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孟建軍
十五年前,我采訪過方錦龍,那時他的名氣似乎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一頭齊肩長發(fā)烏黑發(fā)亮,他稱自己是一個樂器玩家。一晃十余年過去了,方錦龍的一頭黑發(f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頭銀絲和他標志性的打扮。
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許多網(wǎng)紅應運而生,而在民樂人當中,方錦龍在網(wǎng)絡紅人中堪稱翹楚。每當你打開一個小程序的鏈接,總能看到方錦龍或拿著煙斗侃侃而談,或穿著白色漢服微閉雙眼抱著琵琶傾情彈奏的視頻。
今天的方錦龍依舊是一個樂器玩家。人們給方錦龍起過一大堆外號:“武器大師”“方獨秀”“方全會”“琵琶精”“白發(fā)大俠”“百變魔方”“行走的樂器庫”等等,方錦龍稱:給我起外號這是好事啊,因為年輕人喜歡我,所以才給我起外號。只有影響到年輕人,讓年輕人喜歡民樂,中國的民樂才有希望。
這些年,跟方錦龍同臺合作的有郎朗、李云迪等許多重量級的演奏家。網(wǎng)上流傳著方錦龍、方頌評父子與郎朗、吉娜夫妻演奏“四大名著”的視頻。鋼琴與琵琶、中阮在詮釋中國音樂方面各有特色,但民族樂器對傳統(tǒng)音樂內(nèi)涵表達的細膩程度也許更勝一籌。在與西洋樂器同臺演出的同時,方錦龍也向人們展示了民族樂器獨特的魅力?!?020最美的夜”B站跨年晚會上,方錦龍受邀與高科技創(chuàng)造的虛擬人物“洛天依”同臺演出,方錦龍稱自己一直在與時俱進。
可以這樣說,方錦龍走紅,不是他個人走紅,而是民族音樂和傳統(tǒng)文化的走紅。為弘揚民族音樂,方錦龍攜著他心愛的樂器,像傳道者一般四處撒播著民樂的“福音”。
方錦龍曾給我發(fā)來他應邀去水鄉(xiāng)周莊拍攝的一組演出照和演奏視頻。他一襲白衣坐在船頭懷抱琵琶,叮咚的琴聲伴著欸乃的槳聲在周莊回蕩,好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
前不久在“第八屆英雄聯(lián)盟全國高校聯(lián)賽”總決賽上,方錦龍演奏了兒子方頌評改編的鋼琴與琵琶的作品,成為演出現(xiàn)場一道靚麗的風景。
2005年,香港“歌神”許冠杰復出歌壇后在紅磡體育館做了十幾場音樂會。方錦龍帶著他打造的“芳華十八”樂隊參演,“這也是‘芳華十八’首次進入紅磡,我做了十幾場嘉賓?!狈藉\龍每每說起這些,都感到作為一個民樂人很是自豪。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方錦龍無論走到哪里,隨身都會攜帶一個包,里面會裝一些樂器,不是尺八就是簫。到哪里他都會掏出樂器吹起來,他說這也是一種練習。“實際上我是從中國文化中尋找智慧?!?/p>
方錦龍以能演奏多種樂器而著稱,吹打彈拉無一不精,一片樹葉、一個酒杯、甚至腮幫,都能成為樂器。他本是一位琵琶演奏家,什么時候練會這么多樂器的?方錦龍回答:我一直在練,沒停過?!俺晒廉敃r在山東京劇院,我在前衛(wèi)歌舞團,沒事我就找他玩,看他彈琴,我就是那時候開始練古琴的?!狈藉\龍的西塔琴是他到印度學的,他還去韓國學習過奚琴,并抽空學習烏德琴和阿拉伯鼓等多種樂器。方錦龍說:什么叫觸類旁通?你只有觸碰到越多的東西才能分出類別,僅僅一琴一器,你怎么分類?
