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錢塘新區(qū)景苑小學,浙江 杭州 310000)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通過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將古詩詞中所描述的情景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進入到古詩詞的意境中去,在獲得美的體驗和感悟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從而使小學古詩詞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情境教學法是指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或者制造一定色彩的形象化的場景,進而引導學生在相關的氛圍中進行體驗,更好地聯(lián)系所學的知識來加以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水平的一種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具有豐富的模式,通過語言、聲音、圖像、視頻等方式營造良好的氛圍,體現(xiàn)寓教于樂。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對于提高古詩詞教學成效意義重大。一方面小學生本身心智尚未成熟,語言基礎相對薄弱,面對古詩詞相關的內容往往容易產(chǎn)生畏難學習情緒,對古詩詞內容等不夠理解,借助情境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在情境氛圍中通過聲音、畫面、圖像、視頻等方式展現(xiàn)古詩詞的魅力,進而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深度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并以此省略教師的語言講解,有利于學生自主體驗和研究。此外,由于古詩詞的語言比較凝練,有的甚至晦澀難懂,所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將古詩詞通過豐富的方式來進行呈現(xiàn),展示形象化的內容,這樣可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不斷提升教學成效。
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小學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要求,每一首古詩詞都是精心選編的內容,都融入了詩人詞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內心情感等,所以可以營造相應的意境,引導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并對古詩詞描述的內容進行深刻正確的理解,從而有更多的感受、感悟,提高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水平,也就是說應當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準確把握,這是在情境中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比如在開展楊萬里的《小池》古詩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最后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來進行已經(jīng)的創(chuàng)設,對古詩中的主要詩句來進行深入研究,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把握和體味詩人細膩的思想情感,并將“愛”與“惜”的內涵深入體會,提升古詩的學習效率。
古詩詞是古代文人的智慧結晶,具有短小精悍、意境深遠的特點。在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詩人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以達到借景抒情或者托物言志的作用。古詩詞的意境非常優(yōu)美,小學古詩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畏懼情緒,就要讓學生體驗和感知古詩詞的意境美,增強他們對古詩詞的感悟。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古詩詞所描述的景和境,這樣他們的思維就會高度集中,在想象和聯(lián)想的過程中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比如當讀到《詠柳》中“二月春風似剪刀”詩句時,教師可以著重講解運用比喻手法的恰當好處,并進行知識的延伸,讓學生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發(fā)散性思維來進行繼續(xù)寫作或布置相關的話題進行討論,為什么這樣描述等。讓情境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模式進行綜合應用,全面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除了能夠感受到意境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還能和作者形成思想上的共鳴,體會到作者的心情,理解作者的感情,對古詩詞主題的把握也就會更加準確。長期如此,學生理解古詩詞的能力就會提高。
小學生普遍對故事感興趣,在學習敘事性比較強的古詩詞的時候,教師要加強和生活的聯(lián)系,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某種情感中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古詩詞。教師要結合具體的古詩詞內容,利用學生生活中類似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感氛圍中去。這樣,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古詩詞學習也就會取得良好的成效。人類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感情,有的偉大、無私,有的溫馨、平凡。在學生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感人事件。教師要利用這些感人故事,將學生的情感帶入到古詩詞中去,哪怕是一個普通的縫衣場景,都會凸顯出母愛的偉大。在學習這些古詩詞的時候,教師還要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些情感的感悟和體會,增強學生對各種情感的認識,讓他們成為一個細心體會生活的人。
古詩詞的節(jié)奏感十分強,富有韻律,朗誦起來朗朗上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美。學生在反復朗誦的過程中,腦海中自然就會浮現(xiàn)出古詩詞的意境,這樣就能在朗誦的過程中融入到具體意境中,對古詩詞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在學生朗誦古詩詞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朗誦的節(jié)奏,讓他們帶著感情朗誦。比如在學習《泊船瓜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朗誦,先要范讀,讓學生抓住朗誦的特點,然后讓學生反復大聲地朗誦,將學生帶入到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去,讓他們感受古詩詞意境,領悟詩歌字里行間所滲透的思想感情。
導入是小學古詩詞教學的關鍵,古詩詞是特定時期的產(chǎn)物,離學生生活比較遙遠。小學生的閱歷和知識積累有限,理解古詩詞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導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古詩詞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融入到古詩詞的意境中去。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要介紹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的遭遇,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古詩詞,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古詩詞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古詩詞。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應當體現(xiàn)適度、恰當?shù)脑瓌t,并不是隨意應用,教師可以針對本學期相關的古詩詞教學重點和要求,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等,積極探索情境教學法應用的不同模式。有的古詩詞是借景抒情,有的古詩詞是寓情于景,有的古詩詞是情景交融,不同的古詩詞學生獲得的體會也不一樣,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等,將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和古詩詞的內容、情境等進行融合,展示相關的關聯(lián)資源,還可以圍繞古詩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相關的資源,或者設定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實踐探究,這樣可以更好地聯(lián)系生活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不斷提升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至關重要,能夠將古詩詞中的事物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將學生帶入到詩歌意境中去,讓他們和作者直接交流,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能夠準確把握古詩詞的主題和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