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璽
做歷史選擇題之前,答題者應考慮到題目會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綜合考查。這就要求答題者既要能運用唯物史觀對選項進行篩選,又需要以時空觀念判斷選項是否符合特定的時空框架,同時要求有效提煉材料主旨又體現(xiàn)了對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進一步落實,包括對史料的整理和辨析,辯證客觀地理解歷史事物以及揭示歷史表象背后的深層邏輯關系。此外,所選選項又應符合家國情懷指導下的正確價值導向。當然遇到具體題目時還需具體分析,但充分認識到歷史選擇題對五大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是尤為重要的。
筆者通過對試題的研究與分析,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出發(fā),將歷史選擇題解題技巧總結為“材料——設問——選項”,即做歷史選擇題應堅持題目材料、所設疑問及題目選項三個方面相互結合。第一,仔細閱讀題目材料,勾畫關鍵詞,抓住材料主旨,用盡可能精煉的語言進行概括,為選擇答案提供依據。第二,判斷所設疑問的類型,為選擇答案提供方向,如材料主旨類、材料情景型、比較分析型等。第三,結合之前提煉的材料主旨與所設疑問的類型,聯(lián)系基本歷史知識,對選項進行正誤判斷。
下面筆者以高考試題為例,淺談高考歷史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例題(2020年·全國Ⅰ卷)16世紀的思想家蒙田從教育要培養(yǎng)“完全的紳士”理念出發(fā),強調要注重培養(yǎng)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即不僅體魄強健、知識淵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斷力和愛國、堅韌、勇敢、關心公益等優(yōu)秀品質。蒙田的教育主張( )。
A.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思想對人的認識
B.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漲
C.反映了啟蒙運動生而平等的理念
D.擺脫了宗教觀念的長期束縛
解題技巧點撥:
第一步,材料抓主旨。勾畫出時間“16世紀”;“強調”是著重語氣詞需要重點關注,并勾畫出后面的內容“要注重培養(yǎng)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同時要注意到雙引號是強調型標點符號,因此對題干中雙引號里的內容“完整的人”要重點關注。通過以上對材料的分析與整理可獲得下列信息:1.時間是16世紀,結合所學知識,可以估計試題考查范圍應是文藝復興(14世紀至16世紀)或宗教改革(16世紀)。2.材料主旨是強調要注重培養(yǎng)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聯(lián)系所學知識,文藝復興的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中心,對應“完整的人”;宗教改革側重于因信稱義,無法對應材料主旨。綜上所述,確定試題考點為文藝復興。
第二步,設問要分類。本題所設疑問為蒙田的教育主張是什么,因此屬于材料主旨類選擇題,強調正確選項應與材料主旨相對應,也就是正確選項應與第一步確定的材料主旨及試題考點相對應。
第三步,判斷選項是否符合基本史實,是否符合材料 主旨。經過以上兩步判斷出的材料主旨是強調要注重培養(yǎng)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完整的人”,體現(xiàn)了14至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選項A與材料主旨、設問要求相符,“材料——設問——選項”三位一體,故A項正確;材料主旨無法體現(xiàn)蒙田的教育主張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漲,故排除B項;啟蒙運動開始于17世紀,不符合時間限制,故排除C項;文藝復興時期尚未完全擺脫宗教觀念的束縛,而且“擺脫了”這種絕對化的詞語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故排除D項。
通過該例題的解答可以看出,在題目時間范圍的判斷上,體現(xiàn)出對時空觀念的考查,在材料主旨的獲取上體現(xiàn)了對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要求,對于唯物史觀和家國情懷雖無法直接體現(xiàn),但是卻貫穿于選項的篩選與排除之中。通過靈活運用“材料——設問——選項”三位一體的歷史選擇題解題技巧,一定程度上有效對應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歷史選擇題的作答。
綜上,學生在掌握新課標要求的基本歷史知識后,按照“材料——設問——選項”三位一體的歷史選擇題解題技巧,認真審題與做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歷史選擇題的正確率。通過學習上述解題技巧,歷史基礎知識欠缺的待進生也可以增強選擇題解題意識,從而促進自身的進步。
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并啟發(fā)學生探尋有效的解題方法,幫助學生靈活地應對試題是非常必要的。歷史解題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正確率,但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機結合,在幫助學生夯實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切實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理念,這是一個漫長而又兼具探索性的過程,更深層次的教學方法與策略還有待我們繼續(xù)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