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出現感冒前兆,趕緊吃藥壓制就能避免真感冒?
真相
不一定。喉嚨痛、流鼻涕、身體發(fā)熱等感冒前兆是因為身體的免疫反應,這時多喝水、多休息、吃感冒藥可能會將癥狀壓下來,避免后續(xù)的感冒癥狀。但感冒其實無法靠藥物治好,因此感冒后覺得靠吃藥痊愈,可能是因為感冒相當輕微,免疫力能將感染范圍控制在喉部不擴散,加上癥狀改善便自覺痊愈。
流言
感冒快好的時候傳染力最強?
真相
錯。感冒初期的傳染力最強,感冒進入收尾、恢復期時傳染力較弱。但是,即使感冒基本痊愈,只要還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還是建議戴口罩,此時感冒仍有傳染力。
流言
多喝水,可以讓感冒病毒快一點排出身體?
真相
錯。感冒是需要多喝水,但不是為了把病毒從身體排出來,而是補充發(fā)燒失去的水分,稀釋痰液、鼻涕等分泌物,紓緩咳嗽,減輕鼻腔、喉嚨充血狀況。但應避免喝茶、咖啡、酒、高糖分飲料。因為咖啡因、酒精或含糖飲料有利尿效果,反而將身體最需要的水分加速排出體外。
流言
鼻涕倒流會變成痰,然后造成卡痰、喉嚨癢和咳嗽?
真相
是。鼻涕倒流時痰會流到胃部,但有些會積在喉嚨,久了會引起喉嚨癢、卡痰而引起咳嗽。
醫(yī)學上說的痰是由氣管、支氣管“由下而上”形成的分泌物,通過咳嗽排出;而喉嚨是相當通暢的通道,鼻涕倒流的卡痰感受,不是真的分泌物累積塞住喉嚨,而是分泌物倒流經過喉嚨黏膜時引起的癥狀。
流言
醫(yī)生開的藥比市售非處方藥效果強?
真相
是。一般非處方藥因為要給更多人使用,因此劑量會比較低、安全度高,效果當然會比醫(yī)師開的處方藥弱些。
不嚴重的小感冒可到藥店,依照藥師的建議買指示用藥,如感冒膠囊、綜合感冒藥等,民眾口中常說的非處方藥其實就是指示用藥。至于民眾覺得藥效較弱,除了劑量之外,醫(yī)師開的藥可能往往是好幾顆、好幾種成分加在一起吃,相較之下指示用藥的成分可能沒那么多,當然效果比較弱。
如果休息、服用指示用藥四五天后感冒不見好轉,或一直發(fā)燒,就應該就醫(yī)看是否是細菌感染或其他疾病。
流言
自覺感冒癥狀消失或改善了,感冒藥可以不用吃完?
真相
看成分。感冒藥以癥狀緩解居多,因此如抗組織胺、抑制咳嗽等藥物,癥狀改善后就可以停藥,但抗生素絕不可以亂停藥,一定要把醫(yī)生開的分量吃完,醫(yī)師開藥的量及天數一定會考慮病患狀況,還是建議吃完;如果不想吃那么多藥,那么在取藥時,不妨問問藥師哪些藥可以在癥狀改善后可以停,哪些是一定要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