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群 張富林 吳小飛
(廣東省中醫(yī)院 廣東 廣州 510120)
直腸癌是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直腸癌的首選方法。近年來,隨著外科醫(yī)療技術和微創(chuàng)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技術逐漸應用于外科手術中,在直腸癌手術中也有廣泛應用,且獲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手術時間較長,患者術中容易出現(xiàn)低體溫的情況,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同時也影響手術治療效果[1-2]。因此,在手術室護理中要加強對患者的術中低體溫護理干預。現(xiàn)共選取107 例直腸癌手術患者,旨在進一步評價圍術期集束化護理的效果,詳述如下。
共選取107 例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直腸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治療,納入時間段為2019 年9 月—2020 年3 月。納入標準[3]:(1)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且術中病理證實為直腸癌;(2)所有患者均無手術或麻醉禁忌,具備手術指征;排除標準[4]:(1)合并嚴重的肝腎、心肺功能障礙;(2)合并凝血功能障礙;(3)合并認知功能障礙;(4)合并精神異?;蛴芯癫∈贰8鶕?jù)患者護理方法的差異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中分別有53 例、54 例,各項資料如下:
對照組中:男30 例,女23 例;年齡為38 ~76 歲,平均年齡(57.86±2.13)歲。觀察組中:男31 例,女23 例;年齡為35 ~78 歲,平均年齡(57.92±2.18)歲。經(jīng)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調(diào)節(jié)手術室溫度于22 ~24℃,維持濕度于50%~60%。術中所用消毒液、沖洗液及輸液均于常規(guī)室溫儲存,根據(jù)季節(jié)給予患者被套或棉被進行保暖。準備好患者手術所需的器械和藥品,并檢查各個儀器是否處于待用狀態(tài),確保儀器可以正常使用。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操作,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主刀醫(yī)生。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圍術期集束化保溫護理:(1)術前訪視:術前一天到病房探望患者,查閱病例,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基礎情況,簡單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及手術過程,講解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緊張、恐懼情緒。詢問患者對室溫的要求,并依此制定針對性保溫護理措施。(2)術前保溫:患者進入手術室等候區(qū)給予毛毯或棉服保暖,腹部寒涼者予吳茱萸熱敷腹部。在病人入室前10 ~15 分鐘打開手術室空調(diào),預先設置好溫度,使用暖風機預熱手術床單及棉被。將患者轉(zhuǎn)運至手術室過程中注意肢體覆蓋,避免熱量散失,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依據(jù)其感受對手術室溫度進行適當調(diào)節(jié)。(3)術中保溫:安置好手術體位,包裹好患者的手腳等部位,避免術中大面積暴露肢體,使用暖風機對患者機體進行實時加溫。術中靜脈輸注的液體及腹腔沖洗液需在恒溫箱中加溫至37℃后使用,全麻插管患者使用加溫保濕過濾器連接氣管導管前端,減少呼吸道散熱,控制核心體溫的持續(xù)下降。(4)術后保暖:手術結(jié)束時,提前與復蘇室護士溝通,準備好暖風機,將患者過床時暫時關閉空調(diào),轉(zhuǎn)運過程中注意保暖,避免患者肢體外露。
(1)分別在兩組患者麻醉時、術中、術畢三個時間點對其溫度進行測定,并將兩組患者的溫度測量結(jié)果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2)準確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并將兩組的三項時間指標進行組間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6.0 軟件對數(shù)據(jù)和指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檢驗方法為t,表示方式為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例數(shù)/百分率,并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時的耳溫,發(fā)現(xiàn)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術中、術畢,觀察組患者的耳溫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時、術中、術畢患者的耳溫對比分析(±s,℃)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時 術中 術畢觀察組 54 36.52±0.12 36.13±0.18 36.35±0.27對照組 53 36.54±0.13 34.54±0.19 34.85±0.16 t-0.827 44.445 34.877 P-0.410 0.000 0.000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更短,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 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d)觀察組 54 312.52±2.46 17.48±1.16 5.86±1.05對照組 53 328.95±2.47 31.42±1.25 10.26±1.21 t - 34.472 59.809 28.457 P - 0.000 0.000 0.000
腹腔鏡手術是治療直腸癌的首選方法,雖然腹腔鏡手術具備諸多優(yōu)勢,但患者的手術時間較長,若患者發(fā)生術中低體溫則會導致機體出現(xiàn)應激性反應,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同時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延長了患者術后的身體康復時間。從既往的報道和臨床案例中得出[5],約有40%的直腸癌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xiàn)低體溫的情況,發(fā)生術中低體溫的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高,且預后差,這也再次說明加強手術室護理中術中低體溫的預防和護理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對比了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與圍術期集束化保溫護理兩種模式對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的影響,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后者的干預優(yōu)勢更為突出,經(jīng)干預后患者術畢的耳溫更高,且均在正常的溫度范圍內(nèi)。同時,經(jīng)手術室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患者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這說明實施此種護理模式更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的康復,可縮短術后康復時間。通過術前包裹患者的肢體,可以減少術中肢體的暴露時間和暴露面積,預防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生。同時,通過對輸注液體、沖洗液體進行加溫處理,可以避免外界對患者造成刺激,有利于患者體溫的穩(wěn)定[6]?;颊咝g中體溫穩(wěn)定,則不會因體溫原因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更有利于保障手術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實施圍術期集束化保溫護理,能夠有效地減少患者低體溫的發(fā)生率,同時也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的康復,可縮短其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和負擔,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