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芳
(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石灰窯鎮(zhèn)大爐小學,遼寧 鞍山 114324)
課本中的知識在結(jié)構(gòu)、內(nèi)容、類型上都存在局限,而如今的小學生對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正處于學習能力最強的年齡段,如果教學只用教材這唯一的工具,無疑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對于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廣大教師必須認清。
校園是小學生接觸的首個“小社會”,他們的閱歷、見識也僅限于在校園、家庭和有限的社會生活中得到的積累,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認識這個世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課外讀物中囊括了中外歷史、文化、社會生活,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切他們想要了解的知識。比如,閱讀《昆蟲記》能夠使他們提前接觸到生物知識,閱讀《三國演義》能夠了解我國古代歷史知識,閱讀《格林童話》能夠領(lǐng)略外國文學的獨特魅力。知識的積累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快速成長,也對他們思想、品格、人格的建立產(chǎn)生了好的影響。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量的增長也伴隨著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在閱讀過程中,不同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語言表達手法,都會被學生潛移默化的吸收,寫作能力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而他們積累的知識也將用作習作的豐富材料。
課外閱讀可以以課內(nèi)閱讀為基礎(chǔ),搜集與課本中文章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達到促進課內(nèi)閱讀理解的作用。比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時,學生并不了解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怎樣水深火熱的形勢之中,自然會認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志向是“假大空”的。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當時的有關(guān)資料,學生閱讀后終于理解了“中華不振”的含義,也對如此遠大的志向產(chǎn)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只要學生養(yǎng)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并堅持下去,各項閱讀能力都會大大提升。包括認讀生字的能力,查閱工具書的能力,速讀能力,理解、欣賞及總結(jié)能力等,這些對于他們學習語文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也將終身伴隨他們。這樣的收獲甚至已經(jīng)超過了閱讀本身。
富有感染力的課外閱讀作品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chǎn)生很大的情感波動,而優(yōu)秀作品中傳遞的思想、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已經(jīng)被學生所吸收,這對他們成長為身心健康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比如,一些學生在閱讀了《三國演義》的片段后,被趙云衷心于劉備的義氣所深深打動,深深了解了“衷”字的真諦,我想這樣的課外閱讀是對學生無聲的德育教育。
小學生很容易被他人影響,被環(huán)境感染,這一點從平時他們的娛樂活動中就能看出。班級中幾名同學購買了某個娛樂設(shè)施,其他學生也會跟風,很快班級中就會掀起一股熱潮。那么如果能夠在班級中掀起一股課外閱讀的風潮,相信學生們也一定能夠被深深感染。那么教師就要負責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良好條件,營造富有感染力的閱讀氛圍。在班級中可以設(shè)定“閱讀新星”的評價機制,根據(jù)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圖書貢獻量等對學生進行評比,在后黑板上標記,每次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增加一朵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對他們進行鞭策和激勵。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藏書與同學們分享,設(shè)立一個圖書角,在學生的視線范圍內(nèi)始終有各種類型的課外讀物,使他們在課余閑暇時能夠利用零散的時間閱讀,每天一點積累,時間久了自然能得到豐厚的收獲。
教師在教學課本中的文章時,也要抓住一些機會,延伸到課外,將課內(nèi)外閱讀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不斷增加,這樣也對學生理解課內(nèi)文章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比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后,可以結(jié)合本單元文章的主題,推薦學生閱讀《阿基米德兒童科普繪本》《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適合該年齡段學生閱讀的科普書籍,滿足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追求,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教材中有《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精彩片段,學到這里時就可以推薦學生在課下閱讀整本書,這樣的國外名著是非常具備閱讀價值的。將課內(nèi)與課外閱讀結(jié)合,才能相得益彰。
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不足,如果完全依靠他們的自覺性,課外閱讀很快就會被拋在腦后。教師應(yīng)該利用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學生時刻保持閱讀的積極性和良好狀態(tài)。比如,每周或者每月召開一次讀書討論會,讓學生們將自己最近一段時間讀到的故事,得到的收獲分享出來,大家自由討論,相互推薦優(yōu)秀讀物。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本組的閱讀收獲,可以是講故事,分角色朗讀,也可以是表演,教師進行評價。堅持組織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才能使閱讀長效化,繼而讓學生在堅持閱讀的過程中漸漸養(yǎng)成習慣,形成對閱讀的依賴。
課外閱讀對學生語言、情感、思想、品格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作為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拋掉“學習只為考試”的觀念,平衡課內(nèi)教學與課外延伸之間的關(guān)系,使課外閱讀常態(tài)化。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等方面需要傾注更多的精力,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為學生提供閱讀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