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金 王 佳
調(diào)整改革落地后,軍分區(qū)、人武部廣大官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和收獲。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跟進理論武裝、提升理論素養(yǎng)對國防動員事業(yè)發(fā)展始終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通過工作實踐和日常交流,歸納起來各級在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yǎng)上主要有六個方面差距和不足:
(一)“淺嘗輒止”型。有的“真”學不夠,人武系統(tǒng)交流干部和文職人員多,且任職時間長。面對成長“天花板”,部分同志感到學不學無所謂,滿足于考勤有名、考核有痕,理論學習走了過場,沒有真正走腦入心。有的“深”學不力,把理論武裝看“淺”了、看“窄”了,滿足于“筆記記了、體會寫了、道道劃了”,沒有深鉆細研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精髓要義。有的“精”學不足,“小冊子”“口袋書”整理出來了,但往往把功夫下在了背記名詞、概念上,沒有靜下心來精讀細研理論原著,對理論的科學體系、發(fā)展脈絡和精神實質(zhì),鉆研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準。
(二)“學用脫節(jié)”型。有的學而不思,特別是對習近平強軍思想深思細悟不夠,不善于把實際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工作中經(jīng)常就事論事,運用理論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能力欠缺。有的學而不用,臺上講的是一套,實際做的又是另一套,理論學習還沒有真正進入思想、指導實踐。學習體會和調(diào)研文章,結(jié)合思想不夠緊、融入實際不夠深,真正能夠進入黨委決策的不多。有的甚至學用對立,片面認為理論學習解決不了現(xiàn)實中的具體問題,因而不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致使理論與實踐“兩張皮”“兩股勁”。
(三)“急功近利”型。軍分區(qū)、人武部兩級機關處于國防動員建設第一線,工作頭緒多,落實任務重。在這種情況下,有的缺乏深究細研的耐心,認為理論學習是慢功夫、細功夫,無論是理論素養(yǎng)還是部隊建設都難以立竿見影,因而總是以工作忙、任務重、沒時間為由,學習不主動、思考不深入,這實際上是浮躁之心作祟。有的缺乏甘于寂寞的靜心,感到理論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找不到一種“激情迸發(fā)”的感覺,平時靜不下心、沉不住氣、耐不住寂寞,在理論學習上降低了標準、放松了要求。有的缺乏久久為功的恒心,由于缺少嚴格的約束、有效的考核,再加之理論學習的長期性、艱苦性,這就使部分干部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學好不如干好”的思想,片面地認為“實干”勝過“苦學”。
(四)“以干代學”型。某種意義上講,干也是一種學,但不能代替學。有的重干輕學,片面認為干好了就等于學好了,不學習也能干好,對理論學習抱著可緊可松的態(tài)度,難以靜下心來系統(tǒng)學習、潛心鉆研。有的以忙擠學,陷于具體事務,整天忙忙碌碌,管理憑感覺、辦事憑經(jīng)驗、決策憑膽量,工作很容易偏離方向,忙而無效、勞而無功。有的只干不學,面對重大任務尤其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不是先潛心學習、虛心請教,而是盲目決策,最后走了“彎路”、交了“學費”。
(五)“溜號走神”型。有的興趣不濃,缺乏理論學習熱情,甘于陷入繁雜的具體事務之中,即使有空余時間也懶于學習,有的甚至一到集中學習時間,就找各種理由溜邊。有的態(tài)度不端,片面認為完成工作任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理論學習是“虛功”,差不多就行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或是“蜻蜓點水”應付學、“得過且過”推著學。有的流于形式,看似大課上了、筆記記了、體會寫了,“規(guī)定動作”完成了,實是“例行公事”、心不在焉,缺乏自覺提升理論素養(yǎng)的內(nèi)動力。
(六)“實用主義”型。有的認為“案牘勞形”不如“網(wǎng)絡搜索”,網(wǎng)上資源浩如煙海,要什么有什么,需要時只要搜索下載、復制粘貼便可,不愿付出“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艱辛努力。有的認為“系統(tǒng)學習”不如“重點把握”,不能堅持系統(tǒng)學、全面學、聯(lián)系學,往往是斷章取義、各取所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難以實現(xiàn)從零散到系統(tǒng)、從粗淺到精深、從感性到理性的躍升。有的認為“厚積薄發(fā)”不如“現(xiàn)學現(xiàn)賣”,采取實用主義態(tài)度,上級有工作部署了、單位有問題要解決了,才匆匆忙忙去翻書本、找答案,用什么學什么,與工作關系不大的少學甚至不學,沒有真正通過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實現(xiàn)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是主動學習不夠。有的認識不到位,沒有把理論學習看成是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力武器,常常以工作任務多為理由,忽視了理論素養(yǎng)的提升,把學習當成了“工作負擔”。有的行動不自覺,處于“推一下動一下”的被動狀態(tài),要么上級強調(diào)什么就學什么、單位發(fā)什么書就讀什么書,要么檢查考核前突擊應付,補筆記、劃道道。有的堅持不經(jīng)常,工作閑時學一點、任務重時放一邊,感興趣的學一點、顯枯燥的放一邊,集中組織學一點、自主學習放一邊,不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二是重視程度不高。有的擺位不正,面對國防動員系統(tǒng)改革重塑后新情況層出不窮、老問題疊加重生的關鍵期,感受不到新體制新職能對干部能力素質(zhì)提出的新要求,沒有把理論學習擺上應有位置,缺乏抓理論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有的要求不嚴,理論學習制度看似很全,但掛在墻上、鎖在柜里,落實不到位;每次理論學習都能組織,但局限于傳達學習上級文件、集中領讀理論原著,系統(tǒng)學習領悟不夠、深入研討交流不多。有的督導不力,對個人自學計劃落實缺乏檢查,對干部理論學習筆記鮮有閱批。
