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陽區(qū)淡水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516211)
目前,小學教學的側重點已經從成績的提升轉移到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上來。成績已經不能成為評價學生優(yōu)良的唯一標準,現代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小學音樂教學中,審美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重點之一。教師需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有效的融合教學策略,制定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培養(yǎng)自己先進的教學理念。從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出發(fā),探討了小學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小學音樂審美教學中,學生要學會通過聽覺感知音樂的美,不斷引導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把創(chuàng)造能力融入音樂的審美過程中,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音樂審美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好的表現力。接受音樂審美教學后,學生的求知欲會進一步加深,學生會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與此同時,對學生之間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也會產生促進作用。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發(fā)現自己的短板,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實現全面進步和發(fā)展,全面提高音樂的審美水平。
小學音樂教學中,審美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興趣和熱情,從而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在教學中,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形成和塑造小學生的“三觀”,使其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審美教學實施的前提是學生的興趣,沒有興趣,不感興趣,教師的教學能力再高超,也只是對牛彈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音樂、美術等方面的教學中尤甚。音樂本身具有趣味性,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積極性并不難。教師可在課堂開始時進行視頻、音樂的播放,自然的導入本節(jié)課教授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做適當的拓展,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接下來的審美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堂設計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直接的影響。課堂設計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趣味。例如課程的設計上,不斷強化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價值觀對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自告奮勇,對學生的音樂課程和音樂審美教育研究的參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充分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課堂語言和表現方式一定要切實吸引學生,并逐步把學生引入音樂欣賞的境地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
演唱不僅是人類的一種天賦,也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歌唱教學是小學生最容易接受、最愿意接受的音樂教學活動。通過這種藝術形式,我們可以更直接地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和感受。通過合唱或合唱的形式,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歌唱中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從而增強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實際的歌唱教學中,要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而不僅僅局限于歌唱技巧或技巧。音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歌唱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實踐歌唱的勇氣。同時,在音樂識別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聽唱歌還是視唱練耳,教師都要注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意識。樂譜作為一種審美活動形式,是審美體驗與音樂閱讀能力的有機結合。學生唱功達到一定水平后,教師也要對歌曲進行加工處理,豐富和提高歌曲本身的表現力,使情感表達更加深刻和富有活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小學生的審美潛能。
小學生年齡偏小,對“美”的理解不夠全面。他們不知道如何發(fā)現和理解美。在小學音樂審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具體教學內容的結合,在教學內容中深刻挖掘審美教學的意義,注重思想的引導,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世界生活的美好與魅力。通過音樂學習,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美感和情感體驗。
例如,在《時間像小馬車》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問學生“小馬跑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在學生積極發(fā)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小馬奔騰跳躍的聲音,感受像小馬一樣跳躍奔跑的樂趣。結合歌曲、唱歌、跳舞,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在這首歌中,可以引導學生邊學習邊跳舞。這種教學方法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音樂歌曲學習的質量,并將現實生活與音樂審美教學結合起來。通過長期的教學指導,學生可以更加關注生活,喜歡觀察生活的細節(jié),并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發(fā)現美、感受美、理解美,形成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對小學音樂審美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提出了提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演唱中的審美教學;注重思維引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等策略。小學教學雖然只能達到啟蒙的效果,但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