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探索“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關注校園弱勢群體和普遍利益訴求,探索建立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由“專職團干部+專職社工+志愿者”組成的人才隊伍,為高校學生提供法律、心理服務和權益?zhèn)€案幫扶等,幫助解決高校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優(yōu)化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學生服務體系,有效滿足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社會服務需求,進一步推進一流大學建設。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優(yōu)化
一、“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優(yōu)化的意義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fā)了《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要完善高校的內部治理、民主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進一步擴大師生參與,加強民主監(jiān)督、議事協(xié)商,充分發(fā)揮教代會、共青團、學生會和研究生會等在民主決策機制中的作用,深入探索高校師生代表參與學校決策的體制機制。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對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建設、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過程中,維護和保障學生權益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權益的維護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衣食住行的問題,而更多的是學習、生活、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保障。所以,提高高校學生權益維護意識,加強學生權益維護保障,完善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建立一支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人才隊伍,將會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對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的現狀調查
為了解云南省內高校學生權益維護的現狀,對云南省內4所高校(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大理大學和曲靖師范學院)進行實地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方法對各高校學生權益維護的渠道、方式和效果進行調研。
(一)云南大學:云南大學作為首批遴選進入“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對于如何建設“雙一流”高校、如何實現“雙一流”建設作出了明確的工作指示。2017年5月19日,云南大學組織副處級青年干部開展“雙一流建設主題研討會”。會上,黨委組織部部長強調:“在‘雙一流建設中,要求管理干部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既要有思想,對工作有深入的思考,還要把思想轉化為可行的方案,進而把方案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通過行動產生效果,取得實效?!笨梢钥闯?,學校要求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和服務。
渠道:學生會權益維護部。對于學生權益維護,一是云南大學采取在校團委領導的學生會里設置權益維護部,通過對同學訴求的收集整理,積極與學校職能部門進行對接溝通,第一時間反饋解決結果;二是定期對食堂、超市、公寓、教學園區(qū)、校醫(yī)院等場所進行評估并向全校師生公示,帶領同學走進學校后勤服務工作的一線,了解學校后勤工作。
方式:微信公眾號在線留言。一是通過關注云南大學學生會微信公眾號,在其公眾號“同學在線”板塊下的“權益反饋”一欄開放學生反應窗口,學生可直接在線留言,后臺進行收集匯總;二是學校定期開展“315維權法律周”等活動,針對權益保護等問題,主動為學生提供服務并答疑解惑。
效果:及時性和全面性方面有待提高。一方面,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留言反應的問題經由權益維護部匯總信息,不能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及時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在調查核實并解決問題后,沒有通過有效的渠道反饋到全校師生,只是單獨反饋到反應問題的同學,學生權益維護的全面性還需進一步加強。
(二)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是云南省內知名度較高的本科院校,在學生維護權益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云南師范大學在學生會下設權益部,以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和服務廣大同學為宗旨,扮演著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角色,旨在為提高廣大同學維權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而努力。權益部主要負責跳蚤市場、宿舍走訪、失物招領、法制宣傳日、學生服務月等活動。
渠道:校學生會權益部。云南師范大學校學生會設置權益部,主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對學生權益維護工作進行宣傳,沒有讓學生反應問題的渠道,只是與權益部負責人線下口頭溝通,缺乏線下反應的規(guī)范工作流程以及線上的及時反應渠道。
方式:尋求周邊同學、老師幫助,或是自己維權。一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生反映渠道,導致學生對自身權益問題的維護停留在口頭敘述層面上,大部分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吐槽”并尋求幫助,或是自己查閱有關書籍進行維權;二是在整個學生權益維護的過程中,學生會權益部沒有做到主動了解情況并積極對同學提供幫助和服務。
效果:學生反饋的維權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同學和老師的幫助缺乏專業(yè)性,導致事倍功半,最終沒有達到預期維權的效果。
(三)大理大學:大理大學的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由學生聯(lián)合會下設的權益服務部負責,在2018年積極響應《學聯(lián)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讓更多同學了解權益服務工作,加強權益服務與同學的直接聯(lián)系,拓展網上工作基地,改版升級校學聯(lián)微信公眾號,增加了“校園維權”的板塊。
渠道:學生權益服務部。大理大學的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由學生聯(lián)合會下設的權益服務部負責,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下設的“校園維權”板塊來實現。
方式:公眾號直接留言。微信公眾號下設“校園維權”板塊,并設立權益小報、失物招領和意見反饋三個菜單欄,學生關于權益維護的問題可以通過“意見反饋”直接在線留言,解決問題的結果集中反饋到“權益小報”,同學可以通過公眾號推文查看。
