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人均生活水平的上升使得人們對社會服務水平的要求升高。為了順應社會發(fā)展,醫(yī)療服務在不斷進步,尤其是護理服務需要順應現代臨床不斷更新[1]。耳鼻喉科疾病類型在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案后為確保疾病盡快好轉,需要結合有效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展開健康宣教同時聯用二維碼進行管理能夠鞏固健康宣教的內容,強化護理效果。為證明其護理療效,本文結合我院62例耳鼻喉手術患者展開研究。
研究選擇 2019年4月~2020年4月62例耳鼻喉手術患者,護理性質隨機分組,常規(guī)護理31例(對照組),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27~71歲,平均(46.3±3.4)歲;階段性健康教育聯合二維碼(研究組),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26~72歲,平均(47.1±3.5)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前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手術后按照外科常規(guī)護理流程進行干預,研究組中患者均采取階段性健康宣教,從患者入院時、治療前、治療后等幾個時段分別展開健康宣教。入院時:主動介紹院內環(huán)境,簡單介紹主治醫(yī)生以及院內基礎設施陳設位置,醫(yī)院作息時間等。治療前:主動溝通展開情緒安撫,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告知治療方法,如需手術,則要告知手術在院內臨床的應用經驗,安撫情緒后告知術前須嚴格注意的相關事項,指導治療期間飲食和用藥。治療后:治療后提供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尤其要嚴密監(jiān)測術后各項生命體征,叮囑按時服藥,及時檢查手術傷口并指導術后飲食。結合二維碼展開健康宣教,由科室按照疾病類型制作二維碼標簽,使用透明薄膜塑封后再病房以及院內公告欄等顯見的地方張貼,張貼的同時將掃碼流程制作完備,鼓勵患者使用智能設備掃碼后獲悉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
本次研究以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度為研究指標,分別納入(治療目的、治療方法、按時服藥、飲食規(guī)律)四項評分內容。每項10分,得分越高說明掌握情況越好,護理醫(yī)用效果越顯著。
研究組中患者對治療目的以及方法了解情況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中患者按時服藥和飲食注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下:
研究組31例:治療目的(7.6±2.1)分,治療方法(8.2±0.3)分,按時服藥(9.5±0.2)分,飲食規(guī)律(9.7±0.2)分;
對照組31例:治療目的(6.5±1.5)分,治療方法(7.4±0.2)分,按時服藥(8.6±0.1)分,飲食規(guī)律(9.1±0.1)分。
注:t=2.373、12.353、22.409、14.9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耳鼻喉科疾病類型較多,因其能夠直接影響患者的視聽功能,對整體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較大[2]。這類疾病主要可采取內科和外科兩種治療方式,外科治療后存在并發(fā)癥風險,需要結合有效的護理模式在手術前幾手術后完成健康宣教,同時結合二維碼的形式完成宣教,促進患者進一步掌握疾病相關知識,以此來提高自我護理意識。本文結合我院62例耳鼻喉患者,結果顯示:研究組中患者對治療目的以及方法了解情況高于對照組,研究組中患者按時服藥和飲食注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耳鼻喉患者采取階段性健康教育結合二維碼護理后可以有效提高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同時能夠加強患者的個人護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