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海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堂中,不僅僅要求教學生學會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有效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就意味著,教師的使命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情感的激發(fā),更在于心智的啟迪、個性的培養(yǎng)。為此,我校在“三真”教學上潛心研究和實踐,發(fā)展出一套自己的教學理念,“三真”即真問題,真研究,真應用。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三真”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給我?guī)碓S多感悟,
一、在“真問題”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中提出真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精準的提問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真問題的提出還可以明確教學目標,貫穿教學始終。語文課堂中提出的真問題要緊緊圍繞每個單元的語文學習要素,例如,課前的學習提示要求,課后練習題或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的相關內(nèi)容。學會通過真問題展開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真問題才是最有價值的。例如:在古詩教學《長鄉(xiāng)思》中,首先告訴學生學習詩詞的方法,從詞義、詞情、詞心三個方面來學習。再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在感知《長相思》中,起初就讓學生讀四遍課文,前兩遍讀準字音,后兩遍把句子讀通順,注意停頓,這樣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他們才會更認真。然后讓學生默讀,讀一讀書下注釋,試著自己翻譯,這樣做改變了以往的詩詞教學模式,放手讓學生自己翻譯。這節(jié)課中,我沒有讓學生翻譯課文,而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一次又一次地去感悟去理解,體會《長相思》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讀準讀通順之后,有兩個問題:一是“身”在何方,二是“心”在何方,從問題入手,再一次的體會詞的思想感情。配樂朗誦也是這節(jié)課中的亮點所在,學生閉上眼睛讀,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轉(zhuǎn)化角色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問納蘭性德,找到“心”在何方,從而體會詩人的情感。
二、在“真”研究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生是真研究中最主要的教學策略之一。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主導。小組合作是合作學習的常用方式,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的體現(xiàn)形式。學生在學習中合作的機會越多,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合作能力就越強。比如小學語文部編版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在課文里霧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在真研究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帶著“在你眼里,霧到底在哪里?”的問題閱讀課文,并分小組進行討論。接著請不同的小組面向全班進行匯報。學生通過討論,有了深刻體會,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在“真”應用中提高教學的實用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痹谡Z文教學過程中,我校教師抓住“真應用”的思想,充分挖掘、利用和開發(fā)各種課程資源,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拓展,提高課堂的實用性。例如講授《貓》這篇課文時,第一課時主要是探尋老舍先生如何把這只小貓表現(xiàn)得生動可愛。在第二課時“真應用”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分析老舍先生如何表述對貓的喜愛,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生先找出描寫貓動作的詞語,積累動詞的基礎上進行練習。課后還可以組織豐富的活動,如讀書摘記、小練筆、手抄報、辯論賽等,使學生在大量閱讀和語言運用之間形成良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真應用。
“三真”語文課堂是個萬花筒。小小的課堂折射出的不僅僅是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有教育的本質(zhì)追求。讓“三真”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綻放生命之花,這樣的課堂才會因充滿生命氣息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