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廣東省陽春市婦幼保健院 婦科,廣東 陽江 529600)
作為婦科常見良性腫瘤疾病,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為保障子宮肌瘤病患的生活質量及疾病康復效果,需尤其注意對病患的護理服務。而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遵循以病患為中心的護理原則,致力于不斷改善、完善護理服務質量,以便改善病患生活質量、滿意度[1-3]。本次研究即分析施行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對子宮肌瘤病患的臨床應用效果。
擇取于陽春市婦幼保健院診治的子宮肌瘤病患94 例,病患納入時間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確診為子宮肌瘤疾??;(2)年齡高于30 歲;(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4)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1)存在肝腎功能異常;(2)合并血液疾病、免疫疾??;(3)存在宮頸癌、宮頸管或子宮內膜惡性疾?。唬?)認知障礙或溝通障礙。
94 例子宮肌瘤病患根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分組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47 例患者年齡為32-48 歲,平 均(40.25±2.17)歲,病程為1~5 年,平 均(3.05±0.58)年,子宮肌瘤分期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患例數(shù)分別為9、10、23、5;觀察組47 例患者年齡為31-49 歲,平均(40.51±2.13)歲,病程為1~5 年,平均(3.08±0.51)年,子宮肌瘤分期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患例數(shù)分別為10、10、22、5。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年齡、病程、疾病分期等基線資料可得知,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本組子宮肌瘤病患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指導病患用藥、飲食,并為其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做好體征監(jiān)測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行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干預,即:(1)完善管理體系。由護士長、主管護師、質控人員、責任護士、組成護理管理小組,其中護士長安排護理任務,責任護士施行護理任務,質控人員進行制度完善、護理質量管控。需對現(xiàn)有護理管理制度、護理工作流程進行完善、優(yōu)化,以確保管理制度人性化、工作流程實際化。(2)加大培訓、考核力度。對本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臨床理論知識、臨床護理技能的培訓、考核,其中尤其需注重對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內容的培訓,確保其考核合格后上崗。其中培訓內容包括職業(yè)道德、安全管理、質量規(guī)范、持續(xù)質量改進措施及流程等。(3)優(yōu)化護理服務質量。①動態(tài)監(jiān)測病患體征。持續(xù)監(jiān)測病患體征變化,并作詳細記錄以便作為臨床治療依據(jù)。②強化宣教。通過開展宣教活動、開通宣教網(wǎng)絡平臺、播放宣教視頻等各種形式強化對病患的宣教力度。同時,在常規(guī)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外,做好疾病自我保健、預防及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內容的宣教,盡可能滿足病患的認知需求。③強化心理干預。了解病患心理健康狀態(tài)并作評估,對評估結果針對性情緒疏導,消除病患心理顧慮,并協(xié)同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安慰、鼓勵,提升其生存信心。④生活行為習慣干預。告知病患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作息、運動等各方面生活行為習慣對疾病康復、預防均有積極意義。同時指導病患不斷改善自身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⑤完善病房管理制度。根據(jù)本院人員具體情況,靈活化、機動化排班,確保時刻有值班人員,工作量大的時間段需安排足夠護理人員,確?;颊叩淖o理需求。(4)持續(xù)質量改進。定期對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考核,對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護患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改進,不斷提升護理質量。同時,定期召開總結會議,本組護理人員針對上一階段的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并討論整改方案。
以生活質量評估量表評估兩組子宮肌瘤病患生活質量情況,評估內容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疾病狀況、社會功能等方面,各指標得分越高即生活質量越佳。
定期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房管理、護理文書等,各指標得分與護理質量成正比。
以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問卷總分為100 分,“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分值為≥80 分、60 分~79 分、<60 分,總滿意率=(一般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
結果數(shù)據(jù)采用軟件SPSS 21.0 分析,計數(shù)結果采取率(%)表示,以χ2檢驗行比較;計量結果采取()表示,以t檢驗行比較。對比結果為P<0.05,即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較對照組,觀察組病患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更高,P<0.05,具體見表1。
較對照組,觀察組病患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更高,P<0.05,具體見表2。
較對照組,觀察組病患護理總滿意率更高,P<0.05,具體見表3。
表1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1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2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護理質量情況(,分)
表2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護理質量情況(,分)
表3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病患滿意度[n(%)]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良性腫瘤疾病,主要疾病癥狀為腹部疼痛、陰道出血、白帶異常等,臨床可施行手術治療以控制疾病發(fā)展,且安全性較高。而隨著人們對于臨床治療、護理要求的提升,常規(guī)護理服務已逐漸無法滿足病患的需求[4-6]。為保障子宮肌瘤病患的生活質量及疾病康復,需注重為病患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作為新型護理模式之一,以病患為中心,不斷改善、完善護理服務質量,以提升病患生活質量及護理質量[7]。對子宮肌瘤病患施行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能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進而優(yōu)化護理服務,提升護理質量[8]。通過完善管理體系、優(yōu)化排班制度及工作流程,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對護理人員強化培訓、考核,確保其護理能力[9-13]。同時通過做好體征動態(tài)監(jiān)測、強化宣教及心理干預、做好生活行為習慣的指導、完善病房管理制度等措施,不斷優(yōu)化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于此基礎上,定期對護理質量、護理效果進行考核、評定,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期整改,進而不斷完善護理方案,提升護理質量[14-16]。結合本文結果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病患各生活質量評分、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護理總滿意率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病患施行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對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改善子宮肌瘤病患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程度均有積極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