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妹
江蘇省昆山市周莊中心小學校,江蘇 昆山 215325
首先,通過讓學生參與大語文課的學習,使他們能夠領悟到我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他們對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興趣。其次,對學生展示我國各個不同時期的文學能使學生了解到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積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審美意識,培育民族精神,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趣味,教師應設計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年齡尚小,教育和管理較為吃力,特別是年齡偏小的學生,未入學前都是在幼兒園里學習與活動,那里并沒有具體學習任務,只要求孩子們快樂和安全即可,但是進入小學后,學生需要根據明確要求來完成教師所規(guī)定的任務,與此同時,還要培育小學生的良好學習、生活習慣,這就使得教師壓力倍增。
現在班級人數眾多,一名語文教師需要教幾十個孩子,走進教室就仿佛上了戰(zhàn)場一般且無所適從。產生此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師沒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群體,直觀思維主導著他們,學生喜歡模仿教師言行舉止。所以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務必要進行趣味型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全面提升教學能效,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學生年齡尚小且心智不成熟,識字階段內常會出現筆順錯誤的情況,假設普遍使用強制性教學模式,這樣不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反而還會事倍功半。身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需要和課堂語言趣味性相互結合,更好更優(yōu)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愛上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回”字筆順講解時,教師的語言可以這樣表達:哪位同學把衣服穿反了,先穿外衣,再穿里面的衣服呢。以這樣風趣幽默的語言指出學生錯誤,學生一方自然心領神會。教師的語言就像泉眼一般,從教師嘴里說出的話,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小學語文,是集科學和藝術為一體的學科類型,教師課堂語言有效使用,可以協助教師進行高效趣味性教學,循序漸進的提升整體語文教學水平。
思想的導向便是問題,教師需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科學合理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想象力。若想讓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目標,需要融入優(yōu)質提問模式,在提問設計過程中,需要針對性的納入一定思想教育要素。課堂提問目標便是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中,其所描寫的事物和事件等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師在進行提問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提問目的,彰顯出內含思想,然后環(huán)環(huán)相扣式的進行講解,期間務必要重視提問要具備啟發(fā)性特質。
在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中都隱藏著思想教育因素,所以教師所設計的語文問題務必要恰到好處,不斷啟迪學生情感,因此,教師提問口氣要和藹可親,日漸融洽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縮短和學生之間距離,讓語言交際路徑更為順暢,積極創(chuàng)設輕松且愉快的教學氛圍。提問效果方面,要以趣味性提問促進學生情感迸發(fā),達到寓教于樂目的,在提問后不能忙于總結,而是要讓學生思想充分流露出來,借助一定的對比和分析,最終學有所得。
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唯有真正讓學生主導學習活動,才能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完美轉變。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讓孩子們進行獨立觀察和認真思考,最終得出個人獨特想法和見解,而并非隨波逐流式的看待問題。小學生自制力不足,針對學生的新想法和行為等,務必要滋以鼓勵,應用鼓勵、支持的話語,便可讓學生產生自信心,這是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的起始點。
《瀑布》課文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內自由朗讀,并且在腦海中勾勒出瀑布流動的種種畫面,之后在此基礎上要求孩子們分享自己讀的最好的段落,隨之要求學生在紙上勾勒出想象出的圖畫,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最后拿出作品將學生幻想具體化。在講解進行時,時間久了,學生難免會心生疲憊,教師要讓幾名耐不住“寂寞”的同學進行表演,分角色朗讀,亦或是按照課文來模仿所涉動作,這樣便會使得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此環(huán)節(jié)內也會張揚學生個性,使其后續(xù)的學習變得愈加自信。
總之,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要始終堅守以生為本原則不動搖,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和潛能迸發(fā),由淺入深的強化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身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實際角度出發(fā),注重趣味性教學設計,通過疑問做引和語言活用等來啟發(fā)學生,提升課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讓學生融入節(jié)奏、跟上教學步伐,而后不斷的成長,為以后的學習夯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