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瑩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中日同形詞產(chǎn)生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歷史緣由,在古代,兩國在進行貿(mào)易往來的過程中,中國的漢字傳播到日本。據(jù)考證,漢字傳入到日本的過程最初是由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遣隋使來中國學習佛教、儒學、科學知識,并將大量的佛經(jīng)、漢文典籍帶回日本。在這其中詞匯也進入到日本作為當用漢字被人們熟知和運用。
除了中國傳入到日本的漢字外,在近代,日本不斷的吸收先進的事物和文化,已有的漢字和詞語不足以形容新鮮事物和現(xiàn)象,日本人就利用漢字構(gòu)字能力強、又廣為人民和官方使用的特點,根據(jù)已有的漢字詞創(chuàng)造了新的詞語,用來翻譯西方的著作。在明治維新后,大量的中國學者到日本進行留學,將日語中新興出現(xiàn)的和制詞語帶回國,成為了新的漢字。
總而言之,中日同形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兩國互相的語言借用而形成的。在這其中,由于文化的差異以及思維的不同,有些同形詞出現(xiàn)了不一樣的意義。
同形同義詞指的是在漢語和日語中書寫形式和表述意義完全相同的詞。這種詞類數(shù)量較多,包括日常生活用詞、科技專用詞等多個方面。如:
宴會:〈漢〉意義:(1)會聚宴飲。(2)眾人在一起吃飯玩樂等比較隆重的集會。
〈日〉意義:酒食をそなえ,歌舞などをして楽しむ會。
(準備酒菜,歌舞消遣的聚會。)
同形異類詞指的是在兩種語言中書寫形式完全相同,但義項不完全相同的詞匯,在這一類詞匯中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1.漢語詞義較多
上面:〈漢〉意義:(1)位置較高的地方。(2)上級。(3)方面。
〈日〉意義:物の上を向いた面。上になっている側(cè)の面。(物體的上面、表面。)
2.日語詞義較多
作物:〈漢〉意義:所有農(nóng)作物的簡稱。
〈日〉意義:(1)農(nóng)産物。(作物,農(nóng)作物,莊稼。)
(2)製作したもの。特に、文學·美術上の作品。(文學、藝術作品)。
3.各自包含其他意義
家事:〈漢〉意義:(1)家庭的事情。(2)家境
〈日〉意義:(2)家庭內(nèi)部の事柄。(家庭內(nèi)部的事。)
(3)家庭生活をいとなむためのいろいろな仕事。(家務事。)
同形異義詞指的是在漢語和日語中的書寫形式相同但是表述意義完全不同的詞匯。
丈夫:〈漢〉意義:(1)成年男性。(2)女子的配偶、伴侶。
〈日〉意義:からだの各部分に異狀が無く,病気にならない様子。
(健康、壯?。粓怨?,結(jié)實。)
中日同形詞實際上也暗藏著許多“陷阱”,使得我們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注意。對于同形同義詞,由于書寫形式和義項的相同使得人們能準確理解詞語的使用規(guī)則。但也正因為過分的自信使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需多加注意。對于同形異類詞,對于這一類詞性掌握起來稍有難度,極易出現(xiàn)偏誤。如果是日語中表達的義項多于漢語中的,就會想當然的認為該詞在漢語中也有相應的表達意義,從而形成偏誤;如果是同形詞在漢語和日語中的義項交叉,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驢唇不對馬嘴的地方,出現(xiàn)錯誤。最后同形異義詞是學習的難點,在漢語中看到這樣的詞匯還會以日語中的意義來理解,這樣就造成了較大的偏誤。并且在漢語中,中日同形異義詞有很多,這時在研究中要突破以往的理解和認知來進行這些詞的漢語義項學習,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漢語和日語作為文化的載體,植根于兩種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土壤之中,但他們之間卻有著很多的聯(lián)系,特別是通過中日同形詞的對比研究,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一些中日兩國在語言方面的微妙關系,使得我們的中日對比研究更加便捷,但我們理應正視這種便捷,在研究過程中要更加小心謹慎。把握每一處細節(jié),真正研究透。并且通過對中日同形詞的對比,我們可以知道漢語和日語之間微妙的關系。在中日語言教學研究中類似于中日同形詞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慢慢去發(fā)現(xiàn),不斷的去深入發(fā)掘、剖析,以期語言學習者能夠真正掌握漢語和日語的要義,并積極的投身于語言文化的建設事業(y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