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肖
(南寧師范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1)
在21世紀這個社會大潮中,一股“學琴熱”的現(xiàn)象已經慢慢融入進來。有許多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鋼琴,不過,這種樂器適不適合他們,孩子對其是否感興趣這類話題家長們卻避而不談。因為這些家長只考慮到鋼琴這種樂器可以給孩子們帶來良好的氣質和音樂的律動,但并沒有考慮過孩子們是否真正喜歡,并且也沒考慮到這種學習態(tài)度是否會影響到今后對鋼琴的學習。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鋼琴,促使鋼琴教學的方式也多種多樣。這樣,其實對學生學習鋼琴是最不利的。因為如果鋼琴教師以盈利為目地的教學,那樣就會對孩子的基本功造成影響。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鋼琴的初期就沒有打好“地基”,那就會造就一個不成功的學習模式,最終也會是失敗的。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鋼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材施教,進行扎實嚴謹?shù)慕虒W,才能幫助他們練好基本功。
現(xiàn)如今,有許多鋼琴教師急于讓孩子考級,認為這樣可以對孩子現(xiàn)階段的鋼琴水平得到基本的認定,這樣往往是錯的!八級的鋼琴樂曲可以通過幾個月的刻苦和努力練出來,彈出一定的效果并通過鋼琴考級。但是,換個四級的曲譜進行視奏,學生們就疑惑重重,這樣的教學效果不要也罷。根據學生們各個階段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特點,要因材施教,制定出適合每個孩子的教學方法,避免盲目。我們作為教師,在給學生們上課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神情專注、細致細心、善于動腦的好習慣。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左右手不同的分工,培養(yǎng)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刺激小腦開發(fā)使孩子的大腦更靈活機動的同時培養(yǎng)其藝術細胞。這就是我們對幼兒鋼琴教學的初衷。
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參差不齊,這對兒童的鋼琴發(fā)展也是有影響的。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F(xiàn)在的鋼琴教師有好多是半路出家,根本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培訓或者通過考級資格認定就參與教育教學,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教學中的負能量。如果想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克服這些缺點和不足。鋼琴教師要對自身進行教學反思,學生要增強學習興趣,才能改變當下的教學現(xiàn)狀。
有很多孩子很喜歡音樂,但是為什么一到真正學習的時候就沒有興趣了呢?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幼兒缺乏音樂興趣的主要原因。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線上,標以不同的時值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學會識記五線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所以,兒童對音樂有著美好的向往,但真正進行學習的時候,五線譜是他們的天敵。一開始就面臨這樣一個巨大的困擾,當然就失去了興趣。剛剛學會“五線譜”識記的孩子們,又將面臨著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耙魳防碚撝R”包括節(jié)奏、曲式、音高……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tǒng)。我們都知道,一個成人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都會退縮,更別說一個孩子,還何談興趣?
現(xiàn)在的鋼琴教材知識性非常強,這固然是好的,但是,這些教材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使教材的主體非常缺少音樂性和趣味性,這大大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希望教材的作者能改進書本的整體布局,在體現(xiàn)理論知識的同時多加一些有趣味性的東西,讓孩子們主動進入課本中進行學習。
鋼琴基本功訓練是每個學習鋼琴的孩子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這又往往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中,有多少學生想要放棄,他們需要進行指法、手型、識譜等各種練習。因為這種枯燥和乏味不是每一個孩子能堅持和接受的,所以這又成為影響學生學習鋼琴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今的孩子們學習任務重,這個話題已經變得不足為奇了,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如此。所以,這不僅成為影響孩子們音樂興趣的原因,還成為孩子們不想練琴的一個借口,導致練琴時間變少,不能及時完成老師的課堂作業(yè),影響學習進度。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xiàn)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音樂可以分為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鄉(xiāng)村音樂、原生態(tài)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是比較抽象的藝術,音樂從歷史發(fā)展上可以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東方以中國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即C、D、E、F、G、A、B。音樂使人賞心悅目并為大家?guī)砺犛X享受,也可以陶冶情操,沁人心脾。
興趣以需要為基礎。需要有精神的需要和物質上的需要,興趣給予精神需要。人們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動感到需要,他就會熱心于接觸,觀察這件事物,積極從事這項活動,并注意探索其奧秘。興趣又與認識和情感相聯(lián)系。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動沒有認識,也就不會對它有情感,因而不會對它有興趣。總之,認識越深刻,情感越炙熱,興趣也就會濃厚。由此可見,培養(yǎng)音樂興趣是多么非常炙手可熱的事情!
