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我沒有什么驚人之舉,有的只是默默地為學生做著該做的一切,多年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僅有工作熱情并不夠,僅有美好的目標并不夠,首先讓學生接納你,先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田,再用學生理解的方式來塑造心靈,如此,你奉獻的一份愛心,才可以送孩子們一片藍天,讓他們自由飛翔。
愛是寬容與尊重的前提,因為你愛他,所以你會寬容與尊重他。教師對于學生的愛應該像陽光之于萬物一樣博大無私,不能因為學生的優(yōu)差、美丑而厚此薄彼。對于品德和學習上的后進生,我們要特別尊重他們的人格,呵護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接近他們,讀懂他們,和他們交朋友。
去年我班轉來一名問題生劉某,他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打罵同學更是家常便飯,不少同學告他的狀。我多次找他談心,可他總是用冷漠和充滿敵意的眼神看著我,他的內心與這個班集體仿佛永遠隔著一堵墻,孩子呀,我該用什么融化你那冰凍了的心靈!后來通過家訪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已離異,現(xiàn)在他和耳聾的爺爺奶奶生活,而奶奶卻又身患重癥,臥床不起……聽到這一切,我哭了,多么可憐的孩子呀,小小年紀就承擔了這么多的不幸!我給他講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的事跡,講了背著媽媽去上學的大學生的故事。我還把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送給他,書的扉頁上寫著:艱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老師。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倒下去,有的人退縮;而有的人,沖了上去,戰(zhàn)勝了困難,征服了挫折。這樣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我對他說,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你的奶奶正躺在病床上喊著你的名字,盼著你成人成才呢,你怎么可以讓她失望呢?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談話中,劉某終于含著眼淚向我敞開了心扉。在以后的日子里,為了呵護他的自尊,我總是以獎勵的形式送給他一支筆,一本書,一個鉛筆盒。漸漸地,他對這個世界沒有了仇恨,有的是對老師的親近,對同學的關心和對班級的熱愛。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在一起,目的是發(fā)揮同伴的力量。經(jīng)過一學期的努力,劉某像變了個人似的,他不僅愛學習了,還能與同學們友好相處。這讓我感覺到“愛”的力量是巨大的。
班級無小事,事事皆教育。作為教師,不僅要具有愛心,還應具有捕捉教育契機的能力,它是一切教學智慧和機制的藝術結晶。每周一的國旗下講話是很好的德育內容,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認真地去聽。因此,每次升旗儀式結束后,我和我的學生總要圍繞國旗下講話的內容進行一次討論,通過討論,升華了認識,把這些思想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再比如,有一次,學校領導去檢查各班的衛(wèi)生,檢查到我班時,我們正在上課,在領導拍照的時候,我用贊賞的語氣對學生說:“看,領導給我們拍照了,只有年級第一名才給拍照呀!”只見我們班每個孩子腰桿都挺得直直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平時,我還留心觀察學生的思想動向,與學生談心,因勢利導進行教育。因此,我們班的學生特別樂學、善學,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特別強。
活動是教育內容的載體,單憑空洞的說教,學生不會感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中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每學期我都會組織幾次隆重的班會,和幾次獨具特色的小隊活動。每次設計活動時,我都把“給每個同學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作為活動的一個目的。母親節(jié)前夕,我召開了“媽媽,我愛您”主題班會,在會上,孩子們朗誦了贊頌母愛的小詩,講了自己和媽媽之間的愛心故事。會后,有的孩子為媽媽制作了愛心賀卡,有的孩子幫媽媽做家務。家長們紛紛打電話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有的家長還感動得流下了淚水,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又何嘗不感到欣慰呢?
學校每年都舉行素質教育展示活動,我就會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讓每個學生參加,即使不是主要角色,也要做好服務工作,參與其中,讓每一個孩子都達到鍛煉。記得某一年,我班學生表演的情景劇《感恩的心》獲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從那次活動中,我更加堅信:只要你給孩子一次機會,孩子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只要你善于挖掘,孩子的身上就會迸發(fā)出無窮的潛力!
在我們蹲下身子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一樣會體會到一種童真、童趣,那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傊?,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想擁有所有的學生,就要用自己的愛心營造一片陽光,讓孩子們能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身心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