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發(fā) 韓祥云
摘 ?要:步入新時代,無人機已成為各級公安機關爭相引進的新型裝備,并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公安院校作為培養(yǎng)新時代警察的搖籃,也緊跟時代步伐開展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工作。該文從公安院校警用無人機課程建設的現(xiàn)實必要性出發(fā),分析了當前警用無人機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校局企多方合作共建機制,多渠道加強專業(yè)師資建設,以提升警用無人機教學保障和實戰(zhàn)應用能力。
關鍵詞:警用無人機 ?校局合作 ?課程建設 ?研究
中圖分類號:D03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a)-0124-03
Abstract: Entering a new era, UAV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equipment introduced by various public security organizations,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radle of training the police in the new era, Chinese police colleges also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relevant courses.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necessity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UAV in police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urse of police UAV, probes into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and co-construction between colleges, bureaus and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guarante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olice UAV
Key Words: Police UAV;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ureau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Research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型裝備融入了日常警務活動中,近幾年來無人機也成為了各級公安機關爭相引進的新型裝備,并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1-2]。公安院校必須行動起來,充分發(fā)揮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服務之優(yōu)勢,加強警用無人機課程的建設和改革。任何新生事物的發(fā)展都要經歷一定的成長期,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才能日趨成熟,公安院校警用無人機課程的發(fā)展亦是如此。該文重點結合重慶警察學院(以下簡稱“該院”)警用無人機課程建設情況,提出幾點思考以供廣大專家學者交流探討。
1 ?當前警用無人機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課程體系建設有待完善
無人機作為一種新型裝備,在使用中需要法律依據、氣象條件、機械原理、地理環(huán)境、維修維護等專業(yè)知識作為基礎[3]。在目前現(xiàn)有的課程中,有的課程只涉及上述基礎知識未涉及公安工作,有的課程既涉及基礎知識又涉及警務應用,還有的課程只涉及某一警種的業(yè)務應用沒有涉及無人機的基礎知識,且各課程負責人之間未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導致課程體系混亂。
1.2 無人機資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該院共有各種型號的無人機20余架,分布在實驗實訓中心、警務戰(zhàn)術系、交通管理工程系以及基礎教研部等多個部門,課程種類涉及公共選修課、專業(yè)基礎課以及專業(yè)選修課等各層次,無人機資源利用率普遍不高,實際教學活動中對無人機使用未形成共享機制,缺乏有效溝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資源浪費。
1.3 師資團隊建設需要強化
在涉及警用無人機的課程中,雖然無人機發(fā)揮的作用有所差異,但對師資具備無人機專業(yè)知識的要求是一致的。由于無人機的特殊性,在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操作水平,還需具備一定的無人機專業(yè)知識,并取得相應的資質。經過近幾年的努力,該院擁有無人機駕駛資質的教師7人,分布在不同教學部門,但準駕機型均未多旋翼無人機(其中視距內駕駛員4人、超視距駕駛員3人),無固定翼無人機駕駛員,師資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4 無人機課程保障有待加強
無人機作為相對精密的裝備,在教學訓練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零部件更換、維修等問題,而此項工作不僅需要有專業(yè)的人員隨時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更需要強有力的經費支撐。當前該院無人機的管理基本是“誰需求,誰采購,誰管理”的模式,由授課教師全權負責,教師既是無人機的使用者,亦是無人機的負責人,沒有專門的負責機構或人員,無人機訓練產生的費用沒有專項經費給予保障,不利于課程的長期建設和發(fā)展。
2 ?對警用無人機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
2.1 優(yōu)化配置教學資源,建立專門機構
無人機造價普遍偏高,為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可以考慮整合當前各部門的無人機,建立無人機實驗室,負責無人機的日常管理、保養(yǎng)、教學保障等專項工作。同時建立教師與實驗室的溝通平臺,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提出對無人機或功能模塊的需求,實驗室做好相應登記、管理和保障工作,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建設和研究工作中去。