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子管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

      2020-11-23 01:56:59嚴春玲
      經(jīng)營者 2020年20期
      關鍵詞:道德經(jīng)老子管理

      摘 要 《道德經(jīng)》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不斷被注釋和研究,其精義和智慧不斷被揭示和呈現(xiàn),不斷為今人所活用。本文對老子的消費觀和分配觀等方面進行詮釋,以期從中汲取有益借鑒。

      關鍵詞 老子 管理 《道德經(jīng)》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領導干部受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和影響,面臨怎樣潔身自好,管住自己,怎樣正確對待名利,怎樣解決百姓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等許多問題。如何扎扎實實干出成績,讓群眾滿意,是領導干部當前面臨的重大考題。

      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蘊含著大量的管理智慧,如“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經(jīng)》第14章),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本文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學習和借鑒《道德經(jīng)》思想,以期從中汲取古人的智慧,為領導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一、管理的目的:以百姓之心為心

      為民乃官德之根本。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了愛民、為民和做人民公仆的民本思想?!百F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保ā兜赖陆?jīng)》第39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百姓是一個國家的根基,離開了這個根基,建筑于其上的國家政權就無法存在?!笆且院钔踝苑Q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王侯之所以稱自己“孤”“寡”“不谷”,正是因為他們懂得廣大百姓才是他們的生存之本。領導者不應以自己的意志、欲望作為施政的出發(fā)點,在考慮和解決問題時,要時刻從民眾的角度出發(fā),把百姓的意志、權益作為施政的出發(fā)點和最高準則,“以百姓之心為心”。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保ā兜赖陆?jīng)》第49章)意思是有道的人是沒有私心的,而是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不從自我意志出發(fā)決定好惡、判斷是非,也不以自我意志限定百姓意志;而要反過來,以百姓意志為主決定自己的意志。作為治理社會的領導者,應努力收斂自己的欲望,隨時按照百姓的意愿調整充實自己的管理目標和管理理念?!笆ト擞厦瘢匾匝韵轮?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經(jīng)》66章)老子要求為政者要能處下、居后、謙卑。領導者要比普通人民大眾站得高看得遠,要處于人民之下,放低身段,說話謙遜有禮;領導者想走在人民的前面,想帶頭做事情,必須先把自己的利益擺在人民的后邊,按照人民的愿望說話辦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老子說:“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保ā兜赖陆?jīng)》第7章)意思是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長生,正因為天地并不為自身打算。老子要求領導者謙虛低調,主動深入基層,聽取民眾之疾苦,聽取民眾之意,尊重百姓意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我們真正代表百姓的利益,“以百姓之心為心”“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不與百姓爭利,就能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對社會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鬃诱J為,如果為政者自身的行為端正,不須下命令,百姓也會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服從,“臺上他說,臺下說他”。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對百姓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币匀嗣駷橹行牡陌l(fā)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根本立場?!耙匀嗣駷橹行摹币彩俏覀凕h一貫堅持的原則,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敝灰覀儼衙癖姷募部嗔私獾健⑻幚砗?,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群眾就會贊成、高興、擁護。

      二、消費觀:去奢、去泰

      人是財富的本能的追求者。人在本能需求上是“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史記《貨殖列傳序》)人們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聲色之樂,嘴里要吃盡各種美味,身體安于舒適快樂,心里向往著有權有勢的虛榮。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保ā兜赖陆?jīng)》第12章)意思是說,五顏六色的刺激令人眼花繚亂;無奇不有的聲響叫人耳聾;山珍海味,多食容易傷胃;騎馬、射獵叫人興奮如狂,難以自控;奇珍異寶,豪華奢侈,誘惑你違法。所以有道的人考慮的是自己的內在實際需要,而不是對身外之物無限的貪欲渴求。

      老子的這段話具有濟世危言、救世危言、警世危言、駭世危言的性質。到了對消費主義、欲望驅動、金錢至上、以富為價值標準的各種瘋狂進行檢討的時候了。印度“圣雄”甘地有句名言:“自然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卻不能滿足人的貪欲?!卑l(fā)展才是硬道理,我們著眼于發(fā)展,為的是讓中華民族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走向富裕,讓人們過上小康生活。從個人來說,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jīng)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超出基本需要的消費,應該適可而止。老子說“為腹不為目”,不追求聲色犬馬的浮華生活,只求溫飽樸素的生活,追求學問與精神境界的精進,道德與人格的完美,對群體的奉獻,對真理的孜孜以求。應該對五色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這些感官享受叫停,對奢靡享受之風清醒警惕,并予以批評糾正。其實,越是簡單的,越是深刻的;越是樸素的,越是淳美的?!笆且允ト巳ド?,去奢,去泰?!保ā兜赖陆?jīng)》第29章)所以圣人去除極端、奢侈和過度。

      三、分配觀:損有余而補不足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推進,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財富大幅增長,追名逐利的現(xiàn)象普遍,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社會公正受到挑戰(zhàn),社會分配嚴重失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大量弱勢群體的存在,導致社會矛盾加劇。

