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悅
(上海市嘉定區(qū)蘇民學校 上海 嘉定 201802)
對于小學生來說,引導學生能夠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本身就是教師的職責,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更需要引導學生去貼近生活,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所以小學階段的起步作文教學離不開生活化的指導。探究生活化下的作文教學也成為了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本文將根據個人的一些教學經驗針對生活化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大家參考。
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剛剛起步開始學習作文的小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有理解能力都是比較弱的,所以很難以將心中的一些事物借助于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表達和描繪出來。就更別說自己想象出來的一些內容了。為了能夠為學生的寫作學習打好基礎,做好起步階段的作文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學著將自己看到的、親身體驗到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降低寫作的難度,也會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和生活的關系,讓學生逐漸的對寫作產生好感和興趣。因此在很多的寫作訓練的方法中,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應該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一種形式。它能夠更好地避免寫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2.1 帶領學生體驗生活,學會觀察生活。想要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離不開對于生活的體驗,在生活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在課堂中學習不到的內容。充分的體驗各種豐富的情感,而且借助于體驗能夠逐漸的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只有讓學生不斷地體驗生活才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有內容可寫,所以為了能夠讓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有真情實感,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學會觀察生活,這樣學生學出來的文章也才是豐富的。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習作五《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時,這一單元的作文主題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對生活的進行細致的觀察,能夠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利用觸覺感知、利用嗅覺體會等等,讓學生能夠觀察某一個事物的變化,寫出自己眼中精彩的世界。在這個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有意識的引動學生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比如上學放學路上的精彩的瞬間或者是風光,或者是在學校課件玩的時候的一些事情等等,只有學生具備了觀察的意識,掌握了觀察的方法,他們才能夠為自己的這次寫作積累一定的素材,才能夠通過觀察有所感悟,進而寫出更加真實和飽滿的內容,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2.2 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習慣,學會積累素材。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一些個性上的特點,所以不同的學生看到的同一事物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能夠把學生的這些看到的和想到的慢慢地積累起來,其實就形成了學生的一個素材庫,因此教師要引導的是學生能夠多動筆,能夠在平時就養(yǎng)成隨時記錄的習慣,能夠隨時的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寫下來。這樣等到真正寫作的時候才能夠有的寫。因此作者平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去周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思考,要具備思考的意識。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的習作是《寫日記》,這一單元的內容并不僅僅局限于講完這節(jié)課就完成任務了,教師應該以這節(jié)課作為基礎,讓學生在這節(jié)課之后就能夠建立起寫日記的一種習慣。比如平時學校開展的運動會或者其他的活動,又比如家里父母做的一件溫暖的小事情,或者是和爸爸媽媽外出時看到的一些現象,我們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在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能夠有意識的記錄并且寫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達到了教學的效果。
2.3 從教材出發(fā),完成生活化寫作。學生每天基本上都要接觸到我們的課本,因此學生寫作的學習其實也是離不開課本的。在寫作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教師也應該善于把握好學生的教材,借助于課文來進行寫作的指導。尤其是我們的統(tǒng)編版教材中很多的內容都是精心挑選的,這些都可以集合成學生一些創(chuàng)作的素材,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讓學生借助于教材進行生活化的小練筆。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我的植物朋友》寫作時,教師應該把握好這一單元的課文《荷花》,讓學生全面的了解植物類寫作的技巧,然后借助于平時對于某種植物的觀察進行模仿式的寫作。
總之,小學語文起步階段的寫作教學離不開生活化的指引,因此教師要運用生活化理念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