晚。
關(guān)于謝冰心和謝冰瑩的故事多數(shù)到這里便畫上了句號。1948年謝冰瑩去臺灣教書,后旅居美國舊金山,兩人此生就見了這一次面。她們的故事是文壇上的一段佳話,為抗戰(zhàn)時期戰(zhàn)火烽煙中的現(xiàn)代文壇增添了輕松柔美的色彩。
然而,謝冰瑩的一生充滿坎坷。她因反對日本軍國主義被日本人逮捕,受盡嚴刑堅貞不屈;她曾經(jīng)歷過四次逃婚三次婚姻,她的第二次婚姻嫁給了一位中共地下黨員,隨著丈夫被捕入獄,他們也逐漸失散,好在他們育有一女。也就是在成都與冰心見面的前兩年,謝冰瑩去桂林與失散多年的女兒見面,遺憾的是,女兒并不愿意跟她走,她只得與女兒合影留念,從此再無團聚。
冰心和她的家人雖在陪都重慶,整天也是東躲西藏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飽受缺醫(yī)少藥和食物短缺之苦。更無奈的是,她藏在燕京大學教學樓閣樓上來不及帶走的15箱日記、書信以及珍貴古籍和字畫,在日本侵略軍過后全部蕩然無存,她站在四壁如徒的閣樓上默默肅立。在這場戰(zhàn)爭中慶幸的事至少還有一件——自己還活著,健康地活著!謝冰心與謝冰瑩雖一生只見過一次面,但她們之間的共鳴在于戰(zhàn)爭中共同蒙受的苦難,以及共同抱著為中國舊社會婦女謀求解放的理想,于是也就戲劇般地達成了未曾謀面就心照不宣以“親姐妹”相稱的默契。縱觀冰心的一生,并非那個時代她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享受”冰心這份“愛”的禮遇,但謝冰瑩當之無愧!冰心后來曾說:“我和謝冰瑩不是親姐妹,勝似親姐妹!”
謝冰心與趙清閣:關(guān)愛一生的“文壇姐妹”
人類呵/相愛吧/我們都是長行的旅客/向著同一的歸宿……
趙清閣比謝冰心小14歲,1914年生于河南信陽城內(nèi)一個封建官僚家庭。15歲初中畢業(yè)的趙清閣因受五四運動新思潮影響,為反對封建包辦婚姻毅然出走開封。她17歲發(fā)表新詩自此踏上寫作之路,19歲考入上海美術(shù)??茖W校,主修藝術(shù)科目并堅持寫作。1934年,20歲的趙清閣見到魯迅先生并接受其教誨??箲?zhàn)爆發(fā),趙清閣主編的《彈花》創(chuàng)刊,這是我國抗戰(zhàn)后出現(xiàn)的第一本抗戰(zhàn)文藝刊物。同月,她在武漢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并擔任干事,第一次見到周恩來,并開始協(xié)助老舍工作。因戰(zhàn)事緊張刊物無法印刷,她輾轉(zhuǎn)來到重慶。趙清閣文靜細膩才思過人,又有北方人爽朗率直的性格,她交友十分廣泛,與郭沫若、陽翰笙、梁實秋、田漢、傅抱石、茅盾、臧克家、白薇、沉櫻、洪深、謝冰瑩等都有多年的交往,她曾拜白石老先生學畫,是白石老人鐘愛的女弟子。在重慶,她與老舍合作多幕話劇《桃李春風》獲得巨大成功,同時她也結(jié)識了謝冰心,開始了她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情。
謝冰心是如何來到重慶的 1938年5月,宋美齡邀請社會各界著名人士在廬山召開婦女座談會。鄧穎超、史良、雷潔瓊、吳貽芳、劉清揚等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建議把“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擴大改組為聯(lián)合抗日的婦女工作機構(gòu)。1940年,婦女指導委員會在重慶正式成立,蔣介石任會長,宋美齡任指導長,但文化事業(yè)組組長的人選一直空缺,宋美齡便想到了她在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校友謝冰心。于是,正在云南昆明任教的謝冰心夫婦被宋美齡請到了重慶。他們的到來受到文化界朋友們的熱烈歡迎,老舍組織茶話會,郭沫若、陽翰笙、田漢、張西曼、馮乃超等七十余人出席,出席聚會的還有中共領(lǐng)導人周恩來。后來,謝冰心在婦女指導委員會里結(jié)識了來自延安的鄧穎超。周恩來和鄧穎超以他們精明能干、樸素大方、和藹可親的行事作風給謝冰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謝冰心夫婦本是抱著為抗戰(zhàn)事業(yè)作貢獻的心情來到重慶,但這里陰陽虛實的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更讓他們心灰意冷,謝冰心干脆稱病辭去了婦女指導委員會的工作。