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qū)第六幼兒園,內(nèi)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幼兒期是人類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階段,是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具備樂觀態(tài)度、學會恰當表達以及學會調(diào)控情緒的最佳時間,但是當前多數(shù)幼兒園中,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學性,因此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改革,才能改變現(xiàn)狀,讓幼兒在適合的時期接受到適度的教育。
現(xiàn)代學前教育將其內(nèi)核分為三個不同的維度,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其目標也應遵循此三個維度。第一維度為動作技能,即訓練幼兒的身體機能,通過肢體的運動增強幼兒的力量、速度、柔韌性、平衡性等體能,以此促進幼兒身體的成長;第二維度為認知,即通過讓幼兒在活動中掌握知識、擴展視野,達到學習的效果;第三維度則是情感,需要強化幼兒的心理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由此可見,在第三個維度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選擇,比如在最基本的搭積木活動中,幼兒搬動積木搭建房屋或塔樓,鍛煉的是身體;在搭積木過程中了解到將積木緊湊拼接可以更穩(wěn)定,擴展的是認知;而幼兒們共同合作搭建中,相互的溝通和配合,甚至將合作關系深化為友誼時,表現(xiàn)出的即為情感,而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基于幼兒的心理規(guī)律和成長特點,現(xiàn)代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以活動為主,要求幼兒教師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獲取新知,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而采取活動形式的另一個原因,就在于活動是實際發(fā)生的,是幼兒在實踐中獲得親身體驗的過程,因此在該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樣能夠借助幼兒良好的體驗,從而將教育內(nèi)容深入幼兒心底,達到更高效的教育成果。比如在比大小的游戲活動中,三名幼兒需要根據(jù)手中卡片上數(shù)字的大小而排列順序,但是在結(jié)成小組后,必然會出現(xiàn)巨大的差異性,這就會導致不同的幼兒獲得不同的體驗,而他們的心理變化也均有不同。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心理,一方面要保證活動的均衡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體會勝負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則要善用激勵教育,讓幼兒擁有面對困難的信心,以及面對失敗的勇氣。
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往往忽略了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將幼兒表現(xiàn)的成果作為評價的根本,導致幼兒接收不到自我認同的評價,從而在心理上呈現(xiàn)出一些問題。因此,教師還必須要將評價幼兒的主體放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之中,關注幼兒思考的方向、觀察他們采取的方法、考量他們收獲的體驗,只有更加細化地發(fā)現(xiàn)幼兒進步的點點滴滴,在活動評價中才能更加精準有效,讓幼兒更加直觀的認識自我,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利用教學活動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是合理且科學的,但是一味追求幼兒心理的培育,忽視活動本身的三維目標則不可取,滲透教育是一個順勢而為的過程,是將幼兒的身體活動與心理活動有機結(jié)合的過程,若是刻意而為,則會顯得生硬,讓幼兒失去了活動的興趣,也就無法達成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堅持自然滲透的原則,不能違背活動的根本目標。
學前教育是綜合性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過程中,還必須要講究適度和靈活,第一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輔助教育,在滲透時必須要把握程度、梯度和效力,關注幼兒心理的差別,而避免過度引導;第二則要善用靈活多變的手段,既要讓活動具備新意,滿足幼兒的興趣,又要讓滲透方式有所不同,避免引起幼兒的厭倦和反感。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完全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學前教育中必然會有幼兒陷入心理問題,而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關鍵契機,教師必須要把握好時機,在幼兒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引導和干預,只有反饋地足夠迅速,教育的效果才能有效體現(xiàn)。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但教師必須要重點關注幼兒的學習經(jīng)驗和個性差異,一方面要采取適度、適當?shù)姆椒ê托问竭_成滲透教育,另一方面則要時刻觀察幼兒的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性地生成活動方案與滲透計劃,由此達到完整、及時、高效的心理健康滲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