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柏道路小學 陳銳鋒
作家莫言說過一句話:“所謂作家,就是講故事的人?!蔽覀冋J為:“學作文,也應該從故事開始?!苯陙?,我們進行了“故事作文教學”的嘗試,即站在兒童的立場,通過講故事教作文,用作文寫故事,從而使小學生習得作文知識,提高作文能力,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開開心心聽故事,輕輕松松學作文。
故事從字面上講就是過去的事情,它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簡單來說,故事即作文。
不是嗎?故事其實就是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開頭、經過、結尾。過程要具體,重點要突出,情節(jié)要生動等,二者都是相似的。不同的是,故事是一般性口頭表述,作文是書面文字化表達。我們常說講故事、寫作文。
想想,我們一旦把寫作文當作寫故事,這就來勁多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編造故事的高手。所以最簡單的寫作就是寫故事。作文,從故事開始。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最能接受的是寫小故事,而不是寫作文。對于寫作知識來說,他們最能接受的是有意思的靈活運用,而不是硬生生的僵化灌輸。我們的做法是:作文,從講故事開始;故事聽完了,方法也學會了。
為此,我們將小學階段的每個作文知識點,都別出心裁地編成了生動有趣的故事,將習作知識巧妙地糅合到故事中去,設計“開心魔法作文教室”這樣一個鮮活的寫作環(huán)境,通過身邊朝夕相處的同學來講習作中生動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在快樂閱讀中學習了解運用各種寫作技巧。于是作文課變成了“故事會”,孩子們喜歡聽,主動參與進去,覺得那些故事就像發(fā)生在我們真實的課堂上,既熟悉,又陌生,還充滿新鮮刺激的魔幻色彩。在好聽好玩兒的聽故事過程中,學生們獲得了怎樣寫人、怎樣敘事、怎樣狀物、怎樣繪景以及怎樣開頭、結尾等寫作知識。
我們創(chuàng)編的作文故事,分為積累篇、構思篇、題材篇、人物篇、技巧篇、創(chuàng)作篇,把語文課程寫作教學的學理知識系統(tǒng)地滲透其中,全方位、多層次地營造故事作文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陶醉其中,呈螺旋式發(fā)展提升。
例如:在【積累篇】中安排了五個寫作活動,依次為:乘著作文本飛行——學會用成語;曹貝克誤入混搭國——詞語搭配要恰當;上課玩拼裝——詞語的積累與運用;穿越唐朝——我跟李白學押韻;讓子彈飛——學用歇后語。寫作文從積累詞語開始,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又和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水平緊密相關。在【人物篇】中,安排了六個寫作活動,依次為:真假老師——如何觀察一個人;今天我們說相聲——寫好人物對話;教室變成恐怖洞——如何進行心理描寫;心靈火柴——外貌描寫;光頭老師賣冰棍——學學動作描寫;曹小三開講啦——學會側面描寫。這些活動由易到難,層層推進,符合可接受性教學原則。
從故事情節(jié)中掌握作文方法。比如故事《真假老師》,講的是在教室里突然出現了兩個爾東老師,他們長得一模一樣,同學們怎樣才能分辨出真正的爾東老師呢?這個故事會教給學生觀察一個人的方法。再比如,“開心魔法作文教室”的牛滿福得了“小學生相聲大賽”的銀獎,瞬間驕傲起來,還準備與曹貝克搭檔,在班里給同學們說一段??墒?,說相聲與寫作文有什么關系呢?說相聲能幫助寫好作文嗎?故事《今天我們說相聲》會教給學生寫對話的方法。邊聽邊練,真正做到“樂于接受,易于動筆”,自然而然開啟學生的作文悟性,提高寫作能力。
這種學習方法的特點是:
1.有趣味:高潮迭起,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如想象學校變成沙漠王國,教孩子學會帶情感的景物描寫;穿越到唐朝和李白吟詩作對,教孩子學會簡單押韻;帶賣火柴的小姑娘來教室劃亮火柴,教孩子學會心理描寫。
2.有體系:魔法故事+分解方法=優(yōu)秀作文。課程分為基礎篇:涉及寫人、敘事、抒情;提升篇:涉及素材積累、修辭手法、文章結構;實戰(zhàn)篇:涉及文體介紹、應試技巧等。
3.有效果:講課之前先聽故事,雙倍記憶。拒絕通用套路,故事自然激發(fā)孩子習作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講故事中學寫作文,把枯燥乏味的作文習作變成生動有趣的講故事,學生輕松愉快、樂于接受,何樂而不為?