方錦龍說:“彈撥樂分橫(古箏、古琴)、豎(箜篌、豎琴)、直(琵琶)、斜(中阮、三弦、柳琴等);管樂的橫、豎、直、斜,橫的笛子,豎的簫,直的尺八、嗩吶、篳篥,斜吹的籥,阿拉伯蘆葦制成的簫奈伊(Ney)也是斜吹的。橫吹的笛子有曲笛、梆笛、印度笛等?!绷钠鸪甙撕湍虾?,方錦龍說:尺八的味道不好掌握,比如它的爆破音?!俺甙宋乙呀?jīng)吹了十幾年了,還在練習。尺八和南簫吹是一樣的吹,按孔也是一樣的按,那么怎樣在吹上面找出它的風格和味道來?”幾十年來,方錦龍沉浸在樂器的海洋中,鉆研各種樂器的演奏技法和演奏風格,窮經(jīng)皓首,樂此不疲。
方錦龍早年彈奏的大型琵琶協(xié)奏曲《靜夜思》曾獲得首屆中國藝術節(jié)金杯獎。
上海一個收藏家在歐洲看到過方錦龍彈奏《憶江南》的視頻,看完之后感動得流淚了,他問周圍的人:誰認識這位演奏家?我一定要見到他!回國后幾番周折,他終于見到了方錦龍。
如今他已成為方錦龍的超級粉絲。2020年8月,方錦龍在上海的演出票價880元,這位朋友全家前去捧場。有一年方錦龍在上海演出,一個法國小女孩看了他的琵琶音樂會后,勾起了學習琵琶的念頭,她給方錦龍發(fā)微信視頻,問他什么時候到法國去,想跟方老師學彈琵琶。這個法國小女孩還給方錦龍畫了一張生日賀卡,賀卡上面畫了一支琵琶,琵琶上面是一個人頭。看出來法國小女孩是真的喜歡琵琶。這個充滿愛意的賀卡,一直保存在方錦龍的手機里。
方錦龍說,能讓外國孩子都喜歡中國民族樂器,這才能讓中國的民族樂器真正走出國門。
方錦龍在全國各地游歷演出,結實了許多熱愛民樂的人。他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他認為這些人是推動中國文化向前發(fā)展的一股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他們在找尋中國文化的原點。
方錦龍說:“琵琶有許多派別,各種派別的琵琶我都學過。我將各種派別的演奏風格融合起來,把好的部分拿過來為我所用?!狈藉\龍善于即興演奏,在許多視頻中,都能見到他懷抱琵琶跟不同種類的中外樂器即興演奏。他稱:即興是靈魂的釋放,“腦子里裝的東西越多,對各國不同風格的音樂了解、掌握得越多,即興演奏就越能得心應手。”
方錦龍常常調(diào)侃自己:“我是一個不靠譜的演奏家,但是一定著調(diào)?!彼Q自己是“琴授”。他打趣道:我會很多種樂器,教學生吹打彈拉,就是教琴的教授。
方錦龍說,音樂做到最高境界的時候,就是要有好奇心,有一顆童心。如果總是高高在上,把自己當成大師,沒有好奇心,沒有對任何事物的敏感度,那么你音樂的源泉就枯竭了。
方錦龍自信地表示:我用一把琵琶可以游走世界,可以在一帶一路上行走。用一個琵琶來體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
多年的演出實踐讓他領悟到:心法比技法更重要,“大家都在講技法,技法固然重要,但是心法更重要?!狈藉\龍的“心法論”耐人尋味。
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文化很多都帶有“五”字,如:五音、五行、五化、五味,九五至尊……2020年春節(jié)期間,新華社有個創(chuàng)意的系列拜年視頻,從初一到初七都由與之相關的數(shù)字內(nèi)容構成。初五的視頻畫面里有方錦龍演奏五弦琵琶的鏡頭,標題是“五弦琵琶聲動海外”,還有女排的“五連冠”“5G”、院士學者“學富五車”等等。方錦龍說:五是尊貴的,琵琶恢復五弦,是恢復中國的貴氣。“多了一條弦,就多了一個低音,多了四度和五度的概念,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彼值溃簩τ谖逑遗?,見仁見智,君子和而不同。你喜歡四弦,你就玩四弦,我喜歡五弦,我就玩五弦。我不想取代誰,就是想恢復到唐代琵琶的樣子。其實唐代就有四弦琵琶和五弦琵琶之分,各有各的優(yōu)勢。四弦琵琶的作品五弦琵琶也能彈,而且更豐富。多了一根弦,音樂就有了主屬的關系了。多了一個五度和四度,所有的琵琶演奏技法在五弦上都可以體現(xiàn)?!彼谩兑妥逦枨纷隼?,顯然多了一根低音弦,主屬關系更明確了,旋律更豐富了。方錦龍說:五弦琵琶不是我的,它是傳統(tǒng)文化的五弦。
當初,五弦琵琶傳播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因為它失傳已久,也沒有樂譜。而多年來四弦琵琶一統(tǒng)天下,人們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對五弦琵琶一時還不能理解。“任何事物讓人們接受都有一個過程。我喜歡挑戰(zhàn)性的工作,我愿意做吃螃蟹的人。”他說,當年搞五弦琵琶壓力很大,很多人都笑話我:“琵琶已經(jīng)很完善了,你多加一根弦有什么意思?”面對別人的質疑,方錦龍依然我行我素。
