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楓香路小學 曹培培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孩子寫作的常見形式,看圖寫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身邊的看圖寫話教學卻存在一些誤區(qū):(1)低年級寫話教學有什么難的?找?guī)追鶊D,觀察觀察,再說一說,動筆寫一寫,老師批閱一下等次不就行了。(2)低年級看圖寫話都是根據(jù)圖來寫的,寫出來的內(nèi)容大致都差不多,寫前指導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像中高年級那樣再細致地講評了,浪費時間。
在從教近十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的親身體驗和多年經(jīng)驗告訴我,寫話教學單憑寫前的幾點指導,并不能對孩子的寫話有多大幫助,很多時候,教師的“苦口婆心”“好心”,想“幫助”學生,結(jié)局卻是“尷尬”的:學生的作品可能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可能全篇語序不通,可能標點亂用,無法閱讀,甚至全篇無任何標點。因此,我認為,低年級寫話教學要轉(zhuǎn)移重心,合理分配適合的力度,把重點放在指出學生寫話中常見的幾種問題上。
“看圖”是寫話的基礎(chǔ)。觀察得是否細致,決定著表達的效果。一年級學生剛?cè)雽W時,他們觀察事物是隨意的,經(jīng)常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沒有任何的目的性,也沒有觀察順序。他們中大多數(shù)只關(guān)注一幅圖中最明顯的事物,也有一小部分只關(guān)注一些細小的事物。
例如《大掃除》圖,學生在觀察時,有的只說小朋友在整理茶幾,沒有說清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整理,在圖片一角的媽媽往往也會被孩子忽略。學生在觀察圖片時的空間、時間、人物順序是無序的,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時,要培養(yǎng)學生全面地觀察畫面,并能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學生在第一步的“看圖”后,都能說上幾句:媽媽在擦窗戶,爸爸在拖地,小朋友在整理茶幾。就這樣幾句話,把圖片的意思都表達完了,也注意了觀察順序。但是圖畫是平面的,靜止不動的,適時恰當?shù)貑l(fā)和引導,從時間、空間、人物、事件等方面具體入手,學生就能把圖上的內(nèi)容描述得更具體生動:
星期天早上,小明家開展了大掃除,爸爸彎著腰在拖地,媽媽用抹布小心地擦玻璃,小明也在認真地整理茶幾。大掃除結(jié)束后,小明家既干凈,又整潔。
低年級寫話要求:一年級以寫好一句話為主,二年級能寫好幾句通順的話。一年級時,學生的識字量較少,只要學生能把話寫完整、寫通順,用上漢語拼音,別人能看懂就行。到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應該具備了寫幾句完整的話的能力,觀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此時,再對寫話作進一步要求,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同時,放手讓學生去寫,把寫話的重點放在寫后講評上。
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還很弱,他們對字詞的運用、標點的使用等都沒有準確的判斷,有些教師會認為,這些都是最簡單的,不用指出來,他們以后會明白的。我不知道這些所謂的“以后”要到何時。在多年的教學中,我針對班級內(nèi)學生的寫話情況,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共性問題:
(1)“一天”?。?/p>
①一天,天氣特別晴朗。小猴、小熊、小豬想要運木頭蓋一座大房子。(——陶宇豪)
②有一天,三個好朋友要舉行運木頭比賽。(——陳子宣)
③一天,小猴、小豬、小熊約好要進行一次運木頭比賽。(——侯沁妤)
師:同學們,仔細讀一讀這幾句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開頭都差不多,都有“一天”。
師:可以去掉嗎?去掉讀一讀,看看通不通?
生讀,讀后說通。
師:這些看似表示時間的詞,沒有區(qū)別,在哪一幅圖中都適用,那我們就可以去掉,或者改一改,這就是“一天”病。
(2)“我爸爸”?。?/p>
①星期天,我爸爸和我媽媽帶著我去生態(tài)公園玩。(——王宇)
②周六,爸爸帶我去看《摔跤吧,爸爸!》,我爸爸看的時候都流淚了。(——馬月)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
生:沒有發(fā)現(xiàn)。
(學生的共性問題,自己發(fā)現(xiàn)不了,此時教師出示帶點的字)
生:句中有很多“我”字。
師:有必要用這么多“我”嗎?這就是“我爸爸”病,誰又不能把你爸爸搶走。(生笑)
(3)“然后”病:
小兔子幫媽媽送一籃蘑菇給外婆,然后回來的路上,突然烏云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然后小兔子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個很大的蘑菇,然后小兔子打著蘑菇傘回家了。(——華子軒)
師:首先要表揚子軒,觀察仔細。但有點問題,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生:句子中有很多“然后”。
師:火眼金睛,是的,去掉讀一讀。通嗎?
生:通。
師:不是通,是更通順、更簡潔了。我們平時說話時,會不自覺地說很多“然后”,但是用到書面語上就要注意了,說過的話可能不太讓人注意,寫到紙上就變成了白紙黑字,容易被人挑毛病,就是“然后”病。
(4)“標點”病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標點時,還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除了學習課本時,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關(guān)注標點的使用,在寫后的指導也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如果對學生寫好的作品認真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常見的問題有:一個句號到底;句中全是逗號;亂用問號、感嘆號。解決此類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教師選擇幾篇“典型的案例”在班級用展臺投影并朗讀,先完全按照學生標點讀,學生經(jīng)常聽得是前俯后仰。為什么這么好笑呢?因為這是他們的通病——“標點病”。讀后讓學生自己說說:你覺得標點合適嗎?應該如何加標點?幾次這樣的講評課后,學生對標點的正確使用能沒有感覺嗎?
“要想孩子成長,一定要讓孩子去認識、去嘗試,去感受,去體會?!币陨鲜俏以趯懺捊虒W中努力探索適合低年級看圖寫話的幾點嘗試,學生也在探索中習得了看圖寫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