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物流甚至國際物流需求直線上升,因此國家對道路橋梁建設加大了投資力度,為城市運輸以及市民出行提供強大的交通支持。然而,我國目前的道路橋梁設計在建設施工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進而引起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安全問題,對城市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發(fā)展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市政工程;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要點
施工質量是道路橋梁建設中的關鍵指標,對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和市民出行的安全性、便捷度有著緊密聯(lián)系。因此,對于道路與橋梁連接處之間存在的:橋頭設計不完善、邊坡防護措施不到位、連接處跳車或沉降現(xiàn)象出現(xiàn)等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必須確保在道路橋梁規(guī)定的設計年限內,從設計到施工重返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
一、科學合理的設計、施工對于道路和橋梁連接處的必要意義
(一)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直接關乎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交通運輸中車輛往來頻繁,因而最考驗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質量,設計與施工質量處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到車輛的運行狀況。如果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首先會對他人的人身安全形成危害,其次也會對國家的經(jīng)濟造成嚴重影響。并且,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修復施工難度極大,二次修復不僅與最初預設的工程質量有所差距,而且對會拖慢工程進度,加大施工壓力。所以,只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設計,嚴格把控施工中的各項流程,才能即可靠又安全的完成道路橋梁建設[1]。
(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經(jīng)濟成本高,是道路與橋梁建設工程不爭的事實,在施工過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對于成本材料有著大量的消耗,如建材構造和結構體系等。所以,這就要求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既要保證質量和安全性,還要考慮到經(jīng)濟成本,并且不斷完善施工管理的工作,做好道路橋梁使用價值與經(jīng)濟要求之間的平衡。
二、我國市政工程中道路橋梁連接處設計與施工存在的問題
(一)橋頭引導設計不夠科學合理
理想情況下,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會采用過渡段的設計方式保證施工過程中路面平整,但在實際設計方案上,由于設計方案不夠合理與科學,往往在施工中會因為質量存在問題造成工程不達標準,甚至引起橋頭搭板斷裂,牽動鄰近部位斷裂等嚴重問題,讓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充分保證,而且這樣的問題還會對市政道路橋梁建設的施工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原本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搭板能有效縮短道路與橋梁間的硬度差。但是,由于設計人員沒有對搭板進行設計,這樣填土流失、坍塌的問題就會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的過程中出現(xiàn),導致無法保證道路與橋梁的工程質量是否達標[2]。
(二)軟土地基沒有得到充分處理
對軟土地基處理是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步驟,因此在施工到軟土地基步驟時,要求相關人員必須進行處理,保證軟土地基工作得到完善處理,這樣可以充分保證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的道路橋梁不會出現(xiàn)“跳車”現(xiàn)象。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在設計前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仔細勘察,做好土壤科學布置與控制工作,嚴格把控鉆探土壤的深度,以土壤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施工設計。在我國目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過于隨意和主觀,進而對軟土地基的處理不合規(guī)范,容易導致軟土沉降不均勻的情況發(fā)生,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造成極大影響[3]。
(三)邊坡防護意識不到位
沉降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市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作業(yè)中,其主要原因在于邊坡缺少防護,尤其是雨季,邊坡很容易遭受到河水、雨水長時間沖刷帶來的損壞。因此要防止沉降現(xiàn)象,就必須對邊坡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進行保護。然而,在實際的市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中,無論是設計方案和施工管理都沒有體現(xiàn)出對邊坡進行保護的意識。因此,邊坡建設經(jīng)常被洪水等自然災害嚴重損壞,其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沉降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這樣即阻礙了工期的順利進行,也對人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
三、市政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及施工的合理化措施
(一)對道路與橋梁連接處進行合理設計
正確考慮道路和橋梁之間連接時的變形控制和板構造,能夠有效避免連接處的變形,這也是在設計道路與橋梁之間連接的關鍵步驟。因此,在規(guī)劃道路與橋梁之間連接的初期,就應該嚴格按照標準且保證連接的變形范圍在合理的范圍中。公路橋梁具有不同結構以及變形不均勻的接頭,道路剛度不強,并且有路基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橋梁特征則是混凝土結構,剛性極強。因此,在設計中應盡量減少接頭與接頭之間的沉降量,減少道路與橋梁之間連接的變形。
(二)對地基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
排水固結法與復合地基法是管理地基時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排水固結法的施工成本較低,施工作業(yè)時間較長,包括塑料排水板,沙子和沙子井,過載偏壓與真空堆疊偏差。而混合樁的復合基層成本相對較高,施工作業(yè)時間相比排水固結法較短,主要用來減少基層上的沉降,能起到短時間內穩(wěn)定,但排水固結法的技術復雜程度較高,并且在無法充分保證施工的質量。
(三)保證道路橋梁連接處過渡段設計合理有效
在橋臺基礎與邊坡中加入增強穩(wěn)定的設計方案,以橋臺背部土質的實際情況對邊坡的長度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同時在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過渡段中選擇合適的地基處理方式,嚴格把控各個施工程序,進而保證道路橋梁連接處在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道路和橋梁連接處的質量作為影響道路和橋梁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必須對道路和橋梁連接處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最大化運用現(xiàn)有技術、設備、資金,保證連接處的安全性、耐久性,從而保證國家交通運輸和經(jīng)濟能夠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竹川炎.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施工[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8,(19):206.
[2]孟永旺,孟斌.淺談我國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0):2360.
[3]王亞芝.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施工探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7,(27):22.
[4]董蘇波,徐敏.市政工程中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6):2518.
作者簡介:崔飛虎(1987-)男,目前職稱:工程師(市政道橋),主要從事:市政道路、橋梁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