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作者單位:洪湖市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湖北 荊州433200
宮頸癌發(fā)病率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第3位,而在發(fā)展中國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居第2位,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1]。宮頸癌從發(fā)生、發(fā)展至癌前病變是一個連續(xù)復雜的病理過程,而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目前全球公認的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高危HPV持續(xù)感染與宮頸癌發(fā)生密切相關[2-3]。大量資料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HPV亞型分布及感染情況存在較大差異[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荊州市婦女高危HPV亞型分布及與宮頸癌的相關性分析,為該地宮頸癌篩查及治療提供參考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洪湖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382例宮頸病變病人進行研究,其中宮頸癌病人95例(宮頸癌組)、宮頸癌前病變病人135例(癌前病變組),宮頸炎病人152例(宮頸炎組)。納入標準:(1)入組前24 h內(nèi)無性行為者;(2)入組前3 d未使用陰道藥物者;(3)病人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年齡>18歲;(5)無盆腔放射治療史;(6)未曾服用激素。排除標準:(1)有宮頸切除史者;(2)有宮頸手術及放化療史者;(3)無性生活史者;(4)合并嚴重肝、腎等合并癥者;(5)有家族遺傳病史者;(6)精神疾病病人;(7)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宮頸癌組年齡范圍為29~58歲;病程范圍為1~3年;組織病理切片分期:Ⅰ期26例,Ⅱ期45例,Ⅲ期19例,Ⅳ期5例。癌前病變組年齡范圍為29~59歲;病程范圍為1~4年;低級別病變63例,病程(1.35±0.15)年;高級別病變72例,病程(2.17±0.52)年。宮頸炎組年齡范圍為27~59歲;病程范圍為1~5年,三組病人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表1 三組宮頸病變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表1 三組宮頸病變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宮頸炎組癌前病變組宮頸癌組F值P值例數(shù)152 135 95年齡/歲37.82±5.41 38.51±4.16 39.37±4.23 2.455 0.087病程/年1.49±0.35 1.45±0.38 1.42±0.33 1.188 0.306
1.2診斷標準根據(jù)《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試行)》[5]中宮頸癌與癌前病變診斷標準診斷,并經(jīng)組織病理切片確診。宮頸炎診斷標準為棉拭子檢查宮頸管內(nèi)有肉眼可見黏液膿性分泌物,宮頸管接觸性出血,陰道分泌物高倍鏡下白細胞數(shù)15~30個或宮頸分泌物白細胞>10個。
1.3樣本采集受試者外陰和宮頸口消毒,拭去宮頸表面分泌物,取樣刷置入宮頸管內(nèi)順時針旋轉4周取出,將標本洗脫到含細胞保存液采樣管中,4℃保存待檢。
1.4方法(1)HPV檢測:取樣本0.5 mL于離心管中,12 000 r/min離心1 min,棄上清,加細胞裂解液提取DAN,配制PCR擴增反應體系:互補DNA(cDAN)2μL,混合物(mix)0.5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雙蒸水(ddH2O)16.5μL,擴增條件:95℃ 20 s,72 ℃ 300 s,40個循環(huán),獲取樣本Ct,根據(jù)ΔΔCt計算HPV水平。(2)HPV-DNA亞型檢測:采用雜交捕獲法對 14種高危亞型(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分型檢測,分型檢測試劑盒購于深圳邁瑞爾科技有限公司,實驗操作步驟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
1.5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描述,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描述,三組比較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三組之間兩兩比較采用P值修正的方法,當P<0.05/3=0.016 7時,才能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三組病人HPV陽性率比較宮頸癌組、癌前病變組HPV陽性檢出率分別為94.74%、72.59%,高于宮頸炎組 23.03%(χ2=120.271,P<0.001;χ2=70.641,P<0.001),宮頸癌組明顯高于癌前病變組(χ2=18.319,P<0.001)。
