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雨 李強 湖南理工學院
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的《體育強國綱要》我國體育強國事業(yè)已經邁開重要的一步,我國到2050年全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已經全面開展。少年強,青少年強則中國強,學校體育既是增強學生身體健康的必經之路,也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基礎,因此加強學校體育實踐活動與理論學習對實現(xiàn)體育強國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活動并不是憑空產生,體育運動包含了體育教育、競技運動 和身體鍛煉三個方面。體育應該由身體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再到生活教育的發(fā)展,體育理論知識把人們的經驗性認識轉化為理論性認識,它根據(jù)體育實踐的規(guī)律,將隨意的身體活動整合成科學的健身活動,形成符合不同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的系統(tǒng)體系,不斷的提高學生身體運動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促使了體育實踐活動得到更好、更科學、更全面的發(fā)展。現(xiàn)如今,我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深入人心,體育素質教育的開展主要是提高全體人民的健康水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加大理論教育,不僅有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更有助于提高人們的體育創(chuàng)新水平,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終身進行體育創(chuàng)新的意識,推進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發(fā)展,形成科學鍛煉,科學指導,科學發(fā)展的新局面。
對于目前非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公共體育課一般以足球、籃球、排球、乒羽網球等等運動技能學習為主,主要是發(fā)展學生身體技能,忽視了體育的最初的全面發(fā)展的本質,這與國家提倡的提高全民健康素養(yǎng)是不符合的。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某項動作的分析能力以及對某項動作具體的了解,形成了只學動作,不講內涵的假象。對于體育課程,不僅僅只是學習技能單個方面,還要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真正的提高身體健康、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為社會服務,為提高全民健康的戰(zhàn)略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培養(yǎng)下一代終身體育的意識也埋下伏筆。
非專業(yè)的公共體育課程大部分以學生所選課程項目為主,課上以教師講授為重點,脫離教材的教學導致學生對某項技術的掌握沒有一個自我的認識,在公共體育課程時,人數(shù)較多,教學壓力較大,教師無法全面的面向所有學生,進而會使一些學生脫離課程,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脫離教材后,體育教師的上課內容不固定,沒有嚴格的授課規(guī)律,使學生一味的進行身體練習,缺乏理論知識的引導,產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的思想,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談到體育理論課程,可能有些學生會產生一些疑問,“體育還要學習理論課程嗎?”目前,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體育術科選修課課程,而沒有開設理論選修課課程,這種偏于實踐,忽視理論的現(xiàn)象已滲透到學生、教師的思想,在體育學習時,理論基礎薄弱,學習意識淡薄,只看到了體育的運動技能,沒有看到體育深層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偏離,因此要提高對體育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
在早期我國的體育目標主要是以競技體育為主發(fā)展的體育大國,為了建設全方位的體育強國,提高我國國家軟實力,需要體育教師不但技術過硬,而且理論豐富,不僅能夠進行身體練習指導,而且更可以進行健康理論的傳授,因此,進一步對體育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考驗。
體育課程主要是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開展,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不僅要是學生學習主觀的技術動作,對于技能的客觀要求也是必不可缺,因此體育課程的開展要考慮到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理論與實踐有效銜接,才能使學生不僅能夠正確使用該技術動作,而且對于技術動作要領、內在結構、衛(wèi)生保健以及技戰(zhàn)術的創(chuàng)新都有更深層面的認識與發(fā)展。
目前,大部分體育教師都以專項為主,以專業(yè)技能過硬去面對學生。認為會教學,技能完善足以掌握體育課程,忽略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個人的運動潛力。體育課程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應用技能進而能達到增強身體健康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教師應進行自我審視,主動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學習與教學的能力,重視體育理論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不能一味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內在發(fā)展。
體育教師考核評價不僅要針對體育實踐課程,更要針對體育理論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了解體育,通過理論了解健康,將“體育與健康”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使學生以健康第一,身心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目的。
教材是指導學生學習的導向,體育教材可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或者由學校自主編寫,既符合學校的體育教學目標,又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程的喜愛程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不僅掌握了運動技能,更掌握了體育與健康的學科內涵,充分的使學生融入體育中,有助于融入未來全民健身,全民體育的大格局中。少年強,則國強,只有一代青年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提高,才會使我國全民身體健康,才更會早日實現(xiàn)我國成為體育強國的偉大目標。
體育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目前,許多人認為,只要進行了身體運動,就是健身。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運動,就會導致許多傷病的產生,進而體育的實際意義就逐漸消失了,所以要提高學生科學健身,科學運動的意識,使科學的體育理論知識灌輸?shù)綄W生頭腦中,讓他們進行科學的、系統(tǒng)的體育鍛煉,提高他們對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讓學生不僅會鍛煉,而且會科學鍛煉并且鍛煉好,時時刻刻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才是體育與健康的最終目的。
1.根據(jù)《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使體育課程的實踐活動與理論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在課堂上,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實踐運動技能,更應該讓學生掌握該運動技能如何促進身體健康,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弘揚學生個性,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同步發(fā)展,將高校非專業(yè)體育課程發(fā)展的更加全面具體。
2.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理論知識引導。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中,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學會自我探索,自我認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提高自己的運動成績水平,形成科學的體育價值觀使學生把“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牢記在心,推動我國體育強國目標的早日實現(xiàn)。
3.通過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活動的有效銜接,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育運動和身體鍛煉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不僅對學生現(xiàn)在身體健康產生許多有益影響,更為學生未來發(fā)展產生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