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zhèn)秋
(南川道南中學,重慶 408400)
體育課程改革要求體育教學堅持素質(zhì)教育,“以生為本”,注重全體性和全面性。全體性的要求是指我們不僅要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和體育尖子生的發(fā)展和教育,更要關注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體育教學的重點和焦點。他們常常完不成教學任務,跟不上教學進度,容易產(chǎn)生挫折感,失敗感和厭學情緒。轉化這部分學生,把他們教會,教好既是教師的責任,也是以生為本的體現(xiàn)。體育教師只要轉變觀念,從實際出發(fā),了解學困生,關注學困生,尊重其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了解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采用多種方式方法,一定能成功轉化他們。
接觸到新學生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情況,從遺傳學和營養(yǎng)學看,體育學困生大多表現(xiàn)為身體肥胖,身體瘦弱,身材矮小,身體虛弱等。他們練習時往往在后面躲躲藏藏,不愿參與。教師應主動與這類學生接觸,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是因為何種原因成為學困生的。他們在練習時,往往是不敢或是不能完成動作。甚至有的學困生練習時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沒有效果,長此以往,喪失了信心。對他們,教師應充分理解和關心。對偷懶的學困生也不要責備。要對他們更加關心和愛護,對他們以鼓勵為主。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學困生和同學朝夕相處,和同學的感情比較深厚。往往羨慕班上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對他們比對教師更信服。教師不但自己在教學時要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自身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因材施教,還應要求其他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上練習時不嘲笑他們,主動幫助他們,和他們一起練習。在課外鍛煉時也主動邀請學困生一起鍛煉,為學困生創(chuàng)設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以緩解少數(shù)學困生的緊張情緒,激發(fā)其練習熱情,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學困生在平時的運動練習中,往往是以失敗告終,無法從運動中體驗到樂趣,從而失去興趣。教師在他們進行運動項目練習時可以針對其碰到的具體項目適當降低標準要求,讓這部分學生能努力達到,獲得成功體驗,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激發(fā),主動學習和參與鍛煉的積極性也相應提高,進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如有一個身體瘦弱的女同學,在練習投籃球時因為力量差,加之技術動作未掌握好,怎么也投不進,因此失去興趣,不想再練習。經(jīng)過觀察,我為她特制了一個2米8高的籃框,當她第一次將球投進框時,她激動地跳起來。整整一節(jié)課,她都認真練習。不久,她掌握了投籃技巧,投標準籃也能進了。
即時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依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對教學現(xiàn)象做出的實時評估,通過調(diào)整、控制受評者的后繼行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是一種有效促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教學手段。
學困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往往是失敗多,成功少。教師要在課堂上多關注他們,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就應及時對其提出表揚,充分肯定,讓其得到成功的體驗,樹立其信心。學困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成功體驗,才能逐漸產(chǎn)生興趣,由樂學到愛學到我要學。通過長期的練習,才能掌握運動技能技術。
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方式。它采取目標與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對學生的動態(tài)效果、過程以及與學習密集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全面評價。結果性評價則主要關注學生的終結性結果。體育學困生由于自身因素,往往在結果性評價中受到挫折,導致對運動項目不感興趣,其轉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耐心的關心幫助他們。針對他們的特點,為他們制定階段性目標,關注在完成目標過程中的參與度,積極性,運動知識的運用等多方面因素,幫助解決其中產(chǎn)生的問題和困惑。如在高一時,我對一個身體瘦弱,長期耐力素質(zhì)差的學困生制訂階段計劃:一周內(nèi),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不能走,堅持慢跑完400米,并要求體育委員監(jiān)督其出勤情況。一周后,對其出勤進行表揚,要求到跑完600米,并教授正確的呼吸方法與跑步的結合讓其體會,兩周后視其完成情況再提新要求。并找了他的好朋友陪同練習,同時,教授其合理的膳食營養(yǎng)知識。在多方幫助和長期的鍛煉下,第一學期末,她順利通過800米耐力測試。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苯處熞鹬貙W生的個體差異性,了解他們的特點,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珍視他們獨特的體驗,贊美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教師應對學生在某一學習活動或?qū)W習過程中成功的地方及時給予恰當?shù)谋頁P和贊許,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只要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有了產(chǎn)生通過積極學習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需要,學困生的轉化將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