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若楠 編輯/韓英彤
拒付退單作為信用證項下常見的實務操作,關系著申請人和受益人在貿易過程中的實際利益,處理不當可能會帶來經濟損失及法律風險。在日常操作中,開證行應申請人要求在拒付后退單是常見的操作,但遇到受益人要求退單時,有時可能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雖然從法律層面來說,申請人并不是信用證當事人,但是在業(yè)務操作層面,申請人作為信用證的參與者往往影響信用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運作。實務中申請人可能并不會積極配合開證行按照受益人的指示立即退單。如果雙方意愿無法達成統(tǒng)一,長時間的拖延不僅會影響開證行的聲譽,也可能使開證行自身陷入法律風險。
A客戶主營業(yè)務為代理進口設備,通常申請開立的信用證包含貨款及尾款。2018年9月29日和10月12日,開證行C銀行按照申請人A客戶的指示,分別對同一受益人的不同信用證項下的兩筆尾款到單進行了拒付,72Z欄位選擇“NOTIFY”。
2019年8月8日,C銀行收到交單行B銀行報文提示,根據受益人的指示,要求退單。C銀行立即聯(lián)系客戶經理告知此事,并要求其通知申請人。申請人隨后回復稱,從未針對尾款退單,且因匯率原因暫不付款,并已與受益人取得聯(lián)系,暫時無需處理退單事項。
2019年8月28日,C銀行再次收到B銀行報文要求退單,C銀行再次聯(lián)系申請人后被告知,申請人為某大學代理,學校尚在放假期間無法答復。此后再次催促退單,申請人則表示已與受益人取得聯(lián)系,且后期仍有進一步合作,暫時無需處理退單事項。
2019年9月13日,C銀行第三次收到B銀行報文要求退單。鑒于交單行多次催促且拒不退單本身為違規(guī)操作,C銀行要求立即退單。隨后申請人初步同意退單,但在費用問題上仍很猶豫,導致拖延數日。之后開證行提出若申請人堅持不退則需出具情況說明,表明將承擔后續(xù)可能發(fā)生的風險。申請人因擔心影響自身征信,最終決定配合退單。
2019年10月2日,C銀行第四次收到B銀行報文要求退單,由于正值國慶假期,單據最終在假期結束后退回。
首先,C銀行在處理拒付時選擇了對開證行最便利、最常見的c款b)條,且經過近一年時間也未收到申請人放棄不符點的通知。此時交單行發(fā)報要求退單,作為開證行應及時將單據退還給交單人,不可拖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已先行收到受益人的退單指示,此時即使申請人放棄不符點同意承付,也需先征求受益人的同意后才可承付。受益人要求退單,開證行有權直接退單而無需征得申請人的同意;同時,開證行與申請人之間的客戶利益關系以及費用問題,不能作為開證行不按UCP行事的借口。開證行需站穩(wěn)中立立場,避免讓自身陷入違背國際慣例的風險。
其次,單據所有權的歸屬,也是開證行在處理這類拒付退單業(yè)務時需要搞清楚的。其關系著貿易雙方及銀行的切身利益,決定著哪一方對單據擁有支配權,同時也是銀行行事的依據。根據R482中“任何情況下,在單據付款之前,單據屬于受益人”的意見,案例中處于拒付狀態(tài)的單據所有權,仍歸屬于受益人,申請人和開證行無權處置單據。結合上述意見,開證行需及時按照受益人的指示退回單據。
雖然UCP對退單的時效無明確規(guī)定,但開證行在收到退單指示后長時間堅持不退仍會使自身陷入“無權宣稱交單不符”的巨大風險中。根據R744中“開證行未能按照其拒付通知所稱退回單據,其未按第16條c款行事,因而根據f款,無權宣稱交單不符,開證行必須承擔承付責任”的意見,案例中開證行雖有效地發(fā)出拒付通知,但其承付責任并未終止,若其未能在收到退單指示后及時退回單據,也將適用 16條f款而喪失宣稱交單不符的權利,進而必須履行承付義務。此外,UCP500的14條也明確指出,如開證行未能按照本條的規(guī)定辦理及/或未能代為保管單據聽候處理;或將單據退交單人時,開證行無權宣稱單據不符。結合上述R744的意見,UCP對拒付退單的處理原則是一貫的,即開證行如拖延拒不退單給交單人,則無權宣稱交單不符,必須承付。
眾所周知,申請人拒付的理由不外乎是為了掌握主動權;而一旦拒付,則開證行即掌握了單據保管的主動權。交單行往往無法立即就單據的處理向開證行發(fā)出指示,而是要等待申請人與受益人協(xié)商的結果。
