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
(廣東省廉江市第十八小學 廣東 廉江 524400)
音樂是一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學科,如果音樂教師像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只注重學科知識的講解,那么學生可能會對音樂課堂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這種厭煩的情緒如果得不到緩解,便會繼續(xù)擴大化,嚴重影響音樂教師的教學效果。
2.1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音樂是一門可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能力與感知能力的學科,但是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這兩種能力,需要先提高學生對音樂地理解能力。游戲法是通過學生做游戲的方法讓學生感知理解音樂教材的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學音樂課程教材的難度,使教材內(nèi)容更加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同時,游戲法注重學生地肢體動作與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音樂打節(jié)拍的方式讓學生動起來,也可以把音樂節(jié)拍融入到音樂游戲中,不斷增強學生對節(jié)拍、節(jié)奏的理解與感知,為學生今后理解樂曲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今后能夠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
2.2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編能力。音樂創(chuàng)編能力是提現(xiàn)學生音樂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創(chuàng)編能力的提升。由于學生認知能力有所不同,音樂教師要學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編能力。音樂教師可以設計各種類型的音樂游戲,讓學生跟著音樂律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創(chuàng)編出具有自己想法和個性的音樂游戲。同時,音樂教師要學會加強引導,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所學過的音樂知識創(chuàng)編出新的樂曲。
3.1 巧妙設計游戲情境。在小學音樂實際教學中,小學教師可以把音樂教學法穿插進游戲情境中,創(chuàng)設出能夠吸引小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游戲情境。同時,游戲情境教學法具有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它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呆板和枯燥。
例如,對于《在動物園里》的教學,從歌曲的名稱來看,歌曲含有“動物園”這幾個字,這幾個字是代表著歌曲內(nèi)容的相關信息。因此,在教學這首歌曲時,音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物園里不同動物的叫聲,創(chuàng)設與所學歌曲相關的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教學的內(nèi)容中,并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思考,想象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音樂教師可以和學生做一個互動小游戲,例如,游戲的名字可以為“聽叫聲,猜動物”。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園里不同動物的叫聲,例如,老虎、獅子、大象等。為了增加一些難度,音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動作。這種游戲情境教學法的方式可以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模仿學習能力。
3.2 運用針對性的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實際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也應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差異性,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音樂游戲類型與方式。
例如,對于《小機靈之歌》的教學,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采用“我來幫幫幫”的音樂游戲進行教學。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所區(qū)別,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的小組,由會唱的學生擔任組長和副組長。每個小組里面必定有不會唱或唱得不熟練的學生,音樂教師可以讓組長或副組長教那些不會唱或唱得不熟練的學生。小組成員全部會唱且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這種音樂游戲比賽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之間對音樂的討論與交流,提高學生音樂學科的合作學習能力。
3.3 運用接龍式的游戲方式。音樂學科的一些教學方法可以借鑒語文學科的教學方法,例如,語文學科中有“成語接龍”式的語文游戲。音樂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合理的改動,使其能夠更加適應音樂教學與學習的發(fā)展要求。例如,對于歌曲《哇哈哈》的教學,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為兩組,讓兩組學生比賽,采用“歌曲接龍”式的形式進行音樂游戲。音樂教師可以讓其中一組先唱一句,然后由對方小組接唱下一句,在“歌曲接龍”中不斷鞏固學生的練習成果。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把課堂教學與鞏固練習有機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與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zhì)。
總而言之,音樂學科在小學階段中有很大的作用,它是提高素質(zhì)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學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小學音樂學科的發(fā)展歷程,不斷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與音樂歌唱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樂感,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