三是學習氛圍不濃。有的導向不夠鮮明,抓理論武裝的緊迫感責任感不強,沒有傳遞出大事大抓、強勢推進的輿論導向;選樹學習典型、標桿指引不夠,不利于形成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激勵導向。有的手段不夠鮮活,不善于利用經(jīng)濟社會大課堂、信息網(wǎng)絡大平臺、紅色資源大教材等學習平臺,挖掘軍地資源,感受時代氣息。有的研討不夠經(jīng)常,或是不能按照理論學習專題,定期組織討論交流;或是雖然每人也上交了一篇調(diào)研報告,但選題不精準、成果不梳理,滿足于完成學習任務。
四是約束機制不嚴。在成效檢驗上,個別單位對議學、述學、評學、考學活動組織不經(jīng)常,檢查理論學習也僅僅局限于看時間內(nèi)容是否落實、理論考核是否合格、體會調(diào)研是否撰寫、筆記記錄是否完善,而缺乏對學習成果的有效評估。在獎懲激勵上,還沒有真正把單位和個人理論學習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硬性指標,也沒有成為衡量官兵能力素質(zhì)的重要標準,客觀上導致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差一個樣,使理論學習成了“軟指標”,降低了學習熱情、衰減了學習動力。
(一)堅持以“實抓”求實效。一是抓實學習態(tài)度。態(tài)度如何事關理論學習成效。要切實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帶著信仰、帶著忠誠、帶著感情學,在學思踐悟中提升思想、彰顯精神、推進建設。二是抓實學習環(huán)節(jié)。突出抓好授課輔導、原文通讀、討論辨析、體會交流、小結(jié)講評等環(huán)節(jié),嚴密構建一個過程完整的學習“回路”,努力推進理論學習走深走實。三是抓實必讀書目。組織官兵研學指定書目、精讀自選書目,全面推開“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活動,確保從理論體系上準確理解、全面把握。
(二)堅持以“高端”求高質(zhì)。一是搭建高端講壇。邀請軍內(nèi)外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搞好體系解讀,幫助釋疑解惑。二是推送網(wǎng)絡專欄。注重把“學習強國”、人民網(wǎng)等媒體理論專欄和時評信息,及時推送給官兵,用專家學者深層次的理論解讀,促進整體理論學習成效的提升。三是打造特色品牌。結(jié)合單位實際,考慮官兵需求,打造富有特色的理論學習平臺,如有的單位開展的“紅船大講堂”“理論夜?!钡?,聚焦強軍目標、跟進最新思想、把握理論淵源。
(三)堅持以“深悟”求深知。一是深化認知悟。及時跟進學習國家和軍隊出臺的政策法規(guī)和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以及權威媒體相關評論,聚焦重點、梳理要點、認真研讀,注重從理論體系上理清思路、領悟要義、悟透精髓。二是增強自覺悟。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軍史中探尋根脈,在走進革命史館和烈士陵園中悟透本源,經(jīng)?;赝麃砺?、不忘初心,根植絕對忠誠的精神底色和行動自覺。三是帶著情感悟。利用參觀、觀看錄像片、回顧改革強軍成果等活動,抓活理論學習,真正從內(nèi)心強烈感悟創(chuàng)新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
(四)堅持以“轉(zhuǎn)化”求內(nèi)化。一是內(nèi)化為政治品質(zhì)。理論武裝,根本的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在當前新常態(tài)下,尤其要把理論武裝轉(zhuǎn)化為維護核心、看齊追隨的政治品質(zhì),轉(zhuǎn)化為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行動自覺。二是內(nèi)化為使命意識。堅持把理論學習與開展馬克思主義戰(zhàn)爭觀、生死觀教育相結(jié)合,與“戰(zhàn)斗力標準”“糾治和平積弊”大討論相結(jié)合,真正從理論層面幫助官兵搞清楚為何而戰(zhàn)、為誰而戰(zhàn)、靠什么勝戰(zhàn)等重大問題,讓備戰(zhàn)打仗成為部隊的主旋律,讓能打勝仗成為官兵的價值追求。三是內(nèi)化為責任擔當。要把“強烈歷史擔當”的理論品質(zhì),轉(zhuǎn)化為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敢于直面矛盾,主動回應關切,穩(wěn)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五)堅持以“帶頭”求帶動。用領導率先垂范引領部屬、帶動部隊。一是帶頭“深學”。領導干部要當好“關鍵少數(shù)”,既要成為理論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更要主動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做到及時跟進學、融入體系學、追根溯源學、以上率下學,自覺亮態(tài)度、立標桿、做示范。二是帶頭“篤信”。堅信科學理論的真理力量,自覺在學思踐悟中涵養(yǎng)精神、補鈣鑄魂、提升境界,確保心清氣正、守本務實、行穩(wěn)致遠。三是帶頭“踐行”。要學在前頭、干在實處,靠學習走向未來。特別是當前面對矛盾交織、問題突顯的現(xiàn)實,更要凝心聚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用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引領官兵投身到強軍興軍偉業(y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