就在這一年,謝冰心與因拒絕加入國民黨受到排擠而辭職的趙清閣相識。后來,謝冰心避開重慶市中心的喧囂,搬到歌樂山上居住,將自己的住處取名為“潛廬”。趙清閣常來“潛廬”找冰心大姐喝茶聊天。窗外是曲折綿長的嘉陵江,橘燈幽靜,月華如水,兩人秉燈長談,揮手告別常常已是繁星滿天。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說:同為女性就會心心相連。謝冰心寬厚慈愛純樸樂觀的性格使得趙清閣心中的苦悶甚至情感波折得以傾訴。同時,謝冰心對這位孤苦自強的文壇小妹更是關(guān)愛有加,對她的境況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尊重。謝冰心曾寫道:“1943年,重慶的一個陰冷的夜,我們談起《紅樓夢》……”在趙清閣情緒低落的時候,謝冰心鼓勵她將《紅樓夢》 改編為話劇。43年后的1986年6月,我國舉辦《紅樓夢》國際研討會和“紅樓夢藝術(shù)節(jié)”,在國際國內(nèi)眾多紅樓專家中,72歲的趙清閣獲得《紅樓夢》話劇改編榮譽獎。她熱忱地邀請冰心為自己的《紅樓夢》話劇劇本撰寫序言,可見,那份幽遠而親密的情誼始終藏在趙清閣心底,不曾忘懷。
謝冰心與趙清閣的聯(lián)絡甚密,《謝冰心書信全集》收錄了她寫給趙清閣的61封信件,其中從1944年至1948年的信件就有43封之多。在這些信件中,除了寒來暑往的關(guān)切問候,更有女人之間柴米油鹽的細碎家常,閱讀這些信件,可以深刻領(lǐng)會這對文壇姐妹相互關(guān)愛的真摯情感。其實,這43封信件都是趙清閣精心收藏下來的。1988年10月,趙清閣撰寫了《友情的記錄》,附錄以上43封信并做注釋。翌年5月,74歲的趙清閣來家里看望88歲高齡的謝冰心,把她收藏的這些冰心親筆信悉數(shù)回贈給冰心老人留念。
這對文壇姐妹于1999年先后離世,結(jié)束了她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姐妹情緣。2006年10月,趙清閣主編的《滄海往事——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書信集錦》出版。她在冰心信件的后面做按語寫道:“通過這些信看出新中國成立前后兩個時期,謝冰心經(jīng)歷了不少變化。有幸,有不幸,她都處之泰然。這是與她超逸的修養(yǎng)分不開的,我佩服她,我覺得她的一生,就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
謝冰心與雷潔瓊:同事加摯友的“同志姐妹”
母親呵/撇開你的憂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謝冰心和雷潔瓊分別于1926年和1931年從美國留學歸來任教于燕京大學,經(jīng)謝冰心的丈夫吳文藻介紹,倆人于1931年相識。63年后的1994年,謝冰心在《雷潔瓊文集(序)》中寫道:“雷潔瓊是我一生最敬愛的朋友,從1931年她來到燕京大學算起,我們相識六十多年了。那一年文藻是燕大社會學系主任,有一天他回來對我說:‘我們系新聘來一位年輕女教師,是廣東人,她不但教學認真,還常常帶學生到鄉(xiāng)下訪貧問苦,真是個熱誠的人。我想請她來家吃飯和你認識,你一定會喜歡她。她來了談起話來我一下子就喜歡她了,常常請她來家共餐談笑,十分親密……”
1934年謝冰心夫婦邀請雷潔瓊、鄭振鐸等人應平綏鐵路局局長沈昌先生的邀請,組成“平綏沿線旅行團”前往平綏沿線參觀游覽。這條鐵路是由中國工程師詹天佑領(lǐng)導設(shè)計,由中國人獨立勘測和修建的,它貫穿長城內(nèi)外、穿越不同民族風情甚至宗教信仰。沈昌是謝冰心在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時同窗好友沈驪英的弟弟,也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他委托幾位學者教授寫一寫鐵路沿線的經(jīng)濟、社會狀況和風土人情,以利于發(fā)展鐵路事業(yè),進而開發(fā)大西北。這趟長達一個半月的旅行,更加深了謝冰心與雷潔瓊的友誼。這份友誼被凝固在一張1934年7月姐妹倆在包頭百靈廟蒙古包前的合影上。那時的謝冰心34歲,雷潔瓊29歲。謝冰心一身端莊的姐姐模樣,而身旁高出謝冰心半頭的雷潔瓊歪頭微笑,一副小妹乖巧的俏皮。