      對于目前由于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的社會問題,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保ā兜赖陆?jīng)》77章)自然法則就像張弓開弦一樣,弦位高了就往下壓一壓,低了就抬高些,弦位過滿就減損些,不足就補充些。老子用形象生動的比喻,通過張弓的平衡、均勻、穩(wěn)定、準確來說明自然運化之機。

      “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盜夸。非道也哉?!保ā兜赖陆?jīng)》53章)朝政腐敗,農(nóng)田荒蕪,倉庫空虛,卻身穿錦繡衣服,佩鋒利寶劍,飽吃美食,財物富足有余。老子痛斥統(tǒng)治者簡直就是強盜,還進一步警告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道德經(jīng)》第72章)只有弱勢群體得到公正的對待,社會才會和諧。老子提倡“圣人不積”的分配思想,認為“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保ā兜赖陆?jīng)》第81章)認為圣人的“積”,會激化社會矛盾。

      對弱勢群體的援助,是循道的行為,是維護社會公正必須做到的。領導者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天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而不是“損不足以奉有余”。要處理好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社會不穩(wěn)定的問題,加強社會救助,發(fā)展慈善事業(yè),逐漸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稅收等各種形式,對高收入者進行調節(jié),對低收入群體進行補給,以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切實幫助低收入群體克服困難,使社會逐漸趨于公平,讓弱勢群體也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道德經(jīng)》第80章)

      四、管理的境界: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是《道德經(jīng)》的核心觀點之一?!皭勖裰螄?,能無為乎?”(《道德經(jīng)》第10章)是說,要治理好百姓就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無為”并不是說不作為,而是尊重自然法則、尊重百姓愿望而為,不做那些不符合現(xiàn)實、不利于百姓生產(chǎn)生活的事情?!拔覠o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保ā兜赖陆?jīng)》57章)“無為”是指不干涉、不控制,指領導者約束權力,不濫用權力,秉要執(zhí)本,因循、順應萬物?!盁o為”也是“為”,也要“做”,“處無為之事”就是“為無為”。

      “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保ā兜赖陆?jīng)》第2章)是說讓萬物按照自己的規(guī)律生長,任其自由發(fā)展而不強加干涉,各適其性,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施政言辭法令過于頻繁,就違背了事物的自然生存之道,所以老子主張行不言之教,行無為之治,讓百姓自己發(fā)展自己?!跋Q宰匀?。”(《道德經(jīng)》第23章)老子貴言,主張少說話、少下政令、少折騰、少干涉,認為這樣才符合自然運行的規(guī)律?!暗莱o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保ā兜赖陆?jīng)》37章)道永遠是順應自然的,卻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侯王若能持守它,萬物就會自生自長。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經(jīng)》第43章)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能做到。老子告誡領導者不要貪為妄施干涉,攪擾人民平靜的生活。要想辦法營建一個和諧寬松的社會大環(huán)境,讓百姓自由地自作自息,享受潤澤?!肮噬普咭蛑?,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史記《貨殖列傳序》) 對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其次是因勢利導;再其次是教育引導;然后是制定規(guī)章,限制過度需求;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

      老子說,領導者分四個等次:“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jīng)》17章)最高明的領導者,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領導者,百姓尊重稱贊他;再次一等的,百姓畏懼他;更次一等的,百姓輕視他。領導者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只有無為,才能做到無所不為。這就要求領導者順道而行,施無為之治,自己省心省力,百姓也能自治。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得其安,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國泰民安。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就是減少欲望?!盀閷W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保ā兜赖陆?jīng)》第48章)意思是說,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天增長,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天減少。減而又減,最后達到“無為”的境地。一旦做到清靜無為,就沒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常道是無為而治,不要用苛政侵擾百姓,順其自然,讓百姓處于一種自由自在而又寧靜充實的狀態(tài),這是最理想的。

      無為而治的思想就現(xiàn)代管理來說,不是讓領導不作為,而是應該規(guī)范權力的行使,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出現(xiàn)職能的缺失和錯位。轉化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職能轉變,鼓勵社會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有所為有所不為。目前“放管服”改革正有序推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自我革命換來的是社會創(chuàng)造力的釋放,舍小利成大義,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也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當代價值的彰顯。

      (作者單位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作者簡介:嚴春玲(1967—),女,江蘇南京人,本科,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老子管理思想。]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80-369.

      [2] 王蒙.老子十八講[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234-250.

      [3] 黃國榮.閱讀老子 覺悟自然——我讀《道德經(jīng)》[J].新閱讀,2020(03):71-74.

      猜你喜歡
      道德經(jīng)老子管理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道德經(jīng)》的“中和”思想探究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智者老子
      “這下管理創(chuàng)新了!等7則
      雜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道德經(jīng)》“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易說道德經(jīng)》
      黄浦区| 沅陵县| 海阳市| 区。| 香格里拉县| 靖边县| 广水市| 西和县| 乃东县| 锦州市| 新蔡县| 和平县| 沾益县| 满城县| 施甸县| 绥中县| 盐津县| 呼伦贝尔市| 红桥区| 昭通市| 襄城县| 定州市| 会泽县| 福清市| 青海省| 且末县| 吴川市| 望谟县| 锦屏县| 太仓市| 隆化县| 磴口县| 开封市| 康马县| 六枝特区| 永靖县| 濮阳县| 元朗区| 当涂县| 平阳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