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舒
(佛山市中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佛山 528000)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臨床骨科常見、高發(fā)病,老年人群易患,因老年人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質疏松,推薦手術耐受者及早接受手術干預,能夠提升疾病轉歸效率[1]。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方案治療該癥較為常見,其優(yōu)勢在于閉合復位效果好,導針能夠更好地導入髓腔[2]。本單位護理部積極落實相關領域圍術期護理配合,為患者爭取到更理想的手術療效。
納入本單位2019年01月~2019年12月確診股骨轉子間骨折的40例患者作研究樣本,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71.56±6.84)歲;患側:左17例,右23例;致病原因:跌倒11例,高處墜落10例,交通意外8例,扭挫傷6例,其他5例;骨折分型:A1型9例,A2型19例,A3型12例。研究已上報本單位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
(1)術前:①心理護理:通過聯(lián)合家屬情感支持法、典型案例鼓舞信心法等,予以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②皮、骨牽引:患肢放于勃朗氏架,床尾適當上調10 cm,以股骨軸線為參照,令患肢牽引力與之保持水平,幫助患者患肢取外展中立位,穿好防旋鞋。③牽引針眼護理:加強針眼處的皮膚消毒與檢查工作,定時檢查患肢運動及末梢血運情況,結合患者反饋進行相應處理。
(2)術中:①巡回護士配合:麻醉完畢后,由巡回護士協(xié)助手術醫(yī)師調節(jié)牽引床并穩(wěn)定,幫助患者取平臥位,適當調節(jié)外展角度;考慮患者手術舒適度,可將軟墊墊于患者作為支撐點的腳后跟處。②患者保護:健肢取截石位固定,患肢15°內收位牽引;會陰部以棉墊保護,免受擠壓;靜注藥物時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給藥速率。③器械護士配合:器械護士術前就手術需用醫(yī)療器械進行準備與清點,避免術中因器械缺失導致手術流程受阻;患者手術室經(jīng)C臂機影像學檢查復位效果,滿意后消毒鋪巾;手術進行階段,要求護理人員明確手術各項流程,積極配合手術醫(yī)師做好相關器械的遞送工作,確保手術高效進行;密切觀察患者術中失血量,顯、隱性出血均需考慮到位,從而更準確地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輸血,確保手術安全性;注重患者隱私,盡可能遮擋患者隱私部位。
觀察所有患者導針置入、擴髓情況。
9例A1型、19例A2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中導針一次性置入;12例A3型患者依照旋轉髓內釘方向完成置入;4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擴髓,術中旋轉刀片、主釘均順利置入。
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伴隨有明顯的疼痛應激,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臨床主張對可耐受手術者采取手術干預。老年患者多數(shù)伴隨有一定程度的骨質疏松,當受到來自外界力的沖擊時,哪怕僅是一次單純的跌倒,均有可能致股骨轉子間發(fā)生骨折。針對股骨轉子間骨折罹患者的治療,臨床常采取髓內釘醫(yī)治方案[3]。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開放式手術,本文主要討論的PFNA方案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優(yōu)勢在于術中創(chuàng)傷性較之開放式手術更小,術中出血量更少,進而使得患者圍術期疼痛反應更輕,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能夠接受更早期的術后鍛煉,改善疾病預后[4]。
而欲保障患者手術流程順利開展,確保手術安全性,強調術中需要建立科學的護理配合;手術室護士與手術醫(yī)師共同協(xié)作,可有效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患者術前予以科學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對手術的緊張感,盡可能平緩患者心理狀態(tài),從而有助于其身心放松,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接下來的手術。術前皮、骨牽引及牽引針眼護理,為手術后期開展打下基礎;檢查患者牽引針眼部位皮膚的紅腫情況,能夠有效評估患體疼痛程度,便于后續(xù)相關護理對策的開展與決策。術中巡回護士配合,在體位護理、患者舒適度護理方面有其積極意義。術中予以患者科學保護,能夠一定程度地避免手術危險因素的發(fā)生,從而提升患者手術安全性,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器械護士配合方面,前期醫(yī)療器械清點是手術順利開展的保障,術中諸如消毒鋪巾、器械遞送等配合,有效節(jié)省手術時間,提升手術效率;對患者出血量的觀察,能夠在最恰當?shù)臅r間點決定是否進行輸血干預,預防患肢隱性出血問題,保障手術安全性與療效。隱私護理遵循臨床以人為本的醫(yī)療理念[5]。綜合而為,在醫(yī)護人員的全面配合下,手術得以順利完成,40例患者整體手術開展較為滿意。
在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PFNA治療中合理運用手術室護理配合,能夠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為患者爭取理想的手術療效,降低術中安全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