案例中,單據的后續(xù)處理情況也正反映了申請人與受益人交涉的結果。在拒付長達近一年的時間后,申請人在受益人要求退單時仍采取拖延不配合的對策,歸根結底還是由于雙方仍未在單據處理問題上達成一致。同時,案例中拒付的部分為尾款,貨款部分已經承付且貨物已經被申請人提走,申請人無需承擔提貨不付的法律責任,處理時就更加有恃無恐。兩筆拒付的不符點均為申請人未在驗收證明上簽字,思考下來有兩種原因:一是安裝后發(fā)現產品有質量問題;二是申請人與受益人產生糾紛,故意不在驗收證明上簽字,致使受益人無法清潔交單。對于受益人來說,此時要求尾款部分單據退單,并不能使自己盡快獲得尾款,只能理解為對申請人不滿的態(tài)度表達,說明雙方在溝通方面陷入了僵局。此時信用證已經淪為雙方博弈的工具。
作為開證行,面對的客戶是申請人,在處理業(yè)務時難免需要征求客戶的意見、考慮客戶的想法,難以做到兼顧申請人的意愿和UCP的規(guī)定。這給開證行及時執(zhí)行交單人的指示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很多銀行目前都對其單證業(yè)務進行了集中上收,作為后臺部門的單證處理中心更加無法在第一時間準確了解到客戶的實際情況,以及與受益人溝通的真實狀況。對此,為了敦促申請人盡快配合,要求其出具情況說明以證實實際情況且表明承擔后續(xù)違規(guī)操作帶來的風險,不失為一個良策。這不僅可盡快了解申請人的真實意圖及面臨的問題,在費用上達成一致,盡早退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申請人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避免一味拖延。同時,開證行還應該盡可能地向客戶解釋信用證的操作流程以及UCP的規(guī)定,表明信用證本身是一種國際結算工具,而不應該成為雙方拉鋸推諉的手段,只有通過申請人與受益人的有效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促成貿易。
一是明確開證行的職責,在維護客戶關系的同時保證自身的專業(yè)性。盡管開證行在日常拒付退單業(yè)務中,出于更好服務客戶的考慮,處理時可能會適當調整處理方式,對客戶的要求適度妥協(xié);但不能因此而放棄自身的專業(yè)性,要始終維護好銀行信譽。這方面,不少因退單問題產生風險的案例已為開證行敲響了警鐘。鑒此,在處理類似情況時,開證行不應一味縱容申請人,而應及時敦促申請人就實際情況及時做出反饋,積極配合銀行工作,切不可為滿足客戶需求而損害自身的信譽。
二是提高對規(guī)范退單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退單流程的管理。銀行在處理拒付退單業(yè)務時比較重視拒付的有效性問題,認為只要有效拒付,便可暫時免除承付責任,但對后續(xù)的規(guī)范退單有所松懈。開證行自身需認識到退單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處理的重要性,在退單處理過程中加強管理,加強前臺與后臺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提高各環(huán)節(jié)處理問題的能力,以確保按時、規(guī)范地完成退單流程,進而規(guī)避不良操作帶來的風險。
三是引導客戶了解信用證的流程及UCP。目前,實務中有許多客戶對于信用證流程及UCP缺乏了解認知,遇到問題時僅考慮自身利益而置開證行責任于不顧。對此,銀行也需要積極地向客戶宣傳,引導客戶認識信用證的本質是國際結算工具而非拒付工具。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改善信用證的使用環(huán)境,信用證也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支付結算功能,更好地為國際結算服務。
四是加強業(yè)務溝通,增進對客戶的了解。開證行作為貿易雙方外的第三方,往往無法掌握貿易的實際情況以及雙方的溝通細節(jié),這就需要銀行時刻保持與客戶的溝通,增進對客戶的了解,掌握他們的業(yè)務狀況及實際需求。銀行可采取為客戶建立檔案的方式,記錄客戶的往來業(yè)務,業(yè)務處理習慣等詳細信息。這不僅可以為銀行處理業(yè)務時提供依據,也有利于開證行控制風險,及時合理地應對信用證流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