“我們聽故事,我們寫故事?!惫适伦魑拇蚱苽鹘y(tǒng)的說教模式,從作文故事中了解熟悉相應作文技巧,有助于小學生通過他們喜愛的方式接受習作啟蒙,彌補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不足。
作文技巧很重要,但對故事的熱愛更重要?!读x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1 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p>
故事作文,就是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通過故事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世界、對自我的認知和感受,從而進行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寫作。其寫作體裁有寓言、故事、童話、詩歌、小小說、小話劇、電視小品等。其特點:
1.好玩
講一個真實課例:在一次自習課上,語文老師裝作無所事事、百無聊賴地問學生:這節(jié)課我們干啥呢?“我們寫作文玩吧!”以往害怕作文的孩子們回答竟然是這樣,不由得讓人心花怒放,用孩子們的話講,真是比吃了蜜罐里的蜜還甜,是直接掉進蜜罐里了。要知道,把作文當玩兒,正是故事作文的教學理想。
同學們討厭碼字湊數寫作文,可又有哪個孩子不喜歡聽故事呢?從故事中學作文,把枯燥乏味的作文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故事,何樂而不為?如果在作文前面加兩個字,應該是故事作文、開心作文,而不是干巴作文、痛苦作文。
比如“水果作文變變變”:分組水果、狀物水果、我愛“水果隊”、水果大戰(zhàn)僵尸、水果模特比賽、水果好聲音……每天一篇作文,故事傳遞,四五個人寫了上萬字的故事小說。
寫故事的方法有:(1)聽故事編故事;(2)看圖畫編故事;(3)看實物編故事;(4)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編故事;(5)結合課文編故事;(6)按提綱編故事:(7)提供開頭、結尾或細節(jié)編故事。
“讓我們寫作文玩吧!”同學們的作文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每天都有孩子拿著自己寫的作文讓老師看。
實踐說明,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促進孩子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充分發(fā)揮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在玩中學,玩得樂此不疲,學得興高采烈。結果是,不知不覺寫作能力整體性提高了。
2.方法
寫作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肮适伦魑摹奔由稀肮适隆?,這是創(chuàng)造力的視角,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把全體學生帶入創(chuàng)意寫作的天地中,帶入好玩的創(chuàng)意寫作中,讓作文回歸到最原始、最單純的面貌,才有可能讓學生重拾作文的樂趣。每個孩子都有創(chuàng)意寫作的能力,可為什么孩子寫不好作文呢?是孩子缺乏了“故事思維”。
故事作文更注重作文故事的要素,如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我們提出對學生“故事力”的訓練,從“情節(jié)”抓起,以期展示出故事作文的引人入勝的魅力。
精彩有吸引力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情節(jié)。故事情節(jié),就是事情的發(fā)展過程。簡單說,編出的故事要有“開頭——經過——結尾”這樣的過程。倡導寫作文,從故事開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先學習敘述一件事情,讓自己敘述的過程不一般,這就是情節(jié)。我們說,寫事情第一要寫得清楚,第二要寫出變化。好的文章、好的故事也是一條高低起伏的波浪線,有完整的事情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情節(jié)。
我們還給學生一個故事公式:只要問自己四個問題,就可以說出一個故事。
問題一:主人公的目標是什么?
問題二:他的阻礙是什么?
問題三:他是如何克服的?
問題四:結果如何?
套用這個公式,確實就能把一件事敘述成一個故事。一個個故事,就是波浪起伏式地、有規(guī)律地向前發(fā)展。
3.展示
老師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作文寫給誰看?他們說:當然是寫給老師看的?!蹦怯惺裁匆馑及??好不容易寫了一篇文章,卻只給一個人看,沒有一點存在感、成就感。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像發(fā)朋友圈一樣,見到美麗的風景或心里有點感觸,寫下來,發(fā)出去,看到的人越多越高興。我們以七人小組為單位,每周一人寫一個故事,可獨立成篇,也可連續(xù)上篇,在班里做了一個“故事漂流”活動,深得大家喜愛。2019年4月,我們成功與“喜馬拉雅聽書”聯(lián)合出品《魔法作文課》,每周陸續(xù)更新兩次。截至今年9月,點擊收聽已經接近10 萬人次,被“喜馬拉雅聽書”確定為“精品課”。2019年9月由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開心魔法作文教室》。
教學實踐證明,“故事作文”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式。從兒童感興趣的故事入手,能充分調動寫作積極性,逐步掌握作文技巧,領悟寫作奧秘,輕松突破作文障礙,讓孩子們想說、會說、有話可說,讓不會寫、不愛寫、不想寫的孩子立刻愛上作文、愛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