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蓉,洪含霞*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低鉀血癥的發(fā)生容易導致患者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心血管系統(tǒng)甚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影響患者手術或術后康復[1]。因此,有必要實施精細化的護理,幫助改善圍術期低鉀血癥情況[2]。本研究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56例泌尿外科圍術期低鉀血癥患者為例,探討精細化護理的實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時間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為準,回顧泌尿外科56例圍術期低鉀血癥臨床資料,本文以腎上腺腫瘤手術為例。根據(jù)入院順序分組,常規(guī)護理組28例中男女各有14、14例,平均(40.35±15.08)歲;精細化護理組28例中男女各有17、11例,平均(41.33±14.07)歲。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各組病人基線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得到無差異(P>0.05),可比較。
當患者發(fā)生低鉀血癥時,常規(guī)組在及時靜脈補鉀的基礎上加強監(jiān)測,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心電監(jiān)護;精細化護理組則以如下計劃實施:①健康教育。當發(fā)生低鉀血癥時要向患者解釋低鉀血癥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生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及其注意事項,囑患者避免受涼,避免過多攝入含糖類的食物,可多以香蕉、柑橘、西紅柿、包心菜、菠菜、肉湯等喊鉀量高的食物。②心理護理。低鉀血癥來勢洶洶,導致患者多個系統(tǒng)功能障礙,給患者身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為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負性情緒的關注,針對存在焦慮、煩躁情緒的,要選擇適合的方式交流,做好解釋工作,幫助患者減輕思想壓力。鼓勵患者主動提出需求,主動傾訴煩惱。③安全護理。低鉀血癥發(fā)生后患者可能發(fā)生軟癱,因此要注意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情況的發(fā)生;穿刺時要注意針尖斜面向下刺入準確后再固定,以減輕鉀引起的刺激性疼痛;注意控制輸液速度,避免疼痛及靜脈炎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分別與護理前后以ISE間接法測定患者血清鉀(K+)含量,采用焦慮評分(SAS)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焦慮狀況。采用何恒莉等人[3]研制的住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為5個維度共計20個條目組成,按照5級評分法,分數(shù)>80分視為滿意。
采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對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而計數(shù)資料以為n(%)表示,并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
施護前,兩組病人血清鉀含量、SAS評分對比,P>0.05,施護后較施護前對比,兩組血清鉀、SAS評分均有改善,且精細化護理組改善狀況更佳,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K+、SAS評分對比()
表1 護理前后K+、SAS評分對比()
SAS(分)施護前 施護后 施護前 施護后精細化護理組(n=34) 2.74±0.56 4.42±0.72 68.47±5.62 45.28±4.32常規(guī)護理組(n=34) 2.56±0.62 3.54±0.65 67.29±6.20 55.17±4.88 t 0.5617 3.3906 0.8330 10.1962 P 0.4923 0.0432 0.4083 0.0000組別 K+(mmol/L)
精細化護理組滿意度96.43%(27/28)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78.57%(22/28),(x2=4.0816),P<0.05。
腎上腺腫瘤患者臨床上以高血壓和低鉀血癥為特征,低血鉀引起患者肌無力、肌麻痹,讓患者感到頭重腳輕、四肢無力,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周期性麻痹,導致心律失常、腎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不利于手術的進行。術前糾正低鉀血癥,幫助改善患者癥狀,保障手術順利進行,除了及時靜脈補鉀以外,還應加強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安全護理等多方面的精細化護理。
本次研究結果得出,施護前,兩組病人血清鉀含量、SAS評分對比,P>0.05,施護后較施護前對比,兩組血清鉀、SAS評分均有改善,且精細化護理組改善狀況更佳,P<0.05。精細化護理組滿意度96.43%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78.58%,P<0.05。這也說明,對于泌尿外科圍術期低鉀血癥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清鉀含量,消除焦慮癥狀,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