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燕
摘要:幼兒園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幼兒教育,重視表演游戲,并且在幼兒參與表演游戲的時候,認真觀察和分析幼兒的行為,結合幼兒行為特點,做好有效的指導,更好的引導參與表演游戲中,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質,鍛煉幼兒各種思維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表演游戲中對幼兒行為的觀察,然后探究教師的有效指導,以供參考。
關鍵詞:表演游戲;幼兒行為;有效指導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185-01
幼兒年齡比較小,對于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喜歡參與一些趣味性強的活動,表演游戲是一種綜合性游戲,幼兒在參與表演游戲的時候,不但能夠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而且還能學會更好的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智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開發(fā)。所以,幼兒園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表演游戲的時候,還需要注重觀察幼兒的行為,結合幼兒游戲行為,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幫助幼兒更好的參與到表演游戲當中,保證表演游戲教學質量。
1 表演游戲中幼兒行為觀察分析
1.1幼兒游戲動作表演方式比較突出。相關研究表示,當前大多數(shù)幼兒園的表演游戲當中,動作表現(xiàn)占據(jù)大半,而語言類表演游戲或者語言加動作類表演游戲相對比較少,導致幼兒動作表演方式明顯更為突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包括表演游戲主題選擇的問題、不同幼兒之間語言表達和動作表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等[1]。例如,在“熊出沒”表演游戲當中,包含了很多的動作表演,其中涉及到的森林派對情節(jié)中,需要幼兒自己尋找材料去布置派對現(xiàn)場,并且用身體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每一個幼兒本身表達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之處,有的擅長語言表達,有的擅長動作表達,同樣一個情節(jié)的表達不同幼兒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才能將幼兒潛能很好的挖掘出來。
1.2替代行為是幼兒表演游戲行為中最典型的行為。很多幼兒在參與表演游戲的時候,喜歡運用大量的替代行為,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替代行為也是表現(xiàn)幼兒心理的重要指標,通過多功能替代、模擬物替代、混合型替代、抽象性替代等多種替代行為都是比較典型的幼兒表演行為,能夠很好的反映出幼兒的表演水平。例如,很多幼兒在準備游戲道具的時候,會出現(xiàn)比較多的替代行為,類似模擬實物玩具替代等,利用一些相似的事物來替代不在眼前的事物,從而更好的理解角色,積極參與到表演游戲當中。
2 表演游戲中幼兒行為有效指導
想要更好的利用表演游戲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教師還需要做好有效的行為指導,讓幼兒更好的開展表演游戲,以下針對具體的指導策略進行分析:
2.1教師對“情節(jié)”進行的指導。與其他游戲不同,表演游戲需要一定的情節(jié)支持,所以教師在進行幼兒行為指導的時候,還需要從情節(jié)入手,更好的做好情節(jié)指導[2]。例如,在“兔子的寶石”表演游戲當中,很多幼兒并沒有看過兔子的寶石,也不知道兔子的寶石是什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設計問題來引導幼兒思考,類似“有沒有同學知道兔子的寶石是什么?”這時候,知道或者聽過的學生就會積極的幫助介紹,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給幼兒播放表演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并且讓幼兒積極進行討論,加深幼兒對情節(jié)的理解。此外,當不能確定表演游戲的主題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引導者的身份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幫助統(tǒng)一游戲主題,再進行更好的教學。
2.2教師對“角色”進行有效的指導。除了情節(jié)指導之外,表演游戲當中,角色的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年齡小,本身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處于比較基礎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分配角色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產生矛盾,類似多個幼兒看中同一個角色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先將這個角色放一段時間,或者讓幼兒自己與其他同伴溝通,鍛煉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對于沒有得到角色的幼兒,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溝通技巧,安撫幼兒的情緒,從而保證表演游戲能夠順利開展下去。除此之外,幼兒在分配完角色之后,很多人很難真正理解角色,表演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去分析和理解角色,還可以在幼兒表演游戲的時候,進行指導,讓表演游戲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2.3教師對“場景”進行指導。除了情節(jié)、角色之外,場景也是一個表演游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設置好良好的場景,才能讓游戲更加生動有趣,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所以教師在進行游戲行為指導的時候,還需要加強場景指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力量布置好游戲場景,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讓場景更多多樣化和生動化。除此之外,幼兒在自己布置的場景當中參與游戲的時候,積極性更高,效果也會更好。例如,在表演“喜羊羊與灰太狼”相關情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來布置羊村和狼堡,然后給幼兒分別分配不同的角色,再開展“捉羊”游戲,在不同的游戲區(qū)域內,規(guī)則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帶領幼兒布置場景的時候,也需要充分考慮到游戲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指導,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場地受到限制,游戲效果也會更好。
3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教師也需要更加重視教學活動的開展,保證幼兒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活動的時候,還充分認識到表演游戲的重要性,做好幼兒表演游戲行為觀察,并且針對游戲情節(jié)、角色、場景等進行指導,更好的保證游戲效果,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想珍. 表演游戲中幼兒行為觀察分析與有效指導[J]. 教育觀察(上半月), 2019, 8(001):137.
[2]李潔, 方建華. 中班幼兒表演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 2018, 028(002):76-81.
[3]鄒秀珍. 角色游戲中幼兒替代行為的觀察與指導[J]. 教育界, 2019, 011(03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