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fā)史
(屯昌縣楓木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海南 屯昌 571600)
近些年來,我國對造林綠化尤為重視,并大規(guī)模的展開造林綠化工作,部分地區(qū)已經開始實施了造林綠化工作。為了增加栽植樹木的存活率,就需要加強對栽植后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的重視。
由于南方四季溫暖,所以一年四季都可栽植。但是北方四季分明,天氣干旱,大部分的樹木都會因栽植季節(jié)不當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春季和秋季是北方比較適合栽植樹木的季節(jié),同時栽植樹木不僅要選擇無雨無風的天氣,還需要盡可能的選取與樹木生長環(huán)境相似的地點進行栽植。
在進行樹木栽植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因為操作不正確而導致樹木的根部受到損傷,降低成活率。還有可能因為對栽植樹木進行枝梢,使其無法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的環(huán)境從而降低成活率。所以,在對樹木進行栽植后需要對其進行精心維護和管理。
有機肥料可以促進樹木生長,提升存活率。在晴天時,對綠化樹木進行施肥,在施肥過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過量施肥,肥料過量會發(fā)生樹苗燒苗的情況,同時也不能施肥不足,施肥不足會出現樹木發(fā)育不良的情況。
對于新栽植的樹木,應該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和當地的氣候情況進行適當的澆水。多雨的季節(jié)減少澆水量,干旱的季節(jié)增加澆水量,以確保樹木可以更好的生長。
栽植樹木萌芽以后,需要對樹木進行修剪。主要修剪部位是樹干的第一節(jié)開叉以下部位的萌芽和枝葉,修剪較粗的枝葉[2]。對于一些生長較慢的樹木,可以修剪頂部和樹干,增加修剪強度,這樣才能夠刺激樹木,加快生長速度。針葉樹和果樹等可以留橛1厘米左右,但是落葉樹則不需要。在修剪常綠樹時,不能夠在其生長旺盛期進行修剪;在修剪針葉樹時,需要逐漸提高樹木的分枝點;部分有傷的樹木,可以先修復樹木,之后再進行修剪。
在樹木栽植前,要對樹木進行仔細篩選,避免使用病苗。在樹木栽植后,要對樹木做好監(jiān)測工作,發(fā)現病蟲害要及時高效處理。除蟲藥物要選取低毒、高效的綠色藥劑。在除蟲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將除蟲藥物進行交替使用,避免出現因使用單一藥劑而使樹木產生抗體的情況。如果病蟲害比較嚴重的樹木,可以采用樹干滴注或者樹木涂藥的方法。如果出現食葉性害蟲,應該百分之五十的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者百分之九十的敵百蟲;如果出現花葉害蟲,可以選取百分之四十的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如果出現干害蟲,可以用百分之四十氧化樂果20倍~50倍液浸藥棉塞孔或者注射到孔內,最后用黏泥將孔封住;如果出現地下害蟲,可以選用百分之五十辛硫磷或者百分之九十敵百蟲拌成毒谷、毒餌,用土壤翻耕的方法將其殺死。合理運用這些藥劑和這些方法可以更好的提升綠化樹木的存活率,加速綠化樹木的生長。
綠化森林最有可能被人為損毀或者被牲畜損毀。想要避免這些,就需要對綠化森林所在的范圍進行封山和禁牧,這是最高速、最有效的方法。還需要當地的政府對造林綠化樹木進行大力宣傳,讓人們了解綠化森林的優(yōu)點,自覺對其進行保護。同時,政府也要將牲畜的飼養(yǎng)區(qū)域標注明確,將封山禁牧的標識及時設立。還要做好防火措施,禁止在綠化森林附近地區(qū)明火。這樣能夠進一步保護綠化森林,從而維護生態(tài)平衡。
綠化樹木的根扎入土壤越深,那么它們抵御嚴寒、酷暑以及風沙的能力就越強,想要使樹木深扎根,就需要采用一些主干比較粗壯的樹苗進行輔助支撐。除此之外,在夏季干旱時期,要做到對綠化樹木及時進行灌溉;在冬季寒冷時期,要對綠化樹木進行培土和覆草等,提高樹木的御寒能力。
綠化森林的周圍環(huán)境對樹木的生長有著極大的影響,森林周圍有著良好的環(huán)境才能夠促進樹木健康成長。原本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該地域生態(tài)系統完整的表現,剛剛栽植的樹木周圍需要保留一些原有的植物。一旦周圍環(huán)境被破壞,那么該地域的生態(tài)平衡也就被打破,會使新栽植的樹木受到影響,阻礙樹木的發(fā)展,降低樹木的存活率。所以綠化森林周圍的環(huán)境不能夠被破壞,政府要加大保護力度,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護綠化森林,從而維護生態(tài)平衡。
總體而言,當今社會環(huán)境污染嚴重,只有綠化造林才是目前能夠維持生態(tài)平衡最有的效辦法。對于造林綠化樹木工作來說,栽植后的管理和維護是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最難的內容。想要提高栽植樹木的存活率,就要做好樹木的管理和維護工作。需要對樹木的情況進行嚴格監(jiān)測,同時還要明確每一步工作的工作人員和負責人員,避免出現消極怠工或者推卸責任的情況。除此之外,還要制定一個能夠將土地合理利用,將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經營方案。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它、愛護它,將維護生態(tài)平衡作為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依法建造綠化森林,對各種違法行為絕不姑息,維護生態(tài)安全和林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