目前方錦龍手里有十幾把五弦琵琶,大多是他與制琴師傅合作改良的五弦琵琶,他認為五弦琵琶還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改進。
方錦龍通過這些年的傳播,由最初的一個人抱著五弦琵琶行走,漸漸身后已經(jīng)有許多人開始追隨,這些追隨者除了是他的“粉絲”外,有許多是五弦琵琶的擁躉者。方錦龍是想把老祖宗的智慧和精神不斷繼承和傳播開來,并發(fā)揚光大。
2019年,方錦龍和李祥霆、吳琳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欄目到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國寶音樂會”,有人提議他帶一把仿正倉院的五弦琵琶,方錦龍不同意,認為那是假古董,他堅持選擇當代的五弦琵琶。他說,今天的五弦琵琶是代表現(xiàn)代人審美的樂器。
方錦龍常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去看一些雅集。他經(jīng)常琢磨:什么樣的節(jié)目受歡迎?多是語言類的喜劇小品。把它們的元素拿進來不就行了嗎?大俗即是大雅。于是他在參加綜藝節(jié)目時,常以脫口秀的方式表演,把好玩的東西放進音樂中來?!霸谝魳分校l(fā)現(xiàn)我方錦龍是一個特別專注的人,等琴彈畢,我又出世了,就像鄰家的大爺,隔壁的大叔?!狈藉\龍追求這種“出世入世”的感覺。
近兩年,方錦龍與廣東衛(wèi)視一起策劃并推出了《國樂大典》節(jié)目,讓民族音樂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20年7月2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時評《讓更多年輕人領略傳統(tǒng)藝術之美》文章,其中還提到了方錦龍: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與傳播,知名藝術家應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澳撤N意義上,戲曲、中國民樂、曲藝等藝術,都是“角兒”的藝術,名家、名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比如,琵琶大師方錦龍參加《國樂大典》《經(jīng)典詠流傳》《鄰家詩話》、青年京劇演員王珮瑜參加《朗讀者》《開學第一課》《跨界歌王》等綜藝節(jié)目,都推動了傳統(tǒng)藝術的“破圈”。
年輕人愛上傳統(tǒng)藝術,折射出時代的文化風貌。與“國風”“國潮”的興起一樣,傳統(tǒng)藝術在青年群體中走紅,體現(xiàn)著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
傳統(tǒng)藝術包含著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密碼,并以高度審美化的方式呈現(xiàn),成為吸引當代年輕人的重要原因。當然,傳統(tǒng)魅力也需要用當代語境來表達。
方錦龍這些年就是這樣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和流行文化元素,用年輕人的“語言”與他們溝通。他不斷開辟中國民樂網(wǎng)絡秀場,通過演奏經(jīng)典樂曲以及為游戲演奏主題曲等方式,在許多年輕人心中留下民樂越來越“時尚”“酷”的印象,讓人民領略到中國民族樂器技藝之精、音色之美。
方錦龍認為,中國民族音樂有那么多的風格,只有把各種風格的東西融會貫通,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他努力將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用當代語境進行闡釋。
雖然被人們稱為“方全會”,但方錦龍并未自滿。他說:越學越覺得自己無知?!皩W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開悟很重要。”他把學習樂器當作修行,如今他已修成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方錦龍表示:在中華文化面前,我永遠是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