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
(吉林省梨樹縣小城子鎮(zhèn)一中,吉林 梨樹 136500)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進程的持續(xù)地深入進行,目前我國的中學教學事業(yè)正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勢頭。特別是在中學教育教學整體教學中,我們語文則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這不僅是因為其考試分值較高,還因為在于其綜合性較強。中學學習階段,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特殊時期,我們教師需要掌握學生的身心變化,自然而然地將德育滲透于日常教學中,使之形成良好的態(tài)勢我們教學的宗旨是教書育人。我們教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是重大的,這是不言而喻的。關鍵的是我們要找好中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路徑,切合實際把育人教育包括滲透愛國主義情懷、聯(lián)系實際生活、借助課外活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刺激中學生感官,為我們的偉大事業(yè)培養(yǎng)出大批的合格的接班人。就這個問題,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我們教師要面對現(xiàn)實,切合實際,樹立脈絡。要明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有著巨大的差別,因為學生學習任務更加繁重,加之中學生還沒有相當高的心理素質,這樣很容易被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難題、阻礙所擊垮,進而影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師將德育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可以磨煉中學生的性格,進而使其勇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難關,這就是進行中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意義之所在。德育滲透的意義就體現(xiàn)在其中。
其次,我們教師在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有前瞻性,使學生具備政治信仰。而隨著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中學生獲取信息、掌握知識的途徑有所增加,可是也容易被一些新事物、新理念所影響,再加之這個階段學生的判斷能力不強,假如沒有得到我們教師良好的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誤入歧途。這樣的慘痛教訓有目共睹的。我們將德育滲透于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能夠及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逐漸提升其民族自豪感,會使學生具備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做人的素質。
再有,要加大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的力度。誠然,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根基,也是我們國家長久發(fā)展的棟梁。所以,中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及文化科學涵養(yǎng),將對未來國民的整體素質產(chǎn)生直接性的影響。這是關系到我們國家前途命運大事。我們作為人民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應該勇敢擔當。我們將德育滲透于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能夠逐漸培養(yǎng)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及社會主義情懷,進一步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為我們的國家培育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首先,我們在充分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面對的是如何做好德育滲透工作。在自己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情懷。我們教師應當為學生展開樹立愛國意識、促使學生逐漸具備為國獻身意識的一類德育教育,因為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國長期以來的一項傳統(tǒng)教育美德。它在德育研究范疇中始終屬于一項重要教育課題。在初中語文學科當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愛國教育課文,我們身為人民教師,必須對教材展開深入細致的研究,以便將愛國主義情懷全面滲透于日常教學過程之中,而且還能充分將學科和愛國情懷融合到一起。比如說,我們教師在講授《最后一課》的時候,這是一篇感人至深愛國情懷教育好教材,我們教師就應當在對學生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有將學生的愛國思想激發(fā)出來,從而加深其情感體驗??墒沁@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生接觸抗日戰(zhàn)爭的知識較少,其愛國情懷還處于表面階段,再加之本文時代大背景為戰(zhàn)敗的法國,這難免就會使學生有一種陌生感,就加大了德育的難度。在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在正式講課前,我們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進一步明確學生是否對抗日戰(zhàn)爭有所了解,并讓知道的學生分享例子,之后我們教師還應當將抗日戰(zhàn)爭的八年艱苦卓絕過程告訴學生,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逐漸激發(fā)其愛國情懷,使其帶著這種情感體驗進入正式的學習,要努力學習,落后就要挨打,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使課堂學習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其次,我們要做好德育滲透教學,就要自然而然,做到融會貫通。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這對于一個中學生而言,能夠充分激發(fā)出其情感的內(nèi)容,重點在于使之最為貼近的現(xiàn)實生活,這也是我們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關鍵一環(huán)。語文學科具備意境美、形象美及語言美等眾多優(yōu)勢,可是我們身為語文教師,就應當對這些優(yōu)勢進行有效利用,讓學生通過品讀文字,閱讀文本來感受到課文當中存在的真、善、美,這樣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向上,使其升華其真摯情感。而那些單純的課堂教學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興趣,所以我們教師需要以課堂為基礎,結合課文聯(lián)系實際生活,在此過程中滲透德育,使學生有榜樣可以參考和學習,并且借此培養(yǎng)學生知恩圖報、重視親情、熱愛自然等道德情操。
再有,我們還可以借助課外活動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要意識到,課外活動已經(jīng)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主要是因為它除了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鞏固,還能夠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動當中逐漸受到熏陶。因此,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就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比如說,開展一些以愛國、愛父母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及相關電影、書籍的評析會和品鑒會等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這些活動,將德育充分滲透到課文學習再來,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參與課外活動的同時,使自身的思想道德水準獲得合理提升。除了這些,我們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烈士公園,或者走訪慰問模范家庭,還引導學生動幫助班級中或校內(nèi)的貧困生,進而從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時候,應當確保每一項活動都能夠具備層次性、針對性及全面性;與此同時,我們教師還應當確保課外活動整體氛圍及具體內(nèi)容都積極正向,但必須利于提升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這樣就可以最終將語文學科課外活動的德育作用充分顯現(xiàn)出來。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工作對于我們語文教學以及學生整體成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毋庸諱言的。如今它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的必講環(huán)節(jié),我們做教師的就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滲透教育,這是培養(yǎng)人才的大事。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語文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德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將其融入到我們?nèi)粘=虒W活動中,并且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三觀,最終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我們國家有用的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