2.2三組病人高危HPV亞型分布情況比較三組間HPV16、HPV18、HPV52、HPV59及總HPV亞型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宮頸癌組中HPV16、HPV18、HPV52、HPV59及總HPV亞型陽性檢出率高于宮頸炎組(P<0.05),其中總HPV亞型陽性檢出率還高于癌前病變組(P<0.05),見表2。
2.3三組高危HPV陽性病人單一感染情況比較宮頸癌組、癌前病變組高危HPV陽性病人單一型感染率分別為94.74%(72/76)、72.41%(63/87),明顯高于宮頸炎組40.74%(11/27)(P<0.001),三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410,P<0.001)。
2.4高危HPV不同亞型在宮頸癌不同分型中的分布比較宮頸癌病人HPV16亞型在鱗癌中陽性檢出率最高,不同臨床分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18亞型在腺癌中陽性檢出率最高,不同臨床分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33、HPV35、HPV51、HPV52、HPV59及其他亞型在不同臨床分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三組宮頸病變病人高危HPV亞型分布情況比較/例(%)
表3 高危HPV不同亞型在宮頸癌不同臨床分型中的分布比較/例(%)
宮頸癌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約為50萬例,其中約59%發(fā)生在亞洲,而中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約占全世界的1/3,并呈逐年升高趨勢[6-7]。宮頸癌從癌前病變到發(fā)展為宮頸浸潤癌要經(jīng)歷10~20年,而HPV持續(xù)感染為導致癌前病變與宮頸癌必要因素,并且不同亞型HPV致病力差異較大,對宮頸癌發(fā)生影響差異也較大[8]。因此,明確高危HPV亞型分布對宮頸癌篩查及預防十分重要。
HPV亞型眾多,目前發(fā)現(xiàn)的已有200多種,根據(jù)對宮頸病變致病程度不同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而其中14種(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高危型已被認定與宮頸癌相關,HPV感染后約50%~90%病人可經(jīng)自身免疫系統(tǒng)清除,無病變發(fā)生,只有高危HPV持續(xù)感染才能引起病變,尤其在宮頸癌中約有99.7%由HPV感染所致[9-10]。有研究報道粵東地區(qū)宮頸癌中HPV感染率為86.45%,江蘇地區(qū)宮頸癌中HPV感染率為82.10%[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病人中HPV感染率為94.74%,明顯高于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炎病人的72.59%、23.03%,與張玲[13]研究結果基本相一致,提示宮頸癌病人HPV感染率高。
國際癌癥研究協(xié)會調查報道HPV16為全球感染率最高亞型,HPV18感染率僅次于HPV16,亞洲國家中HPV52、58感染較其他亞型常見。時宇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北京地區(qū)宮頸癌病人以HPV16、18、52、58亞型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組中HPV16、18、52、59陽性檢出率最高,HPV35亞型陽性檢出率也略高于其他亞型,與毛麗梅等[15]研究結果基本相一致,提示荊州市宮頸癌病人以HPV16、18、52、59感染為主,存在地區(qū)差異,對該地區(qū)HPV16、18、52、59感染病人進行早期干預,可能對宮頸癌發(fā)生具有一定預防作用。
HPV亞型較多,各亞型間缺乏交叉保護抗體,導致多重感染或交叉感染發(fā)生,但關于HPV亞型多重感染是否增加宮頸癌發(fā)生率存在爭議較大[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癌組、癌前病變組高危HPV陽性病人單一型感染率分別為94.74%、72.41%,與原榮等[18]研究報道的陜西省榆林地區(qū)與商洛地區(qū)感染情況相似,提示荊州市宮頸癌病人主要為高危HPV單一亞型感染。最后對高危HPV不同亞型在宮頸癌不同臨床分型分布情況比較顯示,宮頸癌病人HPV16亞型在鱗癌中陽性檢出率最高,不同分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V18亞型在腺癌中陽性檢出率最高,不同臨床分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石彩歌等[19]研究結果基本相一致。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荊州市宮頸癌病人高危HPV檢測顯示,該地區(qū)宮頸癌病人HPV16、HPV18、HPV52、HPV59亞型在該地區(qū)較常見,以單一亞型感染為主,其中HPV16、HPV18與宮頸癌臨床分型相關,高危HPV亞型檢測對宮頸癌篩查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及取樣范圍有限,可能會造成一定結果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