這次旅行之后,日本侵略軍占領(lǐng)中國東北,雷潔瓊參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謝冰心因病在家,但對學生的愛國壯舉給予了堅定的支持。1936年謝冰心夫婦出國考察,雷潔瓊離開北平去江西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和婦女運動,從此姐妹倆天各一方,再次相見已是15年后的1951年。十五年星河蒼茫歲月荏苒,但姐妹倆的情誼初心不改,將多年的友情和親情化為沉甸甸的支持與信任。當雷潔瓊提議介紹謝冰心加入民進時,冰心欣然答應并拉著丈夫吳文藻雙雙加入。同在黨派,為中國的政治協(xié)商和多黨合作事業(yè)并肩奮斗,謝冰心和雷潔瓊這對同事加摯友的姐妹,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同志。在民進第六屆中央委員會上,雷潔瓊和謝冰心被選為副主席;從第七屆開始,雷潔瓊擔任第七、八、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謝冰心擔任第八、九屆名譽主席。
洛陽有位退休的民進老會員名叫徐希賢,他帶來一則感人的故事。1985年,徐希賢到洛陽師范一附小任教。他創(chuàng)辦了“小百花文學社”,第一年就在全國各地的報紙雜志上發(fā)表100多篇文章,第二年增至200多篇,這朵來自洛陽的“小花”迅速引起全國的關(guān)注。1988年徐希賢加入民進,并成立“小百花藝術(shù)學?!?,雷潔瓊題寫了校名。因洛陽是詩歌的故鄉(xiāng),白居易、李賀、劉禹錫、杜甫等杰出的詩人都與洛陽有很深的淵源,徐希賢本人也極愛詩歌,他更希望在“小百花藝術(shù)學校”里成立小詩社,便把自己的想法以書信的形式告訴了雷潔瓊和謝冰心。不久,徐希賢收到回信,兩位老人不僅對成立“小詩社”大加鼓勵,雷潔瓊還親筆題詞“白居易小詩社”,謝冰心也親自題詞“李賀小詩社”,并為徐希賢的學生、10歲的洛陽小詩人汪洋寫下“要為男子漢爭氣”的句子作為鼓勵。1991年4月,全國部分省市少兒文學社團研討會在洛陽召開,我國眾多兒童文學作家和16個省市的兒童社團齊聚一堂。會議上,徐希賢隆重宣布了兩個“小詩社”的正式成立,成為當時我國兒童教育界的一段美談。
冰心“愛的哲學”同樣換來了“愛的回報”。1990年,冰心老人九十華誕之際,在雷潔瓊、韓素音、葛翠琳等社會知名人士以及國內(nèi)外文學出版人士共同支持下,中國創(chuàng)立了“冰心獎”。“冰心獎”最初只有“冰心兒童文學獎”,分小說、散文、童話、幼兒文學等類別,與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全國兒童文學獎并稱國內(nèi)四大兒童文學獎。如今,“冰心作文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藝術(shù)獎”和“冰心攝影文學獎”并列,每年舉辦一屆,在社會各界和海內(nèi)外都產(chǎn)生著巨大影響,為促進我國當代文化建設(shè)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愛的哲學”的傳承與弘揚。
繁星永照,春水長流;生命雖逝,情誼永存。兩位老人的友誼跨越世紀超越時空,終將歷久彌珍。謝冰心的女兒吳青曾回憶說:“印象最深的就是雷姑姑的大嗓門,老遠就能聽到了。每次她都帶著廣東腔大喊一聲‘婉瑩啊!婉瑩!然后進到娘的房間去,兩人總是行西式見面禮,互相親吻臉頰,雷姑姑是我家最熱鬧的朋友!”
春水/又是一年了/還這般地微微吹動/可以再照一個影兒么
羅曼·羅蘭說:“愛是生命的火焰, 沒有它, 一切將變成黑夜?!边@份愛更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戈為玉帛,使得冰心老人匯聚親情、愛情和友情收獲一個多彩瑰麗的人生——擁有廝守一生的愛人,幸福和諧的家庭,真誠互敬的朋友,閃亮如金的事業(yè)。這份“愛的哲學”更是我們從冰心身上繼承的寶貴財富,就讓它沿著生命的軌跡,一代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