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科亮
(江門市五邑中醫(yī)院恩平分院 廣東 江門 5294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缺血或缺氧導致的心肌壞死,致病因素包括過度勞累、情緒過激、酗酒等。臨床正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cTnI 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心功能障礙程度,cTnI 陽性率越高,心功能障礙越嚴重[1]。測定Mb水平可作為AMI診斷的早期靈敏指標,但特異性差。心肌酶譜水平的變化可反映心臟功能的變化。因此,本文選取AMI 患者及健康人群對照開展,探討cTnI、Mb、CK-MB指標檢測在AMI 患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2 月—12 月治療的AMI 患者46 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來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6 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5~92)歲,平均(68.25±8.53)歲;觀察組男29 例,女17 例,年齡(47 ~85)歲,平均(65.54±5.31)歲。兩組對象的性別、年齡對比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符合AMI 臨床診斷標準[2],經(jīng)心電圖檢測相鄰兩個ST 段抬高≥0.1mv;(2)心肌損傷標記物異常升高。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或病歷資料不全者;(2)合并精神異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
分別對觀察組患者發(fā)病6h 內、12h、24h 的cTnI、Mb、CK-MB水平進行檢測,檢查前均禁食12h以上,抽取5ml的靜脈血。對照組于體檢當天抽取空腹靜脈血3mL。置于生化管,進行血清離心,將離心儀轉速設置為3000r/min,時間設置為10mim,提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對cTnI、Mb 水平進行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CK-MB 水平進行檢測。嚴格按照檢測標準進行檢測,減少檢測結果的誤差。
(1)兩組對象的cTnI、Mb、CK-MB 水平比較。(2)不同時間段的cTnI、Mb、CK-MB 診斷準確性比較。
采用SPSS18.0 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象的血清cTnI、Mb、CK-MB水平分別為(0.09±0.02)μg/L、(246.05±15.95)μg/L、(40.44±3.50)U/L,對照組對象的血清cTnI、Mb、CK-MB 水平分別為(0.02±0.01)μg/L、(56.55±12.53)μg/L、(17.53±3.69)U/L,觀察組cTnI、Mb、CK-MB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的cTnI、Mb、CK-MB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對象的cTnI、Mb、CK-MB 水平比較(±s)
分組 例數(shù) cTnI(μg/L) Mb(μg/L) CK-MB(U/L)觀察組 46 0.09±0.02 246.05±15.95 40.44±3.50對照組 46 0.02±0.01 56.55±12.53 17.53±3.69 t-4.523 6.953 7.954 P-0.026 0.015 0.024
cTnI、Mb、CK-MB 指標在發(fā)病6h、12h、24h 均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cTnI、CK-MB的診斷陽性率、準確性高于Mb(P<0.05),見表2。
表2 不同時間段的cTnI、Mb、CK-MB 診斷準確性比較[n(%)]
AMI 也成為了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主要臨床癥狀有胸痛、心律失常、神志不清、心力衰竭等,常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異常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下降等癥狀,嚴重者出現(xiàn)休克或死亡[3]。病發(fā)后其死亡率與致殘率都相對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應加大實驗室標記物的檢測能力。
心肌特異蛋白在AMI 的診斷中靈敏度高,cTnI、Mb、CK-MB均是常見的心肌特異蛋白。cTnI 是新肌內調節(jié)蛋白,對心肌的收縮及舒張有重要的作用,AMI 患者因心肌受損,心肌內的cTnI通過細胞膜外露到外周血中,因此CHF 患者血液中的cTnI 水平會上升[4]。當CK-MB 水平高于健康人群時,就可判斷患者的心肌出現(xiàn)的損傷,尤其是對于無法進行心電圖檢測的患者,行CK-MB檢測的敏感性高[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TnI、Mb、CK-MB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cTnI、Mb、CK-MB水平的高低均可作為診斷AMI 的重要指標。Mb 的檢測可最為AMI早期檢測的靈敏指標,但是腎功能衰竭、創(chuàng)傷等疾病均可引起Mb 水平的增高,因此診斷時需結合臨床其他指標做診斷。本研究中,ccTnI、Mb、CK-MB 指標在發(fā)病6h、12h、24h 均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cTnI、CK-MB 的診斷陽性率、準確性高于Mb(P<0.05),說明臨床檢測cTnI、Mb、CK-MB 指標可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三者聯(lián)合檢查可提高診斷準確性。綜上所述,AMI 患者cTnI、Mb、CK-MB 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均可作為檢測AMI 的重要指標,cTnI、CK-MB 診斷準確性更高,可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