1.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又叫隨意注意。只有預定的目的,在必要時還需做一定努力的注意。例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學內容有些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不可能自然地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他們必須明確學習的目標和要求,分析和理解教材,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把注意集中在老師的講課中,這就是有意注意。換成通俗的話,就是有意識的注意,需要有意識地進行學習活動。
那么,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反思一下,如果教師總是運用“有意注意”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們還會有興趣學習鋼琴嗎?當然不會。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不能總運用“有意注意”進行教學,這樣會有很大的弊端。
2.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又叫不隨意注意,指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上課的時候,一個同學的文具盒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大家會不由自主轉頭朝向他。這種注意就是“無意注意”。換成通俗話說,也就是無意識的注意,學生在不經意間就接受了某種東西。可以想象,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常常運用“無意注意”可能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但是,總運用會讓學生對學習這件事情變得不重視。
只有兩種注意相互配合,交替使用,才能使學生們自覺地、有趣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激發(fā)和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孩子對學習鋼琴有了興趣,那么他就離學好音樂的道路不遠了。我們每彈奏一首鋼琴作品時要從它的情感出發(fā),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是至關重要的。兒童學鋼琴的時候,選教材要十分重視。在剛剛起步的時候肯定會引入車爾尼的系列教材。由于車爾尼的教材公認的是強調鋼琴技能的練習,相應忽略了音樂情感的引入,這就讓學生們變成了練琴的“機器”,缺乏對小型樂曲的練習。不要小看這些樂曲,它不僅可以調動孩子們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而且更能傾入情感的理解。如果想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不妨加入小湯普森和大湯普森教材的練習,有趣的圖畫、生動的人物,引導學生們自主地對這些內容感興趣,讓他們提出“為什么”,這就是根基所在。
使彈奏與唱歌同步,音樂與生活相接,在自得其樂中體會音樂所帶來的魅力,功莫大焉。所以,我們要將“彈”與“唱”同步,不僅能增進學習興趣還能得到歌唱的提高。在彈唱練習中,我們可以用《兩只老虎》《我們的祖國是花園》《上學歌》一類的小樂曲為例,使孩子在沒有壓力的同時得到練習。
1.語言表達
由于我們針對的是兒童的鋼琴教學,所以在語言上應該有所調整和變化,應該相對和藹可親一些。這樣才能縮短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更平易近人。除了在語調上的變化之外,在語言結構上以及說話方式上也應該有所調整,使孩子們更易于接受。
2.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采用“演”的形式進行授課。例如,《小紅帽》這節(jié)課,老師可以根據歌詞的大意,找出同學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演出,在表演中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還能提高學習興趣。
3.游戲活動
我們都知道,處于兒童時期的孩子都喜歡做游戲,那么我們不妨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和教學有關的小游戲,激發(fā)孩子們學習鋼琴的興趣。例如,《do,re,mi》這節(jié)課,在播放這首歌曲的同時進行捉迷藏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優(yōu)美的琴聲給學習鋼琴的孩子們帶來了快樂,一開始都能激起學琴的欲望,但是單純的興趣不夠穩(wěn)定,容易產生轉移,碰到大量基本功練習的時候,會造成疲倦,使孩子剛剛產生對鋼琴的喜愛之火逐漸熄滅,練琴的興趣也逐漸消失。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作為鋼琴教師,我們所期待孩子們對鋼琴的學習應該是充滿快樂與享受的過程。我們的教育除了愛,更得有一些正確的原則和技巧,教師應全面激發(fā)、培養(yǎng)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在教學中要不斷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自我效能感,引導他們對學習鋼琴有持續(xù)的熱情,使興趣始終貫穿于整個鋼琴教學中,讓兒童在學琴的過程中感受到輕松、愉快,真正把學習鋼琴當作一種快樂的游戲來完成,這才是我們教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