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峰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紛繁的世界里美無處不在,而尋找美便是藝術家們終生追求的夢想!從教多年作為一名老教師的我,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感受到了水彩畫的魅力,翱翔在水與色彩的世界中!那么如何去畫水彩呢?水彩畫它包含哪些畫法和技巧呢?以下就我個人在教學工作中獲得的粗略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濕畫法要掌握以下五個要點:
首先我們要掌握正確的落筆時間,正確的落筆時間指的是要在紙的水分和筆的水分都剛剛好的時候去落筆作畫,達到的效果也是你心中想要的效果,這個時機實際上就是一種理想的狀態(tài),這在水彩畫中也是非常難控制的。當然影響水分控制的因素很多,我們只能去尋找一個比較平衡的點。濕畫法就是趁著畫面還濕著的情況下作畫,如果是大面積的水痕,筆上的水分要大于紙上的水分,但如果你喜歡顏色之間自然過渡和暈染,要達到這種效果就要讓紙上的水分和筆上的水分基本相同,我們只有不斷練習,了解水彩的屬性,了解水分干濕程度的因素,濕畫法還是能很快掌握的。
影響畫面干濕程度的三個方面,即空氣的干濕程度、畫紙的干濕程度和畫筆的干濕程度??諝獾母蓾裼绊懳覀兊淖鳟?,所以我們說畫水彩也是看天吃飯的,畫紙的干濕程度取決于紙的種類,可以容納多少水分,最后是畫筆的干濕程度需要自己來控制。
它是水彩畫當中比較常用的畫法,但如果你想要畫面暈染得漂亮,你需要掌握水分的多少,太干和太濕都不能使顏色很好地暈染開,同時要注意筆上的顏料和水的比重,太多太少也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這是水彩畫中難度比較高的一種技法,水分掌握得好,效果自然而圓潤,表現(xiàn)雨霧氣氛,濕潤水汪情趣是其特長,為其它畫種所不及。它要求水份和時間掌握得當,先把畫紙浸濕或部分刷濕,在畫紙沒有干的時候著色,或者在顏料未干時重疊顏色,例如,準備三種顏料,顏料加充分的水分,用紅、黃、藍三種顏色,先平涂黃色,然后分別疊色,等干以后你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顏色之間的暈染會非常自然,過渡細膩,這就是濕疊法的優(yōu)勢。
這是臨近未干時接色,是水色流滲,交界模糊,表現(xiàn)出過渡柔和,色彩漸變的效果!注意濕接時筆的水分和紙的水分要達到平衡,否則會產(chǎn)生水漬。
干畫法不代表它是干的,還是用水作為媒介的,只是干畫法的目的是等一層顏料干了之后進行疊加,它常用于物體的塑造上,包括近景和中景。干畫法又分成以下四種:
平涂法是水彩畫中最常見的技法,看上去也比較簡單,但實際上掌握要有一定的技巧,如果要得到均勻的上色效果要注意后一筆要快速地接上前一筆,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非常明顯的界限,不會影響畫面的效果。
又稱疊色法,充分利用水彩在透明度上的優(yōu)勢,在底層顏色干透了以后直接把更深的顏色涂上去,這樣的畫法可以使畫面光感非常強烈,顏色也非常通透,也是平涂法的引申,很多畫家經(jīng)常使用這種畫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水彩技法,它把兩種不同的顏色在紙面上進行融合,顏料通過水分自然混合,在顏料融合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微妙的色彩變化,使顏色干凈、自然。接色法用筆蘸取顏料進行均勻平涂,在它濕的時候立刻接另一種顏色,從而通過水進行自然融合,形成一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一些試驗,比如先涂黃色,保證畫筆充滿顏料,再接紅色,再接藍色,下手要快,趁濕接上去,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示范掌握這個技巧。
也叫干擦法,枯筆法往往用于表現(xiàn)肌理,它表現(xiàn)的質(zhì)感比較豐富,也比較粗糙,又如巖石、木頭、樹干、湖面、花瓣紋理及毛發(fā)等等,它畫法是把畫筆中的水分排出,筆上水少一點,濃度高一點,就是用剩余少量的水分和分叉的筆尖進行皴法繪制,把筆傾斜用筆腹慢慢移動,這樣會自然產(chǎn)生間隙留白,產(chǎn)生獨特的肌理效果。
總之,如果我們一點一滴,大膽嘗試,持之以恒,那么你很快會發(fā)現(xiàn),學習水彩繪畫不僅能盡情感受揮灑畫筆的愉悅,還能讓心緒回歸沉靜,在堅持中領悟更多,收獲更多,也希望通過我們教師的努力,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學生愛好畫畫,喜歡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