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長江航運總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脛腓骨骨折的治療通常采取手術的治療方式[1],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輕患者患處的腫脹與疼痛發(fā)生。本次研究就脛腓骨骨折患者護理干預措施展開探討。
隨機自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脛腓骨骨折患者中抽選出35例作為觀察組,另外抽選同期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被確診為脛腓骨骨折,行手術治療措施。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18~63歲,平均(42.1±5.6)歲;開放性骨折17例,閉合性骨折18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者11例,交通意外者16例,重物砸傷者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9~65歲,平均(43.3±5.2)歲;開放性骨折16例,閉合性骨折19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者10例,交通意外者18例,重物砸傷者7例。組間患者各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不具備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疼痛護理、病情發(fā)展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同時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1)在患者入院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了解患者內(nèi)心顧慮,及時給予安慰與疏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與家屬溝通給予其良好的心理支持與家庭支持,幫助患者以積極正面的狀態(tài)面對治療;(2)對患者的疼痛感受評估,分析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情況,給予相應的疼痛護理措施。如對于疼痛尚可忍受患者通過局部降溫處理和轉移注意力、提升住院舒適度等方式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受,而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患者則可依據(jù)實際情況采用藥物止痛;(3)定期翻身與調(diào)整臥床姿勢,保持患處的清潔與干燥,防止壓瘡發(fā)生。觀察患者上呼吸道是否順暢,若有異物則指導患者進行咳痰,防止上呼吸道感染;(4)在患者恢復情況有所好轉之后,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指標,臥床時小幅度的進行緩慢鍛煉,抬高患肢,再逐漸幫助患者進行肢體的功能性鍛煉,以促進康復。
采用腫脹與疼痛評分量表對患者的腫脹與疼痛程度進行評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腫脹和疼痛情況越嚴重;采用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調(diào)查,分為滿意與不滿意兩項。
觀察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患肢腫脹評分為(1.03±0.04)分,疼痛評分為(1.05±0.12)分;對照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患肢腫脹評分為(2.31±0.21)分,疼痛評分為(2.03±0.15)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t=1.711)。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3%(33例),不滿意率為5.7%(2例);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7.1%(27例),不滿意率為22.9%(8例)。組間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2032)。
脛腓骨骨折的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遭受著重大的折磨,疼痛和行動不便讓患者內(nèi)心十分的焦慮[3],因此治療期間進行有效護理時應當重點關注疼痛和心理方面的護理。疼痛護理可通過物理止痛與藥物止痛進行,依據(jù)患者的實際疼痛發(fā)生情況與需求,嚴重遵照醫(yī)生指示對患者有效止痛[4]。心理護理需要護理人員能夠主動、熱情且心細,觀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對于了出現(xiàn)不良情緒反應的患者,及時給予良好的心理疏導與關懷。而除上述中的心理護理與疼痛護理之外,對于脛腓骨骨折患者,于臨床護理工作中還需要考慮到并發(fā)癥預防以及后期的康復護理,以確?;颊吣茉谑孢m的住院患者下接受護理與治療,促進患者快速的良好康復[5]。本次研究中將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到了對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當中,結果證明,此一護理干預措施對于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效果,具備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