效果:學生權益維護工作反饋機制健全,但及時性有待提高。大理大學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微信公眾號設有“權益小報”一欄,在同學們反應問題之后由權益服務部收集整理信息后形成解決方案,通過“權益小報”推文發(fā)送至公眾號。同學有任何權益維護的問題可以查看,如果沒有得到解決,可以通過“意見反饋”進行反應,等待下一期“權益小報”查看解決結果。但從反映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期間時間過長,及時性不高。
(四)曲靖師范學院:曲靖師范學院通過學生會下設的“學生權益維護中心”來負責學生權益維護方面的工作。主要職責包括:學校大型會議和活動現場的秩序維護;失物招領中心;開展消防安全、禁毒防艾、交通安全、治安防范等主題宣傳。
渠道:學生權益維護中心。曲靖師范學院通過學生會下設的學生權益維護中心來處理與學生權益維護相關的事宜。
方式:無明確處理和反的饋方式。曲靖師范學院設有負責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的部門,即學生權益維護中心,但該部門只負責日常的會議次序維護、失物招領和安全宣傳方面等工作,沒有切實解決學生權益的維護問題。
效果:無實際效果。雖然有明確負責的部門,但該部門工作僅限于傳統(tǒng)的活動開展,沒有真正為同學解決權益維護的問題。
三、目前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維權路徑單一化,機制創(chuàng)新性缺乏。一是在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的背景下,學生的權益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一般的權益維護工作可以由學生會的權益部來承擔,那么學生權益的新需求如何保障,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二是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權益訴求時,存在學生會權益部的管理人員執(zhí)行不到位,服務觀念落后,無法真正切實解決權益維護的問題,導致學生對學生會維權工作的不滿。
(二)學生權益維護部門的職能劃分不明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是高校學生會對學生的權益維護工作的宣傳不到位,導致學生在真正碰到要維權的時候,不知道具體維權流程,甚至不知去哪個部門或者辦公室進行反應。二是高校的學生會在處理學生權益問題時,存在互相推諉、互相扯皮和管理缺位等問題,這與學校的學生權益維護工作職能劃分不清、工作制度存在缺陷有關。
(三)高校傳統(tǒng)教育理念重教育和管理,輕學生維權工作。目前,高校教育大環(huán)境還是以中國儒家教育理念作為引導,其中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就是學生工作,“學生工作大于天”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導致工作重心的轉移,但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權益受到損害時,只是單方面靠學生工作來解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在當今“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如何轉換高校的管理理念,以及如何讓學生的權益維護真正得到保障是一個管理工作的難點。
(四)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的人才隊伍缺乏專業(yè)化。當前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的人才隊伍非專業(yè)化的問題比較突出。在調研中發(fā)現,很多高校學生維權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學生干部為主,專業(yè)人員和專業(yè)教師較少。在學生具體的權益維護工作中,往往會出現專業(yè)性的瓶頸,其中學生會權益部的學生干部只能幫助同學解答一些非專業(yè)性的問題,但是涉及到專業(yè)性問題時往往顯得手無足措。
四、“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優(yōu)化的路徑
(一)豐富學生維權路徑,創(chuàng)新維權工作機制。一是在學生會及社團建立相應的維權部門,切實保障學生的合理訴求,使學校均衡的實現各方利益,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學生權益維護工作制度。二是團組織、學生會切實擔負起學生維權工作的任務,架起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向團組織尋求幫助,真正讓學生維護自己的權益,整合現有的維權資源。三是建立“校長信箱”、“意見信箱”等維權途徑,實現維權專人維護,將問題及時解決及公示,厘清各學生維權機構的關系,統(tǒng)籌協(xié)調、建立溝通,整合各維權資源。
(二)完善維權部門的職能劃分,拓寬維權渠道,完善維權制度。一是學生組織要切實將同學們反映的權益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二是學生組織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維權活動,接受廣大學生的監(jiān)督,通過各種實際行為來培養(yǎng)學生對維權組織的信任度,增設維權渠道,完善校內學生申訴制度。三是以服務學生為目的,增設電話、郵箱等維權渠道,并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建立侵權投訴制度、法律援助制度、處分申辯制度等,真正保證學生維權的公正性、準確性。
(三)建立學生參與制度,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體制。一是要虛心借鑒,敢于變革,在國外先進大學生維權體系中吸取精華,加強創(chuàng)新,舉辦豐富有趣的多種維權活動。二是建立學生參與制度,如學生代表大會提案制度、學生聽證制度、平等協(xié)商制度等。三是高校對大學生的管理方式應該從“管”轉向教育,摒棄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服從關系的傳統(tǒng)觀點,學校、教師應該給予尊重和信任,給予較寬松的空間。
(四)加強高校學生權益維護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實現專職團干部在政治上的領導、業(yè)務上的指導和工作上的監(jiān)督。二是專職社工提供專業(yè)性的維權服務,針對學生訴求和投訴,專職社工提供心理、法律、生活等社工服務和干預工作,加強專業(yè)的學生權益維護。三是做好志愿者的服務工作,結合“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志愿組織,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形成一支由“專職團干部+專職社工+志愿者”組成的人才隊伍,建立健全一流大學的學生服務體系,優(yōu)化學生權益維護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1] 王敏,廖海洪,毋登輝,張帆,高校學生會促進學生權益維護的機制和載體研究.大學教育,2017,0(7)
[2] 王敏,廖海洪,毋登輝,張帆,高校學生會的權益維護功能探析.大學教育,2016,0(12)
[3] 王敏,學生專業(yè)社團為主體的大學生權益維護模式分析.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0(6)
[4] 王依然,新媒體視閾下高校共青團維權職能的實現——基于利益表達機制的構建.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0(9)
本文系課題《云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大學共青團研究中心項目”》(項目批準號:2018GQT09)的成果。
作者簡介:顧浩,云南大學黨政辦公室,秘書,研究實習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