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興超,鄒力君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乳腺外科,河南 平頂山 467099)
乳腺癌位居中國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首位,且有逐年遞增趨勢[1]。但隨著化療、靶向治療、內(nèi)分泌治療等全身治療水平的提高,其總生存率較前明顯改善。三陰性乳腺癌屬于乳腺癌的一種亞型,約占20%-25%,侵襲性強,易復發(fā)[2]。因ER、PR、HER-2靶點陰性,對靶向治療及內(nèi)分泌治療不敏感,目前全身治療手段仍較大程度依賴于化療。三陰性乳腺癌推薦術(shù)前新輔助治療,其一可是部分患者達到PCR,從而轉(zhuǎn)化生存獲益[3],其二篩選出未達到PCR患者,通過口服卡培他濱強化治療,延長患者生存?,F(xiàn)對比兩種常用的新輔助化療方案(TEC聯(lián)合方案及雙周EC序貫P),觀察其對于三陰性乳腺癌的緩解率并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穿刺確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共104例,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52例。其中A組患者年齡27-65歲,平均49歲,B組年齡在29-64歲,平均47歲。臨床分期A組II期38例,B組III期14例,B組II期35例,III期17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巴德粗針穿刺確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②癌灶直徑影像學可測量,且長徑至少大于2cm;③年齡小于65歲,入院常規(guī)檢查無化療禁忌;④患者知情且自愿加入臨床研究。排除標準①拒絕新輔助治療;②確診臨床四期;③年齡大于65歲,或臨床評估存在化療禁忌。
1.3 治療方法。A組TEC方案,T:多西他賽 75 mg/m2,d1;E:表柔比星(力創(chuàng),山東新時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600) 75 mg/m2,d1;C:環(huán)磷酰胺:500 mg/m2,d1,21天給藥,共6周期。B組雙周EC序貫P方案 (E:表柔比星 100 mg/m2,d1;C:環(huán)磷酰胺:600 mg/m2,d1,14 d給藥,共4周期,P:紫杉醇175 mg/m2,d1,14 d給藥,共4周期),兩組化療前均給予抗過敏治療,化療后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針預防性升白治療。每兩周期行雙乳3.0T核磁平掃+增強評估療效。兩組患者療效評估為CR或PR繼續(xù)新輔助化療至完成預定周期治療。A組評估療效為SD或PD,更新輔助化療方案或手術(shù),B組EC治療期間評估SD或PD,更換P雙周給藥繼續(xù)新輔助化療,療效評估,CR或PR繼續(xù)新輔助化療至完成預定周期治療[4-6]。
表1 A組(TEC)對比B組(雙周EC序貫P)緩解率比較
1.4 療效評估。按照實體腫瘤臨床療效評價指標(RECIST1.1),每2周期化療行雙乳核磁平掃+增強對比基線,療效分完全緩解(CR):所有目標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目標病灶直徑總和對比基線≦30%,但未達到CR;疾病進展(PD):目標病灶直徑總和對比基線≧20%。疾病穩(wěn)定(SD):目標病灶直徑總和對比基線界于PR和PD之間;病理緩解(pCR):術(shù)后病理提示原發(fā)灶和區(qū)域淋巴結(jié)均未見癌或僅見原位癌??偩徑饴识x為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之和(CR+PR)[7]。
1.5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24 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定性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緩解率比較。A組總緩解率(53.8%),B組總緩解率(80.7%),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pCR率(17.3%),B組pCR率(28.8%),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副反應比較。A組B組患者在胃腸道反應、粒細胞減少、心功能影響方面無明顯差異,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可耐受預定周期新輔助化療。末梢神經(jīng)毒性方面,B組(序貫給藥)高于A組(聯(lián)合用藥),但尚在可耐受范圍內(nèi),尤其部分患者給與神經(jīng)妥樂平對癥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見表2。
表2 A組(TEC)對比B組(雙周EC序貫P)副反應比較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ER、PR、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其臨床特點為侵襲性強、發(fā)病年齡偏低、預后差、早期易轉(zhuǎn)移。因內(nèi)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不敏感,現(xiàn)全身治療仍倚重化療治療。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治療可使部分患者達到PCR,轉(zhuǎn)換生存獲益。而未達到PCR患者,可口服卡培他濱強化化療治療,增加生存獲益。因此找到一種緩解率更高的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治療方案尤為重要[8-9]。
本臨床研究分析三陰性乳腺癌術(shù)前新輔助化療常用的兩種方案,TEC及雙周EC序貫P,通過104例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緩解率,對比后得出雙周EC序貫P方案總緩解率高于TEC聯(lián)合用藥組。兩者在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差異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前者pCR率高于后者11個百分點,這也契合INTENS研究結(jié)論。分析原因,首先序貫組表柔比星用量100 mg/m2,聯(lián)合用藥組75 mg/m2,劑量強度提高。其次紫杉醇劑量密集給藥對比多西他賽常規(guī)三周方案,療效提高。
兩種新輔助化療方案均有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脫發(fā)、心功能損傷、神經(jīng)毒性等方面的影響,在末梢神經(jīng)毒性方面,對癥治療后患者均可耐受并順利完賽預定周期新輔助化療[10]。
綜上所述,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雙周EC序貫P新輔助化療方案,有更好的緩解率,其毒副反應可防可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