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玉
摘要:在給付之訴案件中,為保障將來判決執(zhí)行,維護申請人利益,法律賦予申請人訴訟擔保權利,并且為了約束申請人濫用保全措施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要求申請人申請保全提供擔保。該制度的設立使得雙方利益可以實現一個平衡點,但是近年來保險公司推出的訴訟責任保全險為申請人提供擔保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打破了之前的利益平衡,為申請人隨意發(fā)起訴訟保全提供了方便。本文試圖從保全審查機制的完善來使得雙方當事人利益能夠重新達到一個平衡。
關鍵詞:訴訟保全擔保;超額保全;保全審查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zhí)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zhí)行。
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訴訟保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訴前保全,即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另外一種為訴訟中保全,即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zhí)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為規(guī)避申請人濫用訴訟保全造成的風險,法律規(guī)定,對于訴前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如申請人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訴訟中申請保全的,人民法院責令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沒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可以不提供擔保。要求提供保全擔保,主要是為了防止申請人濫用保全的權利,給被申請人造成財產損失。傳統(tǒng)的擔保的方式主要有實物擔保、金錢擔保,由于采取錯誤的保全措施可能會造成自身財產減少的風險,因此,傳統(tǒng)的擔保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申請人,使得申請人謹慎使用保全制度。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目前多家保險公司均提供訴訟保全責任保險,該種保險極大的方便了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方式,申請人只需通過購買訴訟保全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承保后即為將來可能會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從而將可能因保全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損失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該種保全擔保方式也極大的減輕了申請人的負擔。
訴訟保全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弱者,保全主要應用在給付類案件中,以確保將來裁判結果能夠得以實現,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但是,近年來訴訟案件中,保全案件大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是公民維權意識提高,維權手段不斷完善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采取購買訴訟保全責任保險的便利為申請人申請訴訟保全提供了便利條件。而采取訴訟保全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能夠給對方當事人施加壓力,從而促使案件能夠調解。尤其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事故發(fā)生后車輛被交警部門扣押,在訴前階段申請人通過提供擔保申請保全肇事車輛,從而導致肇事方車主而非保險公司預先賠付的案例多有發(fā)生。促使和解或給對方施加壓力已經偏離訴訟保全當初設立的初衷。
超額保全也是近年來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現象,超額保全是指申請保全的金額超過對方當事人可能給付申請人數額的情形。不僅增加了法院的訴訟負累,也給被申請人造成較大的財產負擔。
基于近年來司法實務中出現的以上兩點問題,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時有必要進行必要的審查。
在訴訟保全過程中,目前司法實踐主要是進行形式審查,只要申請人提交申請及保全擔保,法院通常會采取保全措施。為避免申請人濫用保全權利,法院在進行保全前應盡量做到實質審查,審查是否具有采取保全的必要,采取的保全措施應盡量符合比例原則,避免超額保全。應盡到價值位階原則,盡量不影響被申請人正常的生活、生產經營活動。
合理設置保全費用的負擔。保全費是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采取保全措施收取的費用。該筆費用通常都是由申請人預先墊付,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最終由敗訴方負擔。為了方便當事人申請保全,保全費用的設置通常較低。結合目前訴訟保全責任保險給申請人帶來的方便,申請人隨意發(fā)起保全權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避免申請人隨意發(fā)起訴訟保全,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前應進行審查,對于確實不需保全的案件,保全費用應該區(qū)別于訴訟費,由申請人負擔。
保全擔保費用的合理設置。法律規(guī)定為避免申請人濫用權利給被申請人因保全造成損害,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供擔保,擔保方式可以有金錢擔保、實物擔保。對于采取金錢擔保和實物擔保的方式,通常不會給被申請人增加負擔,隨著保險公司推出的保全責任保險后,申請人通常購買責任保險,而投保的該筆費用在訴訟后通常都又由被申請人負擔,在這種方式下,申請人既將可能因保全造成被申請人財產損害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同時自身又沒有任何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申請人濫用權利的可能性。為避免申請人濫用權利給被申請人增加不必要的負擔,筆者認為,以購買保全責任保險作為保全擔保的投保費用應該由申請人負擔。法律允許申請人可以以一定比例的金錢及實物提供擔保,但是申請人以購買保險的方式不應該增加被申請人的負擔。
綜上,法律在為雙方利益設置平衡點,當平衡被打破的時候,我們在司法實踐中應盡量做到努力審查以符合法律設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