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覃
口風琴是初中音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樂器,其整體演奏難度相對較低,基本和弦能夠滿足初中音樂教學要求,因此經(jīng)常被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合唱教學要求參與合唱的同學保持較高的音準和聲部 控制水平,而且并非某些學生水平較高就能拉高合唱水平,與之相反,合唱過程中整體水平遵從木桶效應,聲樂水平比較差的同學才是決定合唱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整體提升學生演唱水平,讓同學了解基礎聲樂知識。利用樂器輔助合唱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合唱教學的重要措施,通過口風琴輔助可以讓學生們在合唱過程中了解音高、音準等合唱必要的聲樂知識,提升合唱教學整體水平。
很多初中音樂教師由于課時相對比較少,因此在教學工作中很難發(fā)揮自身教學優(yōu)勢,往往一堂課僅能帶領學生們聽一下原唱,帶領同學們齊唱一兩遍,一節(jié)課就已然過去大半,在這種情況下多數(shù)學生對于聲樂的興趣并不高,也自然不能拿出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合唱學習和練習之中。而初中生對于樂器是比較感興趣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會使用口風琴在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為學生伴奏,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使用口風琴進行輔助教學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察發(fā)現(xiàn),在有口風琴伴奏的情況下,一些原本態(tài)度比較消極的學生也與同學們一起積極參與到演唱之中。同理,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教師實際演奏口風琴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整體上提升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掌握合唱曲目的音律。
對于初中生而言,在合唱過程中,跟不上節(jié)拍、音高不正確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很多學生樂感不強,單純通過常規(guī)的合唱訓練對其提升相對有限,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利用樂器演奏來刺激學生的聽覺神經(jīng),讓學生能夠在更有律動感的合唱環(huán)境下逐漸熟悉曲目的標準節(jié)拍。利用口風琴演奏不僅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的節(jié)拍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明確一些關鍵部分的音高情況,避免過高,也避免過低,讓其音高能夠更趨近于標準范圍,這樣音準才能得到保障。在口風琴演奏的引導下,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節(jié)奏方面進行自我把控,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提升合唱教學質量。
反復賞析合唱曲目是合唱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聆聽合唱曲目的伴奏以及原唱,學生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節(jié)拍敏感度,在合唱過程中,節(jié)拍變換前學生頭腦中就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了標準節(jié)拍的內容,因此做好合唱曲目的欣賞工作是提升合唱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不過,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賞析原曲目時能反復機械加深固有的原唱節(jié)拍,這種情況下很難有效幫助一些樂感不好的同學提升節(jié)拍感,而由教師通過口風琴來對合唱曲目進行演奏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例如在合唱教學《我的中國心》時,部分同學對于“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這一部分時總是掌握不好節(jié)拍,在演奏過程中忽快忽慢很容易出錯,而通過教師反復進行口風琴演奏引導后,學生能夠跟隨教師掌控的節(jié)奏速度來妥善完成這一部分的演唱。
初中合唱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學校在參與一些集體音樂活動時,大部分都需要進行合唱表演,而作為初中音樂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初中學生聲樂學習情況,認清大家在合唱學習中的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口風琴輔助初中合唱教學工作的一些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廣大教師同仁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