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廬山路小學 王 路
當前,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引導為主,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未來發(fā)展。而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其培養(yǎng)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文學觀,掌握良好的作文技能。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且隨著教育目標的發(fā)展逐漸完善。作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觀察生活并思考生活。為了更好地開展作文教學,教師應不斷探究作文教學的生活化模式,以提高學生的文字質感,作文的內容質量以及情感的層次為目標。教學內容生活化是引導學生完善文字表達的首要標準。
以《我最愛的_____》的習作教學為例?!段易類鄣腳____》為摹狀作文,要求學生對所選事物進行描寫,并展示其情感聯(lián)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事物入手,記錄生活,從而以樸實真摯的情感豐富文字表達。如《我最愛的小狗》,以“小狗”為描寫對象,學生可以記錄自己與寵物之間的故事,如“我?guī)托」废丛琛薄拔遗c小狗的初遇”等。為了提高寫作教學生活化的程度,教師可以先以優(yōu)秀案例作為導引,引導學生講述個人生活經歷,并適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進行詩意化和藝術化的加工引導。如“小黃是一只柯基,是媽媽送給我的9 歲生日禮物,我很愛它”這一表達略顯單薄和口語化,教師可以通過比喻、成語等形式啟發(fā)學生,如“試試用‘形影不離’表達自己和寵物之間的關系”,或“再仔細闡釋一下初遇小狗的心情”等。教師也可以收集生活影視素材,借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以狗為主題的紀錄片,或影視動畫等,讓學生體會不同主題下不同的狗的形象,幫助其挖掘更多細節(jié)以實現(xiàn)生動的描寫。最后,學生開始作文,教師可以從旁指導,并對佳作予以鼓勵并分享給全班同學。
生活化教學能夠迅速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引導其發(fā)現(xiàn)語文作文實際上是以文字形式記錄生活,而最重要的是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只有教學內容立足生活,學生才能切實體會到真實的樂趣,并能夠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實踐,從而實現(xiàn)技能的提升。
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活潑好動是其突出的性格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度,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采用靈活生動的授課方式,以多互動、富趣味且高質量的寫作課堂,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借助多媒體,甚至開展戶外教學,以多樣的課堂促進學生對文字的感知。
以寫景散文的作文指導為例。要想“筆下生花”,則需要心中有花,也就是說,學生的生活體驗是其文字的來源,更是其表達欲的基礎。在幫助學生分析整合寫作素材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導引或戶外體驗等形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主動同學生建立聯(lián)系。從多媒體引入來看,教師可以播放壯麗山河的紀錄片,并提供“景物”相關的閱讀篇目,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以聲畫并茂的形式凸顯景物之美,為學生落筆提供素材;從戶外授課來看,實踐體驗能夠直接幫助學生體會自然之美,從而增強景物在其心中的美好印象。例如,教師在秋季引學生觀賞紅葉,學生自然能夠體會“楓林晚”之秀美,其文字也能更加細致,富有情感。
以生活作為作文教學的主舞臺,通過多樣化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感悟生活的途徑,以豐富的資源增強其文字積累,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加扎實的寫作技巧,在文字應用層面更上一層樓。
情感是作文獲得生命力的源泉,只有將文字同情感完美結合,其作品才能更有力量,更震撼人心。小學階段,學生需要了解如何抒情,學會將情感同表達結合起來,讓讀者看到自己的喜怒哀樂。教師可以通過交流會、讀書會以及辯論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欲望,使其樂于寄情于文字,并能夠以具有條理且符合邏輯的形式完成其語文作文。
學生需要積極表達真情實感,教師應以積極的反饋對學生的表達予以支持。來自生活的情感表達,能夠以更深層的形式感染讀者,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故事,并以文字進行記錄,抒發(fā)情感。如校方組織學生觀看影片,用于拓展其藝術素養(yǎng),延伸其生活體驗。當學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等影片后,教師應當及時鼓勵學生完成觀后感,記錄其影片觀看體驗以及個人情感。例如,學生以“我愛祖國”等感嘆句表達情感,教師可以適當對其進行優(yōu)化,如以“領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浩渺煙波。厲害了,我的國”此類引用作為結尾,更加強化情感表達。
鼓勵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將情感投入寫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并能夠對其未來發(fā)展和性格塑造產生重要影響。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應當以生活為出發(fā)點,鼓勵學生從實踐中獲取靈感,積極利用文字展示自我。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情感表達激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完善文字